2015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优秀教学设计+同步练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优秀教学设计+同步练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1-01 22:42:25

文档简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方法;2.能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过程方法 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复习和对比确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验证方法,进一步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通过多种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得出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还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和探究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正唯物主义教。2.培养理科学习中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相关实验的探究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2.归纳实验室制备一般气体的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备气体的知识整合和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对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气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实验室常用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它们的制取装置不同。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和收集装置的结合,学生也有了选择收集装置的部分经验。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的经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等。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一些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发应原理,但却不知道怎样选择才适合实验室制备气体及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引导,使知识得到补充完善,使能力得到提升。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演示实验】教师准备了一只空饮料瓶,向其中倒入半瓶热水后倒掉,然后迅速拧紧瓶盖,将其浸入冷水中,瓶子马上变瘪了。 然后教师又拿出一只事先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对同学们说:“刚才我用热水做的这个实验,现在改用冷水,看看能否成功。”当教师向瓶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后,立即拧紧瓶盖,用力振荡,发现瓶子也慢慢变瘪了。这时学生们有点迷惑了,教师趁机鼓动:“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下,在每组仪器用品中,都有一只塑料瓶,大家试验一下吧!” 观察、思考学生们感到惊奇,但是大家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这是因为封闭的塑料瓶内盛有热空气,当它遇冷后体积缩小,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软塑料瓶自然就变瘪了。学生们模仿教师的实验后,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的瓶子都没有变瘪 。 既是为了引课,也是为了让学生对亲自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产生迫切需要,在任务驱动下,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作好铺垫。
【讲述】其实老师的瓶子和大家的不一样,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瓶子里面装有一种‘神秘’的气体,而大家的瓶子里面只是空气。我瓶子里的气体,一遇见水呀,就哧溜溜钻进去很多――能溶于水,所以密封的瓶子里面气压也会减小,当然就会变瘪了。【提出问题】大家能猜一下这是什么气体吗?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预习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快大家就回答说:“二氧化碳”。也有同学回答是氧气或氮气的,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在前面学过这两种气体都是难溶于水的。
“大家知道我是怎样将饮料瓶中装满二氧化碳的吗?你们想不想将自己的瓶中也装满二氧化碳,重复一下老师刚才的实验?” 此时,学生们跃跃欲试,急切地想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瓶子里装满二氧化碳。
环节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搜索尽可能多的反应。 小组活动,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提出的方法有:(1)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2)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3)木炭还原氧化铜;(4)蜡烛燃烧;(5)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质量守恒定律》中有该实验);(6)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或稀硫酸)(某些学生已预习);(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大家列举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应该从反应条件、药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源、操作是否简便、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从上述7个反应中初步筛选出“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和“碳酸钙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所提供的仪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和药品,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哪个更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概括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 =CaCl2+H2O+CO2↑。 小组同学利用点滴板完成上述实验,并得出结论:(1)碳酸钠无论与哪种酸反应,速度很快,不易收集;(2)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开始时有气泡产生 ,但随之气泡越来越少,慢慢停止了反应;(3)只有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适中,反应在持续进行,收集起来也很方便。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环节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对比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对比,得出:二者虽然所用药品不同,但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都相同,即都是“固+液→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通过对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提出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给的仪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师将上述仪器用打印机打到透明胶片上,制作成仪器卡片,学生便可以用仪器卡片和透明胶带进行装置的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透明仪器卡片设计实验装置。师生讨论,发现如下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可行性装置: 提供透明仪器卡片让学生粘贴模拟,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用实物仪器让学生组装,主要是考虑这本身属于设计实验,类似于建筑中的图纸,再者如果将所有备选仪器都提供出来,一则受实验室条件限制(某些仪器数量不足),二则学生的课桌上也无法摆放那么多的仪器。三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思维的空间和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布置任务】选择其中一种实验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你是否收集满了。 学生动手实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交流:(1)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3)验满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如下思路:确定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实验——收集气体——检验气体——验满。 整体认识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课堂练习】⑴ 实验室常用固体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气体,已知SO2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⑵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 1 C:12 O :16 S: 32 ) 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表达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
【拓展延伸】用家庭厨房中的物品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提示:纯碱是碳酸钠,器具可以考虑用输液器的塑料软管) 课后完成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1)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通常选用 ( )
A.锌粒和稀硫酸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石灰石和稀盐酸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 工业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用的方法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碳还原氧化铜
3.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一定不相同
D.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5.在实验室制取某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 )
A. 气体的质量 B.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C. 气体的密度 D. 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是否与氧气发生反应
6.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大理石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
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
7. 物质的变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下列做法是为了控制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 )
