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王愿坚小说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王愿坚小说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13: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王愿坚小说专练
王愿坚作品: 《村野的火星》
《虹》
《妈妈》
《早晨》
《火》
《后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野的火星(节选)
王愿坚
彭绍明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多时了。他真想再睡一会儿,哪怕打一个盹儿也好。这像头发一样披散着的、长长的榕树根,把人严严地罩住,又挡风又保密;这厚厚的树叶子又软又暖和……可是不行,时间实在不早了。他伸手从脖子上摸下一只蚂蚁,没有捏死,却把它轻轻地一弹,弹出老远,想道:倒亏它咬了我这一口,要不,还不知要睡到什么时候哩。
他仰起头望望外面。林子里漆黑漆黑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树梢头鸟巢里的鸟儿,大概为了挤紧些取暖,咕咕地叫两声,把几根枯枝抖落下来。风,轻轻地摇落败叶,晃着竹林,最后在林边上抓住了几片枯黄的草叶,像吹口哨似的,发出单调而又尖厉的响声。这声音使树林显得十分凄冷,使人更加心烦。
他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唰”地推上了一颗红子。他关上保险,一手持枪,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
林子外面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月亮,像被谁刮了一马勺,剩下个细细的牙儿贴在天上,沉静地盯着地面。他倚棵小树坐下,摸索着把伤口又扎了扎,把剩下的一点红薯塞进口里。他一面吃一而想:“要是和同志们在一起该多好!”可是队伍呢?他下意识地四下里望望,田野里是那么空旷、寂静,只有淡淡的月光把他干瘦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上。
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他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连队的通信员。长征的部队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以后,正兼程向湘水前进。他的连队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整个长征部队能安全渡过湘水,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挡住。
战斗是异常激烈的,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营的白军集团冲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傍晚,阵地终于被敌人突破了,连队接到了立即撤出战斗的命令。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朦胧中闻到一股刺异的血腥气味;睁眼一看,身旁是连的指导员,负了重伤,已是奄奄一息了。看见彭绍明醒过来,指导员强打起精神,把驳壳枪和两条子弹,以及一条满装银圆的米袋子递给了他。
“好,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他把彭绍明的共青团团证和自己的党证放在彭绍明手里,用力抓住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彭,你记住: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个少共团员,是革命的……”他又一连吐了两口血,话都含混不清了,“就……就是剩一滴血,也要为……人民……流!”说完,他手一松,闭上了眼睛。
彭绍明含着眼泪,掩埋了自己的首长以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队,但当他走到江边上时,只见江岸上一片火把通明,敌人已经修好了被红军炸毁的浮桥,大队的国民党军队正急急忙忙地拥过江去。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
他躲在一丛小树后面,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和成群的敌兵,呆呆地坐着,思索着,直到天快亮了,他才拿定了主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
从此,他走上了回头路。
为了安全地通过这段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
这些,对于一个负了伤的、十七岁的娃娃说来,是够困难的,但都还能够忍受。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色政权下面长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踟蹰在这荒凉的郊野里。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
……
(1957年11月7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漆黑林子、鸟叫声、风吹叶落之声,小说第二段环境描写所营造的氛围与彭绍明脱离大部队内心的感受相映衬。
B.在彭绍明醒来后,小说插入了其身份介绍和“夜游生活”的背景,这既是故事发展的需要,也丰富了叙述艺术。
C.连指导员这一形象出场不多却意义重大,其遗志成为彭绍明前进的动力,也成为他克服困难、最终成长的精神信仰。
D.身处漆黑树林、遭遇战友牺牲、目睹敌军堵住过江之路,彭绍明回归大部队的渴望因恐惧而变得越来越迫切。
2.本文节选自小说开端,假如后续部分以“在返回苏区路上”为情境,下列最能体现彭绍明作为革命的村野“火星”的情节是( )
A.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遇到了围追堵截的敌人,英勇奋战之后光荣牺牲。
B.在返回苏区路上,除了忍受肚子饿、身体受伤之外,彭绍明一路顺利抵达苏区。
C.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路过一个敌军占领的村子,团结村民一起智勇抗敌。
D.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正好遇到另一批“掉队”的战士,结伴顺利抵达苏区。
