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整理和复习(1)
学习内容 教材P79“整理和复习”第1、2题,完成P80“练习十八”第1、2题。
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识别和解决与100以内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加减法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并应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思维与表达: 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加减法知识的理解,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并能够清晰地表达和解释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整理知识点来发现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渗透函数思想。 交流与反思: 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探讨和解决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
学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口算。
学习难点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 引导知识回顾。 邀请学生回顾并总结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2. 指导学生整理知识。 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通过提问或提示来引导学生补充遗漏的知识点。 3. 强化关键概念。 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小括号的使用,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关键概念的重要性。 1. 知识回顾。 学生尝试回顾并列举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小括号的使用等。 2. 交流汇报。 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前交流自己的总结,互相补充和完善知识点。 3. 整理知识结构。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确保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教科书P79“整理和复习”第1题。 指导学生快速算出得数,并观察所给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 询问学生关于算式中的特定数字可以直接相加的理由。 通过比较不同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3. 询问学生如何计算特定的加法算式。 通过学生的说明,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 出示教科书P79“整理和复习”第2题。 组织开火车口算活动,并询问学生哪些算式中的数字可以直接相减及其理由。 5. 询问学生如何计算特定的减法算式。 通过学生的说明,巩固借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6. 对比观察以上两题中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加减时的规则。 1. 快速计算并观察规律。 学生快速算出得数,并观察所给算式的规律,如第一个加数的共同点和第二个加数的相同性。 2. 讨论并解释可以直接相加的数字。 学生讨论并解释为什么某些算式中的数字可以直接相加,理解数位相同的概念。 3. 描述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何计算给定的加法算式,包括进位的过程。 4. 参与开火车口算活动。 学生参与口算练习,并通过比较不同算式来解释哪些数字可以直接相减。 5. 描述减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如何计算给定的减法算式,包括借位的过程。 6. 对比观察并总结规律。 学生通过比较加减算式,发现并总结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加减时的规则。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口算题目。 要求学生迅速写出答案,并选择几名学生解释他们的计算过程。 2. 布置教科书P80“练习十八”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在完成后与同桌相互检查答案。 3. 布置教科书P80“练习十八”第2题。 设置2分钟的时间限制,鼓励学生尽快完成题目,并宣布看谁能够完成得最快。 4. 巡视课堂。 在学生独立工作时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1. 迅速完成口算。 学生看到口算题目后迅速计算出答案,并准备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2. 独立完成练习题。 学生自行解决“练习十八”第1题,并与同桌交流答案,互相订正。 3. 尝试快速完成练习题。 学生尽力在2分钟内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挑战自己的计算速度。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你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请你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说一说,算一算。 2.一本故事书共85页,小明已经看了9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85-9=76(页) 还有76页没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让学生通过实例,在比较、交流中理解算理,同时设计大量的口算练习,达到熟练口算的目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比较高,只是部分学生的速度仍要提升,要达到熟练口算的程度还需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