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无答案)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无答案)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3 09:0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 历史 学科教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2024年 月 日
课 题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目标 导学 通达时空观念掌握明中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
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和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随着欧洲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重点 难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教 学 案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_______________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________________。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2.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拓展 提示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关系 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明朝中后期 (1)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①代表人物:__________。 ②主张:以“__________”为核心理论;“良知”就是“天理”,往往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以达到圣贤境界。 ③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消极影响:不够重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之后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3)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明清之际 (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_____________”。 (2)顾炎武和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 ※拓展提示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专制帝王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3)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主张为学应务实,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本质: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发展,儒学框架下有限的思想解放 评价 积极: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①经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时代特征); ②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启迪近代民主思想。 局限: ①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没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③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表现 (1)小说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各自创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___的写作体裁。 ②明朝中期:吴承恩的_____________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______________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③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_______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戏曲 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_______________和清朝_______________等。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道光年间,形成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四、科技 1.传统科技 (1)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______---和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 (2)徐宏祖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拓展提示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影响和发展因素 特点: ①重实用,轻理论:古代科技一般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做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②重经验,轻实验: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③重农业: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学及医学等方面。 ④在16世纪前领先并广泛影响世界。 ⑤社会普遍轻视科技发明创造。 ⑥封闭性:很少对外学习和借鉴。 (2)地位: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3)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4)促进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的积极因素? ①政治因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重要保障。 ②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③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推动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2.大型典籍编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课堂小练 1.(2019·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2019·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3.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4.(2018·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5.(2018·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6.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肯蹈袭父辈设定的仕宦经济的道路,不肯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上下功夫,却喜读《庄子》《牡丹亭》等杂书,对诗歌题对也颇有造诣。这反映出当时出现了(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追求享乐的拜金主义思想
反思与收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