3.文本虽然只节选了小说一部分,但彭绍明的形象却鲜活、真实,请从“少年”和“战士”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4.有学者评论王愿坚的小说:善于找到有别于他人的新的“独特的角度”。除人物形象独特外,本文中“独特的角度”还有哪些?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D
2.C
3.①“少年”的特征:面对孤独,恐惧、退缩;渴望亲人;②“战士”的特征:斗争经验丰富,孤身在野外生活,娴熟运用武器,与白军周旋。
4.①选材独特:小说通过描写少年战士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现革命战争星火燎原的宏大主题。②叙述方式独特,以少年战士的独特视角叙述故事,既展示其自身的成长,也借其视角传递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③情节推进独特:人物内心的变化与“火星”燎原这个故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情节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恐惧”错,由“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彭绍明迫切渴望回到大部队是因为想继续战斗。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火星”代表的是革命的“希望”,“牺牲”的结局不能体现出这个含义。
B.“一路顺利”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且无法体现彭绍明对革命的忠诚和坚韧的品格。
C.表现彭绍明机智勇敢,体现他的成长,符合作为“火星”的特点。
D.“结伴顺利抵达”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且无法体现彭绍明对革命的忠诚和坚韧的品格。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少年”的特征:“他一面吃一而想:‘要是和同志们在一起该多好!’”“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面对孤独,恐惧、退缩;思念亲人;
②“战士”的特征:“他……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唰’地推上了一颗红子。他关上保险,一手持枪,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为了安全地通过这段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斗争经验丰富,孤身在野外生活,娴熟运用武器,与白军周旋。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①选材独特:小说描写了一个掉队的红军小战士彭绍明历尽艰辛想要回到苏区继续战斗的故事,文中细致展现了彭绍明的经历和内心活动。经历方面,侧重写他接受指导员的委托去追赶大部队,“彭绍明含着眼泪,掩埋了自己的首长以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结果发现无法追赶上大部队了,“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决定回到苏区去,“直到天快亮了,他才拿定了主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这一路上他“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文章也展现了彭绍明的内心世界,“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总之,小说通过描写少年战士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现革命战争星火燎原的宏大主题。
②叙述方式独特,小说全部从彭绍明的视角展开叙述,如开头写他从睡梦中醒来,准备出发,“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唰’地推上了一颗红子”;写他的回忆,“战斗是异常激烈的,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营的白军集团冲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彭绍明含着眼泪,掩埋了自己的首长以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写他一路上的艰难,“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总之,以少年战士的独特视角叙述故事,既展示其自身的成长,也借其视角传递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③情节推进独特:小说写了彭绍明细腻的内心世界,如前文“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队……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他躲在一丛小树后面,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和成群的敌兵,呆呆地坐着,思索着,直到天快亮了,他才拿定了主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于是情节推进,写他如何赶路;后文“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色政权下面长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踟蹰在这荒凉的郊野里。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正是这力量激励他继续走下去。总之,人物内心的变化与“火星”燎原这个故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情节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虹【注】
王愿坚
中午时分。
伤员指着西天上的一片乌云说:“天要变!”.
队伍正在草地里艰难地走着。
肖国成站在行军队列的旁边察看着。
他扶着曾立标跨过了一个草墩,小声问道:“伤口怎么样?”
“好多了,能跟上。”
“云南白药倒是灵。”
“①是你的脊梁骨灵。”曾立标感激地说,“在你背上趴了五天,伤好了,也知道人该怎么活啦”。
肖国成笑笑说:“这么说,我的脊背能治病,还能上课?”
“本来嘛,这长征就是医院、学校。”常炽把话接过来,“就是学费高了点。”
好像为了证实他的话,大点的雨滴洒落下来。
常炽说:“看,这不是?老天爷要考考我们——更艰难的时候来啦。”
肖国成透过雨帘望着远方:“那些孩子们不知道过河了没有?”
