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鯈鱼(tián) 濠梁(háo) 鲲(kūn)
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答案:B
【解析】A项中“鯈”应读“tiáo”;C项中“策”应读“cè”;D项中“罥”应读“juà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逍遥 盗窃 突兀 唇焦口噪
B.广厦 浮摇 布衾 两鬓苍苍
C.尘埃 俄顷 丧乱 鹏程万里
D.渡江 老妪 邺城 落英宾纷
答案:C
【解析】A.唇焦口噪——唇焦口燥; B.浮摇——扶摇; D. 落英宾纷——落英缤纷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能获得知识,老师也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可谓教学相长。
B.岳飞一生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心忡忡,青史留名。
C.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D.与他人交往时,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答案:B
【解析】“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选贤与能 B.才美不外见
C.然后能自反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答案:C
【解析】A.“与”同“举”,推举;B.“见”同“现”,表现;D.“直”同“值”,价格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答案:D
【解析】应为"吾庐/独破/ 受冻/ 死/ 亦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谐》之言曰/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B.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C.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亲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案:A
【解析】A 项 ,"之"的意 思都为:助词,用 在主谓之间 ,取消 句 子的独立性,不 译。B 项 ," 固"的意思分别 为: 固 然、自 然/本来。C 项 ,"亲"的意思分别 为:以 为 亲/指父母。D 项 ,"食"的意思分别 为:喂养/吃。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
答案:C
【解析】戴圣是西汉的经学家。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1题。(共11分)
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
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②AG600别名“鲲龙”, 取意“鯤鶥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 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 “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城潜行。
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 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富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娘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 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 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
8.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
B.“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只被用来判断方向。
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
答案:D。
9.请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城潜行。
答案: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蛟龙”号作业能力强的特点,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0.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2 分)
答案:国之重器的命名或“中国航天硬核的命名”“航天器、探测器、潜水器等的命名”。
11.“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中的“浪漫”一词如何理解 (3 分)
答案:国之器的命名都以神话或传说为背景;并有美好的寓意:含有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包含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命名充满诗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冀和祝福。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共16分)
道行
马宝山
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儿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心灵中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挣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注】道行(héng):僧道修炼的功夫。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12.小说末尾“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一句包含了“大家”对皮挑儿的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用两个词概括,2分)
答案:肯定 尊重。
13.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4分)
“皮挑儿嘿嘿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同样是“嘿嘿”笑,传达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案:皮桃的笑表现他的随和和憨厚,于先生的笑表现了他自豪与自信。
14.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案:(1)表演技艺的高超。演啥像啥,栩栩如生(2)皮影技术的全面。设计、雕刻、操纵、说唱均一人完成(3)为人淳朴善良。一回到小镇,就免费犒劳乡里乡亲。(4)热爱皮影表演且极为自信。认为超拔绝妙的技艺来自心灵的悟性。(达到其中三点得6分)
15.这篇小说写了两位皮影艺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4分)
答案:皮桃儿;(1)从小说的标题来看。“道行”指人的涵养、本领,所谓“涵养”,就是待人处事方面的修养。小说表现于先生时只是侧重表现他的本领,而表现皮桃时,既表现了其涵养,又表现了其本领,所以,题目指向皮桃。(2)从小说的行文来看。小说虽起篇写于先生,但收篇在皮桃儿。主要人物无理由中间消失。(3)从具体表现来看。小说写于先生,一方面是为了引出皮桃儿,另一方面为了衬托皮桃儿,以于先生的高超技艺来衬托皮桃儿的技艺高超。
三、古诗文文阅读(共32分)
(一)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6—20题。(共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 千金求马》)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B.食之不能尽其材/千里之马至者三
C.其真无马邪/其首五百金
D.骈死于槽枥之间/涓人言于君曰
答案:A
【解析】A.表转折,译为但是;B.代词,指千里马/结构助词,的;
C.副词,表诘问语气,难道/代词,指死去的千里马;D.介词,在/介词,对,向;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执策而临之(面对)
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同“返”,返回)
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
答案:B。
【解析】B.策:马鞭,这里是名词动用,鞭打。
18.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C.与【甲】文的以议论为主不同,【乙】文以记叙为主,叙述“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不满一年即成功收获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
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
答案:A。
【解析】A.文言断句。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且:尚且。正确的断句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案: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2)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答案:古代有一位国君,用千金的代价去买一匹千里马。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买不到千里马。
20.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3分)
