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分析
01
课标要求分析
本课属于课标中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课标提出,本任务群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力求对作品有自己的发现;多角度欣赏艺术作品,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尝试写作或改写文学作品、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02
教材要求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本单元人文主题为“生命的诗意”,单元写作任务为“学写文学短评”。
单元学习导语中指出,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课后的学习提示指出,“品读本课的三首宋词,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的”。
本文“为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学习本课“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注意领悟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拓展阅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单元学习任务指出,“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
03
单元学习要求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大权,其抗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收复失地的一贯志愿,但是韩侂胄在军事上准备并不充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观览有感,就自然地倾吐出来了。
上片即景抒情,由景物联想起古代两位著名的英雄人物——孙权与刘裕,借以对韩侂胄进行讽喻与劝诫。下片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和亲身经历,表现出词人对韩侂胄等当权者轻敌冒进的担忧,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倾吐自己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南宋开禧三年伐金失败,韩侂胄被杀以谢罪。事情的结果,也证实了辛弃疾的预言。
本词的特点有二:
(1) 词人的政治见解和战略主张通过鲜明的形象表露出来,而不破坏词的美。
(2) 用典贴切,寄意深远。教授本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本篇运用了哪些典故?各有何作用?以典入诗的好处何在?对读者有哪些阅读要求?
04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上学期的学生。
(1)诗词学习基础:高一学生已经有了相对较多的语言积累,对于词这类文体较为熟悉,能够在课前通过预习,了解基本大意;
(2)作者背景基础: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辛弃疾的一些诗词作品,对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有所了解,初步感知了辛弃疾作品风格慷慨豪放,常抒壮志难酬之情这一特点;
(3)理解能力:学生结合诗人生平与词作创作背景,深层次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辛弃疾的压卷之作,词中所用典故较多,阅读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基于高中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结合上述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涵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合课下注释,体会词作豪迈悲壮的意境;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辛弃疾所见之景特点、典故中的今昔异同,理解典故复杂的内涵,以及其所体现的词人的情感与创作意图;
3、学生能够通过赏析典故,理解用典的作用;
4、学生能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结句比较,分析苏轼与辛弃疾两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其所体现的“生命的诗意”。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辛弃疾所见之景特点、典故中的今昔异同,理解典故复杂的内涵,以及其所体现的词人的情感与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结句比较,分析苏轼与辛弃疾两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其所体现的“生命的诗意”。
教学过程设计
01
导入:词人生平
提问导入
“同学们好,这幅图所展示的是位于古时京口也就是今天江苏镇江的北固亭,千年前词人辛弃疾登临北固亭,留下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本身是历城也就是今天山东济南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那么辛弃疾为何会来到当时属于南宋朝廷的京口,还登上北固亭呢?这就与他自身经历息息相关了。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对辛弃疾的了解。”
背景介绍
展示地图,由辛弃疾所在地的变迁讲其生平经历。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他出生时北方就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就只好在金国做官。尽管如此,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恢复中原、报国雪耻。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想要灭亡南宋,但这时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赋役繁重,人民不堪征调,纷纷起义反抗。那时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毅然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为了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与南宋军队配合作战,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
由于在起义军中出色的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辛弃疾名重一时,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由此开始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宋孝宗即位后,也一度想要收复失地,然而在偏安成风的情况下,他的满腔热忱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这使辛弃疾陷入极度的悲愤和苦闷中。同时辛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也让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归正人”的尴尬身份更是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后面辛弃疾甚至被罢去所有职务。被罢官后的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一直到嘉泰三年也就是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经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再次被起用,次年他任职镇江府,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然而韩侂胄抗金的主张虽然符合辛弃疾收复失地的一贯志愿,但是韩侂胄在军事上准备并不充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就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登临京口的北固亭,怀古忆昔,感慨万千,便有了今天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朗诵词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跨越千年,回到历史现场,一起由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看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北固亭的所见、所想、所写、所感。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诵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寻找词人登北固亭所见。”