拂晓。大雨继续瓢泼般下着。
红小鬼组成的先遣分队在冒雨行进。
一道闪电映出这队红色少年的身影:他们手拉着手,组成人的长链、人的雁行,一步又一步,在草海泥塘里走着。
黄长友扛着轻机枪走在最前面。
廖文已是疲惫不堪,又被瞌睡折磨着,脑袋在脖子上晃晃悠悠。他像喃喃自语又像梦呓:“老是走,老是走……歇会儿吧……就一会儿……”
许苓咬着牙,他一手抓紧背篓的背带,一手抓着军帽不停地揩着脸上的雨水。后边一个女战士赶上一步,扶着背篓,揭开上面的油布看看。萍萍睡得正香。
黑暗里,唰唰的雨声和杂乱的脚步声交织着。
突然,廖文“哎哟”一声摔倒了
汪坤连忙去扶:“怎么啦?”
廖文呻吟着:“被石头绊倒了。”
黄长友跨到队列旁边,问道:“什么事?”
汪坤回答:“没什么,小廖被石头绊倒了。”
“什么?石头?”黄长友跑过来,“在哪儿?”他用脚试探着。
一道闪电。看清了,果然是块石头。
黄长友一把抱住了廖文:“好小子,你这一跤摔得有名堂!”他大声地喊道,“同志们,有石头了,离草地边边不远啦!快走哇!”
年轻人的欢呼声压过了雨声。
天放亮的时候,在行进的前方出现了一块高地。高地棱线上,依稀有人影在活动。黄长友脱着枪衣,向身边的战士发出命令:“战斗准备!”
他拉过小秦:“吹号联络!”
清亮的号声响了。
稍停,高地上也传来了号声。
小秦惊喜地喊:“排长,自己人!”
黄长友拔腿飞奔而去。
当一群泥猴似的红小鬼登上高地,黄长友已经在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亲热地交谈着。
那个干部:“……是贺总指挥亲自交代我们连在这里设兵站,收容和掩护掉队的同志们。七天啦,我们已经送走了好几批零散的同志。”
魏指导员向走来的红小鬼们招招手:“同志们都受苦啦!”
“我总算把他们交给你了。”黄长友把汪坤拉到身边,介绍道,“这是红二方面军后卫部队的魏指导员,兵站的负责人。”
汪坤敬礼,严肃地说:“收容队的肖连长要我把一件重要的东西交给您!”他用衣袖把竹棍擦擦,拔开塞子,拿出里边的文件递过去。
魏指导员接过来看看,感叹地说:“又有这么多同志牺牲了。”他把一叠党证放进图囊;又打开了另一张纸看着。他的手在微微发抖。
看完了,他捏着那张纸向前走一步,把纸片郑重地放到汪坤手里:“这,是给你们的!”
汪坤惊诧地问:“什么?给我们的?”
“对!”魏指导员点点头,“识字吗?念给你们小伙伴们听听。”
同志们围拢过来。
汪坤展开那张纸,大声读起来:
“亲爱的同志们,孩子们!当你们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就知道了:②我们请你们交给党的重要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你们自己!……”
汪坤停住了。
人群愣住了。
汪坤继续读下去:“我们还在奋斗、前进!我们非常想赶上前去和同志们一起战斗。只是环境万分恶劣,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如愿。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要求你们:不要等待,不要停留,一直往前走,走到自己的队伍里去。你们每往前走一步,我们都高兴;你们每一步里,都有着我们的希望!”
汪坤哽咽着读不下去了。
队伍里响起了唏嘘声。
汪坤擦了擦眼泪,接着读信:“孩子们,我们不知道将来有什么等待着你们。但是,我们相信,你们决不会忘记我们这段艰难的征途。只要你们记住草地,带着这种草地精神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献给革命,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就一定属于你们!”
“听我们的话,前进吧!”