答案: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认同。在封建社会中,因为社会的局限性,人才的单一性,统治者的愚昧性,会出现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当今社会人才多样,各行各业都可以大展才华,只要自己有才干,就不会被埋没。
示例:不认同。这个观点在现代也正确。人才是需要有眼光的“伯乐”发现的。只有识别人才,将人才安排到适合的岗位,才能发挥他的作用。否则,让一个适合搞科研的人去做销售,也是对人才的埋没。
附【乙】文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国君身边的侍从对他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派他去了。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已经死了。他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非常生气说:“我要的是活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银子买死马?”侍从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银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如今就要来啦。”于是不过一年,有三匹千里马来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2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答案: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有误,应为“颔联诗意转为抒情”。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意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布衾多年冷似铁,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
答案:(1)青青子佩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娇儿恶卧踏里裂
但余钟磬音 (5)缥缈孤鸿影 (6)零落成泥碾作尘
(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四、名著阅读(共3分)
2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问题。
冬妮娅好奇地倾听着。渐渐地保尔已不感到拘束了,他像对老相识一样把他哥哥离家出走的经过也告诉了冬妮娅。他们俩亲切、兴奋地谈着,谁也没有注意到已经在那里坐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还是保尔突然想起该上班了,就跳了起来,说道:
“哎呀,该上班了,瞧,我聊得忘了时间了,该我烧锅炉了。达尼罗准会找我的麻烦。”他不安地对冬妮娅说,“哦,再见吧,小姐,我得赶快回去。”
(1)保尔是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战士,但从这段文字看,他也有作为普通人____________ 的一面。
(2)选文写的是保尔与冬妮娅第二次见面时的情形,这次见面的地点是_________,见面前冬妮娅正在专心致志地_______,保尔脚下滑落的一块小石子把她吓了一跳。
答案:(1)浪漫 (2) 湖边 看书
五、语言运用(共7分)
24.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这一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1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小明同学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助修改。(3分)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甲]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乙]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傲然肃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①[甲]处画线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_”改为“__”。
(3)班会活动的最后,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 请向同学们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及主要品格,语言简洁准确)(2分)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 _
主要事迹和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追忆英雄事迹,传承爱国精神
(2)①“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 ②肃立 屹立
(3)岳飞 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六、表达与写作(共60分,含书写5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风景,所以收藏了许多。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快乐;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幸福;把幸福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感动……
请以“把 定格在心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
1.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拿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审题,重点词语是“定格”,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一种宛如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定格”是写作的重点,因此必须把定格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感动有所承载。“心中”二字表明,应写出内心的感受。这个半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主要是立意。要想追求立意新颖、深刻、高远。还是要思考一番的,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这就需要在几个领域进行搜索,如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的领域,想想哪些个镜头值得定格下来,可以助人成长、促人进步、激励自己前行……同时还可以反向立意,在人人都写一些美好画面、美好时光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自己曾经经历的挫折、接受的教训、受人嘲笑的场景……自己感觉这些也应该定格下来,反而时时警醒自己要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避免那种场景再次出现。这种立意往往能够在考场上容易出新、容易胜人一筹。
2.巧妙构思
在这个环节,首先要确定好文体,然后再进行布局谋篇。如果确定写成记叙文,可以仿照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来写:前有铺垫、中间有特写镜头、后面还有延伸。也可以仿照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按时间顺序推动情节发展,情景交融地叙述描写生活,注意精彩瞬间的描绘,同时还要注意自然景色的描写;如果确定写叙事散文,那么主体部分可以写三个片段,可以用日记体、小标题形式、中心句打造排比段形式、镜头组接式、戏剧场景式等等。
3.精心拟题
“题好一半文”。半命题作文的亮点首先就体现在拟题上,题目新颖别致,往往就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甚至一个好的题目,无形中给你的作文分数提升了。这里可以填名词:如舞台、春天、风景、微笑、美德、掌声等,也可以填形容词,如自信、温暖、美好、幸福等等。还可以反向立意,如填挫折、教训等,也很新颖别致的。
例文:
把感动定格在心中
夜无垠,唯有“感动是一直引领着我的那颗星,我要将有些美好瞬间永久定格下来……
感动就是一顿家常便饭。
冬夜,听着外面呼呼的风声,我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不时听见隔壁房间奶奶的呻吟声,肯定她的老寒腿又犯了……
清晨,迷迷糊糊的我,被奶奶的房里的声响弄醒了,借着昏黄的灯光,我看见奶奶吃力地从床上坐起来,然后敲打着自己的腿,接着才能从床上慢慢的下来,蹒跚地走到灶台边,身上仿佛被压了一座大山,令她直不起腰来。就这样她还坚持着为我准备早饭,虽然只是一碗普通的蛋炒饭,但让我充满了深深地感动。
感动就是一声嘘寒问暖。
天气刚刚转凉,我的手就有了冻疮的迹象。到后来竟愈来愈厉害了,手都肿得像个大包子,有一处直接冻裂开来,露出暗红的伤口,真是“惨不忍睹”。
一节数学课上,我的手在阳光的照射下,奇痒难忍,年轻的数学老师看着我的手,皱起了眉头:“怎么这么不好好爱惜自己的双手?在冬天要经常搓手的,这样就好得快!”说完,朝我微微一笑,如同一味灵丹妙药,我的手瞬间好像不痒了,一股暖流溢满心间。
感动就是一次文明礼让。
今天的大街上闹哄哄的,人们都在路中央围了起来,在一起议论纷纷。
我好奇地插上前去,在人群中挤到前方,只见人群中央是一起车祸现场,一位年迈的老大爷坐在地上,按住了自己的腿,好像被撞伤了,肇事的车主正不知所措地杵在那儿。
这不会是碰瓷吧?我看着这凌乱的现场,有些替他担心。这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老大爷拍了拍身上的灰,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和蔼地说:“小伙子,以后骑车慢点儿。”便大度的离去,只留下我们的感动。
感动如一块松脂,清香诱人、深沉厚重。我要将这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定格好,随着时光的沉淀,它一定会成为最美的琥珀!伴我前行!伴我成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鯈鱼(tián) 濠梁(háo) 鲲(kūn)
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逍遥 盗窃 突兀 唇焦口噪
