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诗词阅读冲刺训练专项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诗词阅读冲刺训练专项训练(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14: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诗词阅读冲刺训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序点出了词人 所观所感的地点是 ,其中的主要景物是 ,景物的最大特点是 。这个序为词中的“ ”这一句作了铺垫。
2.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 ,是由兰芽、溪水、 、 、暮雨、 等意象构成的。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
3.请用“ ”画出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句子,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山林寂静。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
6.本诗体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7.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8.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 ,盛唐时期著名的 诗人。
10.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写出三首(诗的题目即可)
11.王昌龄送的人是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①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12.解释划线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凭: 。 传语: 。

13.这首诗写诗人在 (地点),遇到了 (谁),请他向家人 (干什么)。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5.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 (2)素:
(3)盈盈: (4)脉脉:
16.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17.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 和 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 之情。
18.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9.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 觉和 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 。
20.“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 。
21.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课外阅读: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鹊桥仙①
[宋]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③传恨,银汉④迢迢⑤暗度⑥。金风玉露⑦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⑧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⑨。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2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银汉迢迢暗度。(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2)便胜却、人间无数。(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3)忍顾鹊桥归路?(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4)两情若是久长时。(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3.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1)飞星/传恨。( ) (2)银汉/迢迢暗度。( )
(3)忍/顾鹊桥/归路。( ) (4)两情/若是/久长时。( )
24.这首词借 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 。
25.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
(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
26.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7.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 ,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 。
28.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
29.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 紧紧地抓住岩石,像 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30.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31.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苏轼 蕲水清泉寺 兰溪 溪水西流 门前流水尚能西 2. 充满生机、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 松树 沙路 子规 黄鸡报晓 时光流逝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再发出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4.C
5. 地白 凄清 6.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 7.前两句通过幽静清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及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 8.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秋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9. 王昌龄 边塞 10.《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辛渐
12. 托,烦,请 捎口信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13. 西行途中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报平安 14.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时的思乡怀亲之情
15. 伸出 白皙 清澈的样子 相视无言 16.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17. 牛郎 织女 思念 18.织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9. 视 听 寂静 20. 孤寂,怅然 月中的桂树 21.不行。“落”能给人以动的形象感。
22. B C A C 23. √ × × √ 24. 牛郎织女 坚贞、诚挚的感情 25.感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26.(1)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2)立根原在破岩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 27. 驰骋 骑着马跑 28. 比喻 对偶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29. 树根 藤蔓 30.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第一首诗抒发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渴望。第二首诗表现了诗人正直刚强的品格,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的志向是好好学习,用功读书,长大报效祖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