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诗三首:《石灰吟》
【教学目标】
1.会写“锤、凿、焚”三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师: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抒发爱国热情、表达理想志向的使,也知道很多爱国诗人。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好男儿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爱国将领文天祥的笔下,好男儿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在明朝诗人于谦的笔下好男儿应当有怎样的志向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于谦。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答题热情,为积极的学习氛围做铺垫。思考,并举手谈观点。】
二、初识诗文
1.题目中有一个“吟”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游子吟》《暮江吟》,吟指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有赞美的意思,顾名思义,”石灰吟的意思是“赞美石灰”。
2. 当我们初学一首新诗,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请与同桌分别读诗,互相纠错,读准字音3. 经过我们的学习经验大家都了解,吟诵古诗单纯的读准字音是不够的,还需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请自由朗读,尝试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吟诵古诗需要一个过程,字音要准确,节奏韵律必不可少,逐渐学会自学。】
3. 感悟诗情
<一>1. 思考石灰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诗人于谦去赞颂他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石灰形成的过程。
2.请静心再读一遍,完成测验。(1)主要磨难有哪些?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2)随文解字锤是“捶打”的意思,讲解笔顺;凿是开凿、挖掘,注意不要出错。(3)这难以承受的苦,石灰是用何态度对待的呢?“若等闲”为什么?(4)理解了这几个词的意思想必读懂诗意并不是难事,请自由翻译古诗。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方便学生理解;随文识字更有助于对字意的理解,也进一步帮助理解古诗的真正含义。】
<二>1.小组合作:这份“清白”仅仅说的是石灰的颜色吗?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提示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请结合课前搜同桌互读,互相纠错自由读出节奏,并指名读观看视频,静心思考上台展示书写小组合作探究你集的关于于谦的资料谈一谈对“清白”的理解。
2. 听了几个小组的汇报,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于谦?设计意图:本环节紧扣教材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来理解诗意。同时可以真正的在理解诗人生平的基础上感悟情感。<三>这首诗仅仅是写“石灰”吗?于谦借石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崇高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此时你们敬佩的是石灰吗还是如石灰般高洁的于谦呢?
<四>四诵悟情(开启伴奏)
1. 一诵——少年抒怀。年少的于谦怀揣着一颗报国心立下志愿,那是一个少年最纯真最质朴的心声,此时你就是那个少年,谁来尝试读一读?
2. 二诵——为官感悟。长大后为官多年的于谦再回首坎坷的为官生涯会怎样诵读这首诗呢?
3.三诵——临刑陈词。于谦为国为民立下许多功劳,可他却遭到了朝廷争权夺利者的迫害,当他走向刑场,无数百姓为他送行,此时的他心中坦荡,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死亦何惧?请八位男生举手上台齐读。
4.四诵——后世评价。于谦的生命要结束了,但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因为他在人世间留下了——清白,那此时你想用什么样的心情去朗诵这首诗呢?
【设计意图:不同阶段的于谦有着不同的心境,但却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这样设计,在音乐的烘托下让学生多次朗读中体会与感悟诗情。】
四、升华情感
1.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自古就有言行一致的品质,在你的课外积累中你还知道哪些像于谦这样用一生践行志愿的人?
2.请全体同学起立,最后把心中的敬意,化作最深沉的朗读,献给心怀志向的人。指名读、男女分读、齐读思考并回答
3. 教师总结:希望每位同学也可以像于谦那样清清白白做人,坚守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