B.广厦 浮摇 布衾 两鬓苍苍
C.尘埃 俄顷 丧乱 鹏程万里
D.渡江 老妪 邺城 落英宾纷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课堂上,不仅学生能获得知识,老师也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可谓教学相长。
B.岳飞一生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心忡忡,青史留名。
C.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D.与他人交往时,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选贤与能 B.才美不外见
C.然后能自反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谐》之言曰/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B.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C.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亲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食或尽粟一石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1题。(共11分)
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
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②AG600别名“鲲龙”, 取意“鯤鶥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 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 “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城潜行。
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 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富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娘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 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 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
8.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
B.“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只被用来判断方向。
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没有关联。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
9.请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
“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城潜行。
10.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2 分)
11.“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中的“浪漫”一词如何理解 (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共16分)
道行
马宝山
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儿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心灵中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啧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挣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注】道行(héng):僧道修炼的功夫。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12.小说末尾“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一句包含了“大家”对皮挑儿的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用两个词概括,2分)
13.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4分)
“皮挑儿嘿嘿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同样是“嘿嘿”笑,传达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14.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6分)
15.这篇小说写了两位皮影艺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4分)
三、古诗文文阅读(共32分)
(一)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6—20题。(共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 千金求马》)
【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B.食之不能尽其材/千里之马至者三
C.其真无马邪/其首五百金
D.骈死于槽枥之间/涓人言于君曰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执策而临之(面对)
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同“返”,返回)
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
18.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C.与【甲】文的以议论为主不同,【乙】文以记叙为主,叙述“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不满一年即成功收获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
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
1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20.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6分)
2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布衾多年冷似铁,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
四、名著阅读(共3分)
2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问题。
冬妮娅好奇地倾听着。渐渐地保尔已不感到拘束了,他像对老相识一样把他哥哥离家出走的经过也告诉了冬妮娅。他们俩亲切、兴奋地谈着,谁也没有注意到已经在那里坐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还是保尔突然想起该上班了,就跳了起来,说道:
“哎呀,该上班了,瞧,我聊得忘了时间了,该我烧锅炉了。达尼罗准会找我的麻烦。”他不安地对冬妮娅说,“哦,再见吧,小姐,我得赶快回去。”
(1)保尔是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战士,但从这段文字看,他也有作为普通人____________ 的一面。
(2)选文写的是保尔与冬妮娅第二次见面时的情形,这次见面的地点是_________,见面前冬妮娅正在专心致志地_______,保尔脚下滑落的一块小石子把她吓了一跳。
五、语言运用(共7分)
24.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这一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1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小明同学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助修改。(3分)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甲]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乙]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才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傲然肃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①[甲]处画线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3)班会活动的最后,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 请向同学们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及主要品格,语言简洁准确)(2分)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 _
主要事迹和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表达与写作(共60分,含书写5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风景,所以收藏了许多。把美好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快乐;把快乐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幸福;把幸福定格在心中,那是一生的感动……
请以“把 定格在心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