A.用较浓的食醋除水垢 B.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C.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D.煤燃烧时向煤炉中不断地鼓入空气
8. 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①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的呼吸作用;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③蜡烛燃烧;④碳与氧化铜反应;⑤石灰石(块状)与硫酸反应;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⑦石灰石(块状)与浓盐酸反应;⑧石灰石(块状)与稀盐酸反应。其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
A. ⑥⑧ B. ⑧ C. ⑥⑦⑧ D. 全部
9.检验是利用物质典型特征或现象来证明这种物质,如检验CO2 。
验满是已知这种气体,只要用简单方法证明集气瓶已装满此气体,如验满CO2 。
10.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成液态空气,然后略微升温,其中先逸出的是_______。(已知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工业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某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 g;所用HCl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用HCl量为20mL(假设9.125%、18.25%的盐酸的密度均为1 g/cm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反应原理: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 。
(2)提出假设: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所用HCl的质量分数、大理石规格、反应温度有关。
(3)实验设计与实施: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编号 T/℃ 大理石规格 HCl的质量分数 完全反应的时间/s 实验目的
① 25 粗颗粒 18.25% 160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② 210
③ 35 粗颗粒 18.25% 60
④ 100
(4)实验结论: 。
12.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方法是 。
13. 采集的石灰岩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集到的样品用水冲洗后晾干,称取20.00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进行下列测定(如图13),经数据处理得到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如图14)。
(1)图l3所示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和 。
(2)由图14中曲线可以看出,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反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 ,其反应速率越 。
(3)试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不考虑水、氯化氢逸 出)。
14. 碳酸钙经过高温煅烧可分解成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也是工业上生产生石灰的化学原理。称取两份碳酸钙,一份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在高温条件下充分煅烧,若要放出等质量的气体,则两份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Ⅰ)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1) 写出图(I)中仪器的名称:①___ __,②_______ _,③______ ___;
(2) 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答案1. C 2. B 3. B 4. D 5. A 6. D 7. B 8. B
9.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平伸到集气瓶口处,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集满
10. 氮气 CaCO3CaO+CO2↑
11. (1)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编号 T/℃ 大理石规格 HCl的质量分数 完全反应的时间/s 实验目的
①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② 25 粗颗粒 9.125%

④ 25 细颗粒 18.25%
(4)固体颗粒越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12. (1)CaCO3+2HCl=CaCl2+H2O+CO2↑ 药品间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太快
(2)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或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同)(3)将燃着的木条平伸到集气瓶口处,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13. (1) 电子天平示数(或锥形瓶体系质量) 计时器示数(或反应时间)
(2) 大 快 (或 小 慢)
(3)解:设每份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答: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为75.0%
14. 1∶1
15. (1) ①长颈漏斗 ②铁架台 ③试管
(2)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答案合理)
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 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防止CO2溶于水。
(4)调节量气管高度,使反应前后两边液面相平。《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2)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五个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③收集气体;④向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 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2. 使用如下图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 ( )
A.高锰酸钾制取收集氧气
B.锌和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
C.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收集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收集氧气
3. 小亮同学设计图6-22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 )
A.用KMnO4粉末制取O2
B.用KClO3和MnO2制取O2
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4. 利用图6-23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5. 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 )
6.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
7.如图所示是有关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 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
C.收集氢气可用丙装置 D.丁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
8. 图6-27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根据此装置回答。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浸没在液面下,造成的后果是: ;再找出图中另外两个错误 、 。
(2)装置改正后,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 请结合图6-28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6-28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6-28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
10. 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6-29所示的一套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以探究该装置的多功能性。
(1)甲同学认为装置Ⅰ可作为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器,则Ⅰ的a仪器中可加入 ,b仪器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Ⅱ中从管口进气即可作为O2的收集装置。
(2)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Ⅰ可作为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器,则Ⅰ中a仪器可加入 ,b中加入 。如果收集H2,则装置Ⅱ中从 管口进气即可收集H2。
11. 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图6-30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12. 在实验台上摆放着如图6-31所示仪器和药品:
图6-31
(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以上仪器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仪器为    。(填编号)
(3)检验该气体是否集满进行的操作是             。
(4)利用提供的药品还可以制得初中学习过的另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药品制取这种气体时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 和 。
(5)利用问题(2)中所选仪器设计的制取气体的装置,你发现它存在的不足是   。
(6)根据所学的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法和思路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在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时不需考虑:        。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条件   C.气体的性质    D.气体的用途
答案:
1. D 2. B 3. D 4. C 5. B 6. D 7. C
8. (1)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伸入锥形瓶内的导气管太长(或导气管插人液面下)
(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3+2HCl=CaCl2+H2O+CO2↑
9.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B E(或B D)(答案合理即可)
(3)不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而上述反应原理为固体加热的反应。
10. (1) 双氧水 二氧化锰 2H2O22H2O+O2↑ c
(2)稀盐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 d
11. C
12. (1)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③⑤
(3)将燃着的木条平伸到集气瓶口处,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2KMnO4K2MnO4+MnO2+O2↑ 铁架台 酒精灯
(5)不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或不能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