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欧姆定律(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7.2 欧姆定律(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7-12 11:15:12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7章 欧姆定律
17.2 欧姆定律
复习回顾
上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有: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I = 
U
R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间的关系.
3. 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4. 注意:
练一练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 R= ,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U
I
D
二.应用欧姆定律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1. 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例题分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 I.
R=30Ω
U=12V
← I
解:
R=30Ω
U=12V
← I
∵ R=30Ω
U=12V
∴ 由 I = ,可得:
I= = =0.4A
U
R
U
R
12V
30Ω
由欧姆定律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流.
归纳
例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解题步骤
(1)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求解 I.
I=0.3A
U=6V
=?
I=0.3A
U=6V
=?
∵ U=6V
I=0.3A
∴ 由 I = ,可得:
R= = =20Ω
U
R
U
I
6V
0.3A
解:
测量电阻的方法—— ① 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该电阻的电流;② 应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的大小.
归纳
练一练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解题步骤
(1)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求解 UL.
RL=20Ω
I=0.6A
UL=?
解题思路
RL=20Ω
I=0.6A
UL=?
I=  U=IR UL.
U
R
∵ RL=20Ω I=IL=0.6A
解:
∴ 由 I = ,可得:
U=IR = 0.6A×20Ω =12V
U
R
2.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 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提 示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U1=5V
I1=0.5A
∵ U1=5V I1=0.5A
解:
5V
0.5A
U
I
∴ 由 I = ,可得:
R= = =10Ω
U
R
U2=20V
R=10Ω
I2=?
∵ U2=20V R=10Ω
20V
10Ω
U2
R
∴ 由 I = ,可得:
I2= = =2A
U
R
3. 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 : 1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是2 : 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比是( )
A. 1 : 1  B. 2 : 1 C. 4 : 3  D. 3 : 1
提 示
本题中应注意甲和乙的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
∵ U甲 : U乙= 2 : 1 ;R甲: R乙= 2 : 3
∴ 由 ,得:
I甲: I乙= : = × =3 :1
I =
U
R
U乙
R乙
U甲
R甲
R乙
U乙
U甲
R甲
D
动手动脑学物理
1.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解:
∵ R=80Ω
U=220V
∴ 由 I = ,可得:
I= = =2.75A
U
R
U
R
220V
80Ω
2. 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 R=10Ω
I=200mA=0.2A
解:
∴ 由 I = ,可得:
U=IR = 0.2A×10Ω =2V
U
R
3. 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V,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mA,此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 U=2.5V
I=300mA=0.3A
∴ 由 I = ,可得:
R= = ≈ 8.3Ω
U
R
U
I
2.5V
0.3A
解: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同一导体的电阻不随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的变化而改变。
U
R
4. 某同学认为:“由 I= 变形可得R= .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 R 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U
I
小 结
1. 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I = 
U
R
3.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I = 
U
R
R= 
U
I
U=IR
谢谢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7.2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对公式I =理解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无关
D.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2.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3.对人体来说,一般情况下不高于36V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压是安全的,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根据以上数据,请估算人体电阻最接近于( )
A.1×102Ω B. 1×103Ω C. 1×104Ω D. 1×105Ω
4.根据I =可推出R =,由此可以判定( )
A.U变大时,变大 B. U变大时,变小
C. U变小时,不变 D. U=0时,=0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的最大阻值为R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读数为2V,滑片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V,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21教育网
A.2﹕1
B.1﹕2
C.1﹕1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电阻的电压之比为2﹕1,已知它们的电阻之比为2﹕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1 B.2﹕1 C.4﹕2 D.3﹕1
7.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4V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增加了0.2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www.21-cn-jy.com
A.20Ω B.10Ω C.30Ω D.50Ω
二.填空题:(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8.一条镍铬合金线的两端加上4 V电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的电流是0.2 A,则它的电阻是 Ω.若合金线的两端电压增至16 V时,它的电阻是 Ω,这时若要用电流表测量它的电流,应选用量程为______A的电流表.2·1·c·n·j·y
9. 一导体两端电压为 3 ( http: / / www.21cnjy.com )V 时,通过的电流为 0.3A ,则此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0V 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R1 ( http: / / www.21cnjy.com )、R2、R3的阻值分别为1Ω、2Ω、3Ω,开关闭合后,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_____,电流表A1、A2、A3的内阻均可忽略,它们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则I1﹕I2﹕I3=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计算题:
11.某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电阻为 242Ω 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91A .如改接电阻为 165Ω 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多大?www-2-1-cnjy-com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L为标有“3.8V”字样的灯泡,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分别是0.2A和0.5A.求:21·cn·jy·com
(1)开关S闭合后通过R的电流;
(2)灯泡L的电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7.2欧姆定律》同步练习——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21cnjy.com
1.D
【解析】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导体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选项A、B中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控制电阻一定或电压一定,故A、B选项均不正确;C选项中应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是正确的.故选D.
2.C
【解析】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B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C选项错误;由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而D选项正确.故选C.
3.B
【解析】由欧姆定律公式I =可得R ====1.2×103Ω.故选B.
4.C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因而无论U如何变化,电阻R均不变,即不变.故选C.www.21-cn-jy.com
5.C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时,R1与R2串联,由条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读数为2V,滑片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V”可知R1与R2两端的电压均为1V,由串联电路中用电器具有分压的特点可以判断R1与R2的阻值相同,即R1与R2的阻值之比1﹕1.故选C.也可由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时,R1与R2串联,故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同即=,因为由条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读数为2V,滑片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V”可知R1与R2两端的电压均为1V,可得R1=R2,即R1与R2的阻值之比1﹕1.故选C.
6.D
【解析】因为U甲﹕U乙=2﹕1,R甲﹕R乙=2﹕3,由I =,可得I甲﹕I乙=﹕=×=×=×=,即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3﹕1.故选D.
7.B
【解析】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R==,由等比性质可得R====10Ω.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填空题:(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8. 20 20 0~3
【解析】由欧姆定律公式I =可得R ===20Ω;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若合金线的两端电压增至16 V时,它的电阻还是20Ω,此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I ===0.8A,应选用量程为0~3A的电流表测量通过它的电流.21教育网
9. 10Ω 10Ω
【解析】由欧姆定律公式I =可得R ===10Ω;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若合金线的两端电压增至0 V时,它的电阻还是10Ω.
10. 6﹕3﹕2 5﹕9﹕11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由题图可画出原电路图的等效电路图,知三个电阻R1、R2、R3并联,所以U ===,所以===,===,所以﹕﹕=6﹕3﹕2;由上面的等效电路图可知:I1=+=+=+=,I2=+=+=+==,I3=++=++=++=,所以I1﹕I2﹕I3=5﹕9﹕11.
三.计算题:
11.解:1.33A
【解析】由欧姆定律公式I =可得U =IR=0.91A×242Ω=220.22V,再由欧姆定律公式I =可得I =≈1.33A. 21·cn·jy·com
12.解:(1)0.3A (2)15Ω
【解析】(1) 由题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由条件“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分别是0.2A和0.5A”,可知通过灯L的电流为IL=0.2A,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R=0.5A-0.2A=0.3A; (2)因为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与电阻R并联,所以UL=UR,又因为UR=IR×R=0.3A×10Ω=3V,所以UL=UR=3V,可得RL===15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3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