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行文思路及感情脉络。
2.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行文思路及感情脉络。
2.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学习方法】
诵读悟情 点拨斧正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而书法就是一个人性情的体现。我们都知道作者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后世名家评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宋代书法家米芾称它为“天下第一行书”。
那么我们通过对王羲之书法的欣赏,从名家的评价,从导学案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的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丝竹管弦之盛/俯察品类之盛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当其欣于所遇
3.人之相与/感慨系之矣/信可乐也
(二)解释下列句子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的要点,理清行文思路。
2.从文章中找出能表现作者的感情的字。
记会—修禊之乐 慨叹—死生之痛 明意—今昔之悲
三、探寻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从原文出发,谈谈你的理解)
1.作者为何而乐?(齐读一、二段)
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流水急湍,飞花溅玉。与会者都是贤人雅士。他们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曲水边,将特制的酒杯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赋诗。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这种古代文人的游戏称之为“流觞曲水”,于是他们诗兴大发,纷纷临流赋诗。景美、人和、事雅营造出一种简洁、宁静的诗意人生。所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但作者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何其快哉!信可乐矣!
2.作者为何而痛?(齐读第三段)
“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可能在你还是孩子时你的梦想是一个棒棒糖;可能你现在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北大;也可能当你三十而立时你的梦想是局长、CEO、总裁。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事迁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今日的兰亭盛会也会变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这真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景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让人可叹的是,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人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寿短事迁、景陈、寿短。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故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3.作者为谁而悲,为何而悲?(齐读第四段)
明确:一悲和古人同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为今人而悲,今人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结合导学案我们可以知道:两晋政治恐怖,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很多人都笃信“死生一”“彭殇齐”,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是有什么样的观点?认为是不真实和荒诞的。死和生怎能一样呢?长寿和短命怎么能等同呢?所以作者又为今人而悲。
生和死是人类永远无法逃脱的宿命。无论经济再发达,科技再进步,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古有枭雄曹操“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感慨,后有文人张爱玲的“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的慨叹。生命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所以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
在这里作者和古人同悲;又为今人的思想状态而悲;三为后人而悲。可谓千古同悲。
总结:本文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作者兴尽而悲来,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由一己之痛想到千古人类之悲。
四、美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语调、语速
文章一二两段,体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要以清新明快语调读出。
第三、四段以议论为主,探索人生哲理,要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2.重读
朗读时注意“乐、犹、大、矣、痛、悲”等语气词和作者表达情感的词。
3.语气
第三段作者感慨生死,要注意读出慨叹语气。第四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句是对今人思想的批判,所以我们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
老师从文章中选出三个有代表性的句子,我再来重点品味一下。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那么这篇千古名序,“名”在何处呢?(分小组讨论)
五、小组讨论
1.内容上: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人心灵的境界。
明确:阳春三月,江南鲜花吐芳,姹紫嫣红,而在本文中,作者却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天、风而已。景色描写雅而不俗,素而不艳。写林写竹,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2.情感上:感情起伏而又流畅自然。
明确: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第五段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 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推己及人想到整个人类。最后一段作者拓展了时空,把序文放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放在千年前,放在千年后,更加深刻感人。更是对第三段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所以全文感情起伏,而又情真意切。
3.文体特征:言虽简而意颇深。
作为一篇书序,它不仅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而且本文由一次普通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言虽简而意颇深。这便是本文不同于一般书序之处。
4.语言上: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写景 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叙事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抒情 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六、引申拓展
作者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穿越千年,文如其人,在我们课文即将学完之时,你对王羲之又有怎样的理解?而我们作为“后之览者”,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呢?(可以从生活感想、人生志趣、生命意义等方面考虑)
七、作业
有人认为文中“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表现了作者消极的人生观,而有人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体现了作者积极的处世态度?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