信读完了。人群里一片寂静,③只有晨风掠过草丛,把草梢上的雨点抖落下来的声音。
稍停,汪坤转身抱住了魏指导员,哭喊着:“指导员,快,快去救救他们吧!”小鬼们也拥上前来,流着泪要求着。
魏指导员和黄长友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堆篝火:“你们先去烤烤火,再把锅里的东西消灭了,我们就出发!”
孩子们向篝火跑去。
篝火上吊着的行军锅里,混合着野菜的疙瘩汤正在翻滚,一个炊事员正把辣椒粉撒到锅里去。坐到了篝火旁边,人们才发现天放晴了,太阳升起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长长的彩虹。
萍萍指着彩虹问许苓:“④叔叔妈妈,那是什么?”
许苓回答:“虹。”
萍萍望着这奇异的长虹,看呆了。
廖文凑近汪坤:“小文书,你有学问,听说虹是太阳的光变的,是真的?”
“嗯,”汪坤肯定地点点头,“可我说不明白:明明是白色的光,一遇到水,竟然有这么多颜色?”小秦说:“我奇怪的是:明明是七种颜色,合在一起,就是光,就能照得到处都发亮!”
(有删改)
【注】小说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讲述了一批小红军被安全护送到达根据地的故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中午时分到第二天天亮为时间线,穿插了草地由变天到大雨再到天晴的天气变化,组成了故事发展的时间、空间背景。
B.红小鬼们在闪电、大雨中手拉手行进,如长链、如雁行,既表现出小红军们在恶劣的天气下互相帮助,又凸显了他们的纪律严明。
C.“魏指导员和黄长友交换了一下眼色”的细节,暗示出两个人在会面并亲热地交谈后又有了安置红小鬼们的新计划。
D.“闪电映出这队红色少年的身影”“高地棱线上,依稀有人影在活动”两个剪影式镜头极具画面感,“红色”“高地”富有战争年代的气息。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脊梁骨”一词一语双关,这句话写出了肖国成的形象特征和对战士的影响力。
B.由句子②可以推知,小战士们从收容队战友那里领到“重大任务”后将获得更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句子③以动写静,用清晨雨后风动雨落的环境描写渲染现场沉默凝重的氛围,衬托了听完信后战士们的昂扬心情。
D.句子④中红小鬼萍萍喊女战士许苓“叔叔妈妈”,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称呼中,充分体现出萍萍对许苓的信任依赖与亲近温暖。
3.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经历了长征洗礼的战士们身上都打上了“草地精神”的印记,请简要分析“草地精神”的内涵。
4.文本所节选的部分并未设置主角,而是刻画了群像,请结合小说的题目《虹》和结尾写“虹”的内容分析这样构思的妙处。
【答案】1.B
2.C
3.①团结互助,患难与共。在艰难环境中,同志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患难与共,并起到保护革命种子的作用。②不怕困难,乐观进取。长征途中虽然行军困难,但同志们仍然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传播开来,起到宣传作用。③坚定信念,革命必胜。在困难环境中始终保持坚定地革命信念,并将这种精神作为一种信仰,一种宣言,鼓舞同志们走向胜利。
4.①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是随着人物的依次出场进行组合的,散而不乱,正如虹是由多种颜色组成一样的。②文章展现人物众多,每个人都起到重要作用,没有主次,正如虹的美是由于由不分主次多种颜色组成一样。③文章题目《虹》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文章结尾照应了题目,“七种颜色,合在一起,就是光”,象征了革命必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又凸显了他们的纪律严明”分析错误。结合“大雨继续瓢泼般下着”“先遣分队在冒雨行进”“一步又一步,在草海泥塘里走着”等内容可知,由于天气、环境的恶劣,部队在草海泥塘行军每一步都有可能发生深陷泥潭的危险,只有“手拉手行进”才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于是看上去“如长链、如雁行”,这凸显了红军行军过程路途的艰险,而不是“他们的纪律严明”。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衬托了听完信后战士们的昂扬心情”分析错误。结合“我们非常想赶上前去和同志们一起战斗。只是环境万分恶劣,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如愿”“你们每一步里,都有着我们的希望”“指导员,快,快去救救他们吧”等内容可知,写信人当时应该是身处险境,此时,战士们听完信后的心情是以沉痛为主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首先,依据原文“不要等待,不要停留,一直往前走,走到自己的队伍里去。你们每往前走一步,我们都高兴;你们每一步里,都有着我们的希望”“只要你们记住草地,带着这种草地精神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献给革命,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就一定属于你们”等内容可知,战士们在长征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这种必胜的革命信念就是毛主席所说的“长征是宣言书”。