同学互评:
(1)词人生平是了解本词的重要材料,在课堂第一环节总结生平,相当于给了学生向上走的台阶;且以地点为线索进行介绍,清晰明了。
(2)但如果只是简单的师生问答,该环节易流于单纯的内容注入,可以让学生作简短的专题汇报或者全班根据这一任务集成一个资料集,而教师则负责点评或者作精要的内容串联。课前课中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02
寻、探、析:千年北固亭
活动一:寻——词人所见
问题:辛弃疾登上北固亭,他看到了什么,其所见之景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析:他看到了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其所见之景有落寞、沧桑、苍凉的特点。“千古”一词着眼于时间之广,意在说明北固亭经过了千年历史烟云的洗礼,有沧桑之感;“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写出演出歌舞的楼台都湮没在风吹雨打中,不复存在,徒添苍凉之感;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由茂盛草木衬托出小巷人烟稀少,更显苍凉。在古与今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落寞、沧桑、苍凉的江山。
活动二:探——词人所想
问题:面对如此的江山,辛弃疾怀古忆昔,请思考辛弃疾想到了哪些“古人”、“古事”,其与当时辛弃疾境况有怎样的关系,辛弃疾又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朗诵:请同学们再读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探究词人登北固亭所想。
同学互评:
问题清晰,层层递进;且蕴含“咏古讽今”的思维,符合词的创作语境。这能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词作。
活动三:析——词人所写
朗诵:请同学们三读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品析词人登北固亭所写。
问题:词人为何要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3、含蓄隐晦,引发联想;
4、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活动四:悟——词人所感
问题:请对比《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并概括两首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分析:
(1)相同之处:都流露出对英雄的赞美,在表达自身壮志未酬慨叹的同时也流露出积极进取的豪放之情。
(2)不同之处:苏轼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来体验人生,虽然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直抒胸臆,有遗憾、有惆怅但同样也蕴涵了与自己和解、与自己的遭遇和解的乐观豁达精神,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一个拥有旷达胸襟,关注个人价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而辛弃疾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向自己,也向这个时代发问,他没有直接抒怀,而是把对英雄的豪情与悲愤,把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都熔铸在廉颇这个与自己有着相似遭遇的英雄形象里,这可谓沉郁顿挫,在其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个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个拥有家国襟怀,关注时代价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面对相似的处境,无论是与个人和解的还是向时代发问,这都是个人对生命的追求与选择,在诗词中我们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感受到词人生命的力量感,我们也透过诗词,望见词人们生命的诗意。“北伐抗金”是辛弃疾一生的梦,也是他人生的底色,纵使他为此痛苦挣扎,但这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另一种诗意呢。
同学互评:
(1)选择本单元另一篇目进行联读,立足于抒情形象特点,归结于“生命的诗意”主题,既能提升学生鉴赏和分析思维,又能升华诗词阅读的审美体验。
(2)根据认知层次,问题应设计为先概括,再对比同异。
03
总结及作业
朗诵作结,布置作业
朗诵:“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把他的满腔豪情投入词中,就让我们一起诵读全词,把我们的人生理想,把我们的爱国热情都熔铸在诵读中,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
作业:结合课上所学,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一则短评,角度不限,字数200字左右。
同学互评:
(1)朗诵引导语与本节课最后归结的主题“生命的诗意”不符,难以在课堂最后达到应有的感召力;
(2)作业或可结合“生命的诗意”这一主题设计得更为精致些,如设置情境:年级将举办“生命的诗意”朗诵大会,面向全体学生征集诗词推荐词以作为主持稿素材。如果你想推荐的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你将如何写这则推荐词?请自选角度写作,字数200左右。
(3)本课的朗诵形式单一,教师对学生的朗诵要求不明确,这一点还有改进空间。
指导教师评语:
关注辛弃疾的生平,一定要讲三件事,并且把它讲清楚,否则学生就无法进入文本中,很多东西他就理解不了。第一件事情是他从济南起义投奔南宋;第二件事情是他投奔南宋后,因为他是主战派,与主和的南宋朝格格不入,屡遭贬斥;第三件事情是主张北伐的韩侂胄重新起用辛弃疾,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准备不足,辛弃疾本人虽然是主战派,但也对此表示担忧。
只关注用典是非常生硬的,这首词教学的抓手不应该在分析典故上,而应该放在怀古上,所以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在这首词当中,辛弃疾站在北固亭,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看到的是实的,想到的是虚的,实的就是借景抒情,虚的是用典抒情。
直接讲五个典故不符合我们阅读诗词的认知规律,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讲。从他看到了什么,再到他想到什么,接着再到思考为什么只有这些景、这些人、这些事入了辛弃疾的眼,由此理解辛弃疾的情感与创作意图,即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讲完之后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话,“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犯否?”由此看辛弃疾的志向,这里可以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比,分析苏轼与辛弃疾两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并由此感知两位豪放派词人“生命的诗意”,回扣单元人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