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盐和化肥
一、选择题
1.生活生产中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A.盐酸除铁锈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食盐做调味品 D.氧气做食品保护气
2.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CO-→CO2→H2CO3→CaCO3→CaO
A.CO是有毒气体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H2CO3受热易分解 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
3.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下列说法中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CO用来炼铁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石墨用作电极 D.熟石灰改良酸性
4.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H2O→Ca(OH)2 B.H2→H2O
C.CO2→CO D.BaCl2→BaSO4
5.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白色沉淀;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钙 B.一定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 D.一定有氢氧化钙
6.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将 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
B.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用 Ba(OH)2溶液可鉴别 MgCl2溶液和 Na2SO4溶液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的事实不相符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B.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
D.用含NaHCO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8.将含有MgCl2的粗盐配制成溶液后进行提纯,最终得到食盐晶体,步骤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B.步骤②中得到的滤渣是Mg(OH)2
C.步骤③中滴加的“试剂a”可以是稀硫酸
D.步骤④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 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 着火点:白磷<红磷
B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该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C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 该气体是H2
D 分别取少量NH4Cl和K2SO4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 其中一个研钵中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K2SO4
A.A B.B C.C D.D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aCO3(CaO) 加热固体混合物至不再放出气体
B H2(CO2)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银粉(锌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盐酸(H2SO4)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11.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I、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 (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则O2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Ⅱ、探究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只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
13.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0.00g上述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94g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四、填空与简答
14.由H、C、O、Na、Ca五种元素组成的A~F六种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 ;
(2)D的俗名: ;
(3)F的化学式: ;
(4)写出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
15.石灰石、大理石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则D物质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可利用F制备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4)F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请任举一例: 。
16.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 。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 。
(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O2用途相当广泛。下图是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尿素属于 肥(填“氮”、“磷”或“钾”);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可以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A相符,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相符,不符合题意;
C、食盐无毒,有咸味,可用做调味品,故C相符,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易导致食品变质,不能做食品保护气,故D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A.CO用来炼铁,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胃酸里面含有盐酸,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C.石墨用作电极,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
D.熟石灰改良酸性,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改良,选项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
故选:C。
4.D
【详解】A. CaO+H2O=Ca(OH)2,所以H2O→Ca(OH)2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2H2+O22H2O,所以H2→H2O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CO2+C2CO,所以CO2→CO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BaCl2+CuSO4=BaSO4↓+CuCl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BaCl2→BaSO4,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由于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则根据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固体粉末中原有的碳酸钙,也可能是固体粉末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也可能两者皆有;又由于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根据实验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钠,故选C。
6.D
【详解】A、 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pH,否则会污染待测液,A错误;
B、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B错误;
C、Ba(OH)2和MgCl2反应生成BaCl2和Mg(OH)2,Mg(OH)2是白色沉淀,Ba(OH)2和Na2SO4反应生成NaOH和BaSO4,BaSO4是白色沉淀,故在 MgCl2溶液和 Na2SO4溶液中出现的现象一样,不能鉴别二者,C错误;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目的是防止铁丝和氧气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故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木炭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含NaHCO3的药物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C
【分析】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将粗盐加适量的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同时氢氧化钠有剩余,过滤后,分离出氢氧化镁沉淀,得到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剩余的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钠和水,除去氢氧化钠,由于稀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所以加热蒸发除去水的同时,也能除去氯化氢气体,得到氯化钠晶体。
【详解】A、步骤①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选项正确;
B、由前面分析可知,步骤②中得到的滤渣是Mg(OH)2,故B选项正确;
C、步骤③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所以加入的应该是过量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剩余的稀盐酸在步骤④中通过蒸发操作可以除去;若加入稀硫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引入的新杂质硫酸钠不能被除去,故C选项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若沸腾剧烈,造成液滴飞溅,所以步骤④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9.A
【详解】A、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红磷的着火点高,选项正确;
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现象是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等,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选项错误;
C、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反应生成了水,燃烧能生出水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是甲烷,故不一定是氢气,选项错误;
D、分别取少量氯化铵和氯酸钾于研体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由于铵盐和碱反应会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故其中一个研钵中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该固体是氯化铵,不是硫酸钾,选项错误;
答案为:A。
10.C
【详解】A、CaO在加热条件下不反应,不能除去CaO,且易造成CaCO3分解,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吸收CO2,故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H2中的CO2,B错误;
C、锌和盐酸反应,银不和盐酸反应,用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银粉中的锌粉,C正确;
D、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HCl,用氯化钡可以除去盐酸中的硫酸,但是加入过量BaCl2溶液,会引入BaCl2杂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除杂质要注意的四个原则:不增,不减,易操作,易复原。
11.(1)
(2)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3)正确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能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3)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说明沉淀不是碳酸钙,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是氢氧化钙,则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正确的。
12.(1)酒精灯
(2)
ABE
(3)a
(4) NaCl、Na2CO3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D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中仪器可选ABE;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a端通入;
(4)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只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含碳酸钠,不含硫酸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而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难溶于酸,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含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氯化银,故沉淀部分溶解,故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NaCl、Na2CO3;
向A试管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10.00g-2.12g+1.6g=9.48g
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9.48g。
【分析】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3.94g,然后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14. 二氧化碳 纯碱或苏打 CaCO3
【详解】由H、C、O、Na、Ca五种元素组成的A~F六种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E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E是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且D反应能转化成F,则D是碳酸钠,F是碳酸钙,C能转化成A,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A是氢氧化钠,C是氢氧化钙;
(1)B的名称是二氧化碳;
(2)D是碳酸钠,俗称是纯碱或苏打;
(3)F是碳酸钙,其化学式:CaCO3;
(4)C转化为A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 NaHCO3 复分解 改良酸性土壤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O、Na、Cl、N、H的个数分别是1、3、1、1、1、5,生成物中含C、O、Na、Cl、N、H的个数分别是0、0、0、1、1、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C、3个O、1个Na、1个H,故D的化学式为:NaHCO3;
(2)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B为氧化钙,反应④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F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6. 天然气 <5.6 氮 可燃冰
【详解】(1)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而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
(3)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尿素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