其次,依据原文“这么说,我的脊背能治病,还能上课”“看,这不是?老天爷要考考我们——更艰难的时候来啦”“许苓咬着牙,他一手抓紧背篓的背带,一手抓着军帽不停地揩着脸上的雨水”等内容可知,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战士们有一种不怕艰苦,乐观进取的草地精神,并且通过书信内容可知,红军战士能将这种草地精神传播开来,起到宣传的目的, 这正是毛主席所说的“长征是宣传队”。
最后,本文就是以长征为背景讲述一批小红军被安全护送到达根据地的故事,由此可知这是为了保护革命种子,并且在文中“在你背上趴了五天,伤好了,也知道人该怎么活啦”“他们手拉着手,组成人的长链、人的雁行,一步又一步,在草海泥塘里走着”“后边一个女战士赶上一步,扶着背篓,揭开上面的油布看看。萍萍睡得正香”等内容,正是这种“团结互助,患难与共”草地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毛主席说的“长征是播种机”的体现。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本文故事情节是以“一批小红军被安全护送到达根据地”为主要情节,但在行文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有肖国成帮助队员、许苓保护萍萍、廖文巧遇发现出路、黄长友组织战斗、黄长友与魏指导员会合、汪坤读信等内容这些故事情节犹如多种颜色组成的彩虹,使得文章内容与题目相契合,文章结尾与题目相照应。
其次,从人物形象来看,本文人物众多,虽然每个人不是主角,但每个人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犹如彩虹由众多不分主次的颜色组合而成才美丽一样,文章也因为众多人物的出现才显得完整。
最后,从文章主旨来看,文章题目《虹》暗示了文章主旨,虹“七种颜色,合在一起,就是光,就能照得到处都发亮”,而这正是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文章人物众多,没有主次,而是刻画了群像,而且每个人神所发生的故事又都指向“只要大家团结起来,胜利一定是我们的”这一主旨,文章结尾所表达的也正是这种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
王愿坚
我们司的冯司长是个女同志,五十一岁了。她一直体贴入微地关心着我们,好像我们是她亲生亲养的一群孩子。
但有时却让我们感到奇怪:每天上班时,秘书给她送来公函、文件,她总是照例翻检一遍,然后问一句:“没有?”秘书点点头,她就轻轻地叹口气,脸上蒙上一层失望的、凄然的神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闷在心里的疑团终于解开了。
那是1954年的一个下午,会客室来了一个戴皮帽子、穿灰呢大衣的青年,会客单上名字叫忆平。冯司长默念着名字,便急急赶来。但显然他们并不认识。司长眼睛直盯着那人的脸。随着司长的视线,我看见那人的额角上有一块小小的疤痕。
那青年嘴巴张了几张,却从衣袋里掏出一件东西来。我一看,是一只孩子戴的红骨小手串。只见冯司长惊叫了一声:“平平!”张开两手扑上去;那人也叫了声“妈妈”,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了。
“冯司长的儿子来了”的消息飞快地传开来了。
晚上,我们几个年轻人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司长家里,央求她给我们讲讲她们母子的故事。
“这孩子和小黄一样大,”她指着我说,“今年是二十六岁。我俩分开的那年他还不足六岁。那是1933年。”冯司长便开始了缓慢的讲述:
当时,我和他爸爸都在汕头做地下工作,平平留在我的身边。我当时的公开职业是给一个挑花工厂的老板做佣人。利用早上买菜的时间,我可以开展活动。娘儿俩的生活很困难,每月刚够买米吃饭。平平还总受老板儿子的欺负。
一天清早,我接到指示,要我到上海去,把一批文件和材料转给中央,上级同志要我明天下午到他那儿去拿路费,买票上船。
当我领着平平去时,那个同志竟出事了。两个警察抬着一大包东西从门里走出来。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正在喊爹叫妈地哭。那正是这个同志的孩子。
我打发平平偷偷把那个小女孩领过来,抱到怀里哄着。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铅:没有钱,怎么上得去船?任务可怎么完成啊!我躲在码头旁一户人家门前,一直等到天黑,也没有瞅到上船的机会。
天亮时门开了,一位围着围裙的大嫂挎个竹篮走出来,一眼就看得出是这家的佣人。她看见我们,就问:“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我只得撒个谎:“母亲病重了,想去上海看看,没上去船。”话一出口,不由得心里一酸,流下泪来,这例也真像了。
说话间孩子醒了,又嚷着要吃。那大嫂叹口气,进去端出一大碗稀粥。她拿话安慰我,我从心里感激她,说:“大嫂,实不瞒你说,我缺盘缠呀!”
