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高考备考热点第3讲人文主义思想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历史高考备考热点第3讲人文主义思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1 18:0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历史高考备考热点之人文主义思想
中外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想
【热点概述】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出现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正式形成。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阶段。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关于人学思想的论述则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超越。人文主义思想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儒学家的民本主义思想,严格讲还没有提高到人文精神的层面,但其仍闪耀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近现代史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知识整合】
人文主义思想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该思想的产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宇宙,探索人生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公元前五世纪,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但其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也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认识人自己”的思想,强调人自己的自觉,而不依赖于信仰。这种哲学追求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则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美德,他设计的理想国,理性要占绝对统治地位,由哲学家当统治者,但统治者不能有私人财产等。亚里士多德对人的研究深入到了人的思维形式及规律方面,创立了逻辑学,将希腊的理性精神发展到了顶峰。
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西方近千年,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
14~18世纪的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力量壮大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专制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标志人文主义在近代欧洲的兴起;宗教改革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运动则将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阶段。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性第一,主张人性至上,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否定出世思想和禁欲主义,号召人们谋求现世幸福和追求人生享乐,把人们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对教会丑恶的揭露没有能阻止教会的腐败,这引起了很多正直神职人员,如马丁路德等对罗马教廷的不满,宗教改革由此而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因行称义”的绝对权威,是人获得了宗教信仰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在法国形成了高潮。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阐释了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其出发点是人,是对人——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处于受剥削受压迫地位的雇佣工人——的关怀;其奋斗目标仍然是人,是为了——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往往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看作是斗争的哲学、是革命的理论,这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停留或局限在这样的认识水平上,则是不够的,也是不准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人的哲学,是关于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自由发展的学说,革命与斗争都只是手段,其目的和目标则是人的自由发展。
二、中国人文主义(民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闪耀着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思想的光辉,经过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发展为西方社会的主流观念之一。但是,人文主义并非西方所独有,中国古代思想民本主义思想也包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商周时代,中国就产生了“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本思想。它告诉我们: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以轻视,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了基石,国家才能安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派更关注社会的人。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把“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仁政”学说即要求统治者爱民、德民、重民、教民,虽说儒家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为统治才服务的,但其思想中却闪耀着浓厚的人文主义光芒。还应看到东西方人文主义的着眼点是不同的:东方人文主义着眼于社会的人,重视伦理道德,讲究天人合一,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而西方的人文义则着眼于个体的人,强调人的平等和个性,重视对社会和自然的研究。
秦汉以后,二千多年封建社会并没有把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思想排除在官方意识之外,不仅一些儒学思想家、政论家经常宣扬民本思想,不少皇帝也公开承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这是因为,稍微明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都要把自己打扮成民众的保护者。如果他们公开否定民本思想,就等于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会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其消极性在于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但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凸现人性。
明清之际,随着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因素的萌芽与发展,孕育了批判君主专制,抨击纲常伦理,倡导经世致用,要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近代中国民本思想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社会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说传入中国,对传统民本思想向近代化的演变起了催生作用。主 张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时,巧妙地援引了传统民本思想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如康有为主张“君民同治”,谭嗣同认为君臣皆因“卫民”的需要而设,民才是“天下之真主”,“君末也,民本也”,民可举君,也可废君。这些观点已经带有浓厚的近代民主色彩,可以说是突破传统民本思想内涵的一大进步。主张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了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并在实践中一直践行这一思想。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双减双交政策,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土地改革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人民,组织人民,解放人民的思想和实践。经过28年坚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第一届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三大政治制度,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权受践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改革开放之后,“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加焕发出其历史的光辉。邓小平一方面把中国政治现代化定位于民主法制,另一方面又把各项改革与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联系起来,体现了一种民本主义的取向。江泽民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强调在制度建设上要保证人民的权利,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要有爱民之心,尽为民之责,谋为民之策,办利民之事,也体现出了民本思想的新特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使人民从集体性的概念还原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人,既要求发挥人们的创造能力,又要求关怀弱势群体,从而对民本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之源,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贯穿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的各个领域,使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同时也推动了文学艺术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当然人文主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过分推崇个人意志,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等问题。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已由感性的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人文主义,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马克思的人文主义是近代以来人文主义的继承和超越。
中国的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闪耀着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的人文主义光芒。中国近代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其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思想都赋予民本主义新的内涵和特征,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证。

[热点训练]
一、选择题
1、某位西方思想家认为“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西塞罗评价说“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这位思想家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路德 D.伏尔泰
2.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
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
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3.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由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化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
4.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使在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D.为启蒙运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
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
6.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不可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
A.意识(心、理)第一,物质第二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二、非选择题
7.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 ( http: / / www.21cnjy.com )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8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8分)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7分)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本题反映了他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故选 C项。
2.【答案】 C
【解析】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思想解放,并非培养了科学人才,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促进思想解放,与科学方法论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可见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错误。
3.【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没有吸收外来文化,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思想解放,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就是人文主义,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的传统思想,D项错误。
4.【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影响。“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代表了路德改革影响的广泛性。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了宗教信仰的方式,并没有导致宗教信仰全面危机,故B项错误。C项过分绝对。即使在宗教改革命后,基督教神学仍然在欧洲一些地方占统治地位。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地位的应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D项不符合题意。
5.【答案】 B
【解析】从材料“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人性本善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故选B。A项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仁的思想主张爱人,反对苛政;C项反对不义的战争;D项主张从心中获取儒家伦理道德。
6.【答案】 D
【解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在于求理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不同,前者是外在求理,即探究万物求理,而后者在内心求理,即心即理。A、B、C三项是二者的共同点,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参考答案
7. 【答案】(1)文艺复兴的思想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
(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
(3)变化:由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到以理性为武器进行直接批判。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科学进步。
【解析】第(1)问可从文艺复兴与古希 ( http: / / www.21cnjy.com )腊罗马文化及近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中分别作答。第(2)问可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内容及群众基础入手作答。前者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后者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侧重点作答,即前者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后者以理性为武器直接批判;第二小问,经济因素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文化主要是从近代科学的发展程度作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