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10:14: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2张PPT)
< 返回

爱学习的小文
微博正文
24-4-27 20:30 发布于海南
#唐朝秘闻:杜甫眼见官吏抓人却无动于衷#
公元759年,时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任所,途经石壕村,投宿一老翁家,亲眼目睹了官吏捉人征兵的场面,可他却没有帮忙求情,更没有出面阻止。这还是被誉为“忧国忧民”的爱国大诗人吗?事后再发表《石壕吏》这首诗,这是否只是所谓的爱国诗人的惺惺作态呢?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我们穿越到千年前找到了杜甫,与他开展了一次深刻的对话。
石壕吏
杜甫
一位冷静的旁观者
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素养目标
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
感受古体诗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品味叙事诗语言的特点。
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 ,自称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被誉为“ ”。他也被后世尊为“ ”。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诗史
诗圣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yè)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杜甫看到了什么
诵读指导:这是一首古体诗,全诗可按照“二三”式朗读。
五言古诗: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灵活自由,全篇均由五字句构成。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察看。
译 文
越过。
投宿。
这里指差役。
跑,这里指逃跑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差役大声呼喝是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多么悲苦!
我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防守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
译 文
防守。
多么。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捎信回来。
最近。
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凄苦。
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还在吃奶的孙子。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老妇。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出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们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去投入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军队准备早饭。
译 文
家中。
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跟从,跟随。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
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翁告别。
译 文
停止。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道路。
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叙事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起因 发展 经过 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石壕村
吏、老妇、老翁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听妇前致辞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请从吏夜归
杜甫看到了什么
杜甫您好,您能否详细描述那天官吏与老妇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
杜甫看到了什么
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改:暮投石壕村,有吏来征人。
“捉人”:“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诗的总纲,“捉人”二字为诗眼。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因为“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且不分男女老少,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杜甫看到了什么
差吏夜间抓人,已经屡见不鲜。而且“逾”字表现出速度快,动作熟,可见这是经常性的举动。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从中也看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妇一边啼哭,一边诉说自己的故事,她在哭诉什么?这番哭诉是本诗的主体部分,请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她的遭遇:
“苦”
杜甫看到了什么
丧子之苦
“三男城戊。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人生有三大不幸:
少年丧父,
中年丧偶,
老年丧子。
老妇的“苦”体现在何处?
杜甫看到了什么
困窘之苦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室中更无人”故意隐去了“老翁逾墙走”一事,是不得已而言。
“无完裙”不仅是说衣不蔽体(衣衫褴褛),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表现了老妇人家中人少、生活贫苦。
老妇的“苦”体现在何处?
杜甫看到了什么
应征之苦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的“苦”体现在何处?
杜甫看到了什么
杜甫看到了什么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蕴含无限深情。“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饱含凄苦、悲愤之情,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以及对时局、国家的忧虑。
结局:作别老翁
问:“独”字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夜里有差役捉人。
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
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静,人心却无法平静。
这三个“夜”字联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



杜甫看到了什么
你怎么评价这个吏的怒?
(1)工作辛劳之苦:怒中有劳累——有吏夜捉人。(白天做了,晚上还得工作)
(2)不被理解之苦:怒中有无奈的苦痛——老翁逾墙走。(一抓一逃,人们不理解不配合)
(3)任务艰巨之苦:有吏夜捉人——捉不是征。(征兵任务艰巨,前方战事吃紧,急需兵员补充,时间来不及。这是征兵官吏的使命,必须完成,所以没有男子,也要抓老妇人充数)
老翁
三子
儿媳
孙子

晚年丧子、体弱逾墙、老伴被捉、晚景凄凉
战场牺牲、苟且残存
青年丧夫、孤苦无依、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幼年丧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除了妇苦、吏苦,还有谁苦?
杜甫看到了什么
以天地为熔炉,以战争为薪火,烹煮万民
杜甫看到了什么
将《石壕吏》的故事补充完整,改写成一则小故事。添加符合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具体细节,甚至可以增添一定想象内容,将当时的场景还原出来。
杜甫看到了什么
石壕吏被隐藏在老妇的哭诉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将对话补充完整,可以增加一点神态与动作,3分钟后邀请同学扮演角色。
吏问:“ ”
妇答:“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问:“ ”
妇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问:“ ”
妇答:“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你家的男人都哪儿去了?快让他们出来!
啰嗦什么!还有什么人?!速速报上来!
那也不行!还有什么人可以充军!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们走!
杜甫看到了什么
通过杜甫的描述,我们透过他的双眼看到了:
征兵制度下百姓苦难的命运
官吏征兵时的凶横、蛮横、冷漠
杜甫做了什么
杜甫您好,有人质疑您作为一名官员,面对此情此景却没有替老妇求情,当老妇被带走时也未出面阻止,您是否真的和那些捉人的官吏一样冷漠无情?
杜甫做了什么
不是。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悲痛,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忧民又忧国,他支持朝廷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差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文章主旨
全诗通过叙述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同情劳动人民
结局:
石壕吏
开端:
发展:
高潮:
作别老翁
老妇应役
老妇哭诉
投石壕村
反映深重灾难
揭露封建统治
写作特色
1.虚实相间,构思奇巧
诗歌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只用“吏呼一何怒!”点出其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而明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诗中“暮投石壕村”“听妇前致词”的“我”,是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见证人、旁听者,是诗歌叙事的线索,“我”的出现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性。
写作特色
2.用语精练,感情深沉
全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句句叙事,无抒情议论语,而将深沉的感情融于具体的形象中。诗歌简洁洗练,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如“老翁逾墙走”一句,透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再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惨况。
下课啦!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