“这,这不好办。”她为难起来。但看来又不愿让我伤心。她看看我,又摸摸孩子,半天,忽然想起什么。“大妹你别见怪,我倒有个办法,你把一个孩子留给我东家做小的,你带上钱去上海。以后你多忙活点,有了钱,多花些钱还怕孩子赎不回来?”
你们知道,潮汕地区有一种风俗——兴买儿女。名义上是儿女,实际上是买劳动力。
这个提议太意外了,我脑子“嗡”的一声。那大嫂见我不吭声,叹口气:“唉,这倒成了拆散你们母子了……”说完,悄悄地提上篮子,走了。
我情不自禁地把两个孩子拉到怀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小女儿长得真俊秀,她大概已经见不到她的爹妈了。作为一个同志,我怎么也得想法把她带大。再看看平平,头上被东家孩子打的伤还没好,叫绷带衬着。我怎舍得把他扔到陌生的财主家里去受罪呢?
也许我去找个地方,做个十天半月的工,省吃俭用地积些钱?不行,时间不允许;也许我去沿门乞讨?也不行,身上的文件呢?……现在,就只有这条路能走了,可我下不定决心。
那大嫂回来了。她从篮子底下摸出两个炸糕递给孩子。我再也不能犹豫了,一把揪住她的衣襟:“大嫂,就,就照你说的办吧!”我的眼泪忽地涌了出来。
“当真?”
“当真!”
“那,是哪个呀?我领孩子进去看看。”
我紧咬着牙,抬手向平平一指。那手哇,足有千斤重。
约摸一个钟头以后,大嫂领着孩子出来了,手里拿着三块银圆,两张契纸。
我在契纸上按了手印,然后从三块钱里拿出一块,递给她:“这钱你存着,孩子要有个三灾八难的,费心给请个大夫治治。”说完,我再也抑制不住了,抱着孩子放声哭起来。
孩子叫着:“妈妈,买到票就回来呀!”
“回来。”回来的可能是极小的。我最后把孩子的手抓过来贴在脸上亲着,我的手触到了一件硬硬的东西,原来是那副红骨小手串,前天他被东家儿子打我买来哄他的。我脱下了一只,狠了狠心,抱起女儿就走了。
走出十多步,我扭回头。我看见了孩子的泪汪汪的大眼。
走出二十多步,我扭回头。我看见了孩子那高高的小鼻子,那扭歪了的小嘴巴。
我不敢再回头了。走,走,走出好远,我听见了孩子的叫声:“妈妈!”
就这样,我和我的儿子分别了!
她的话停住了。屋里静得很。一位女同志唏嘘地哭起来。
“这些年来,我想尽办法找他。胜利后我自己跑去找过,才知道那家是地主,土改时逃到香港去了。但我不死心,我还在找着,找着……
“忽然,你们看见,昨天他来了。孩子的经历是他刚才告诉我的。是党帮我找到了他。那时我正在狱中,孩子就托给一个女同志收养。后来,这个同志被派到苏联学习,把孩子带到了苏联。”
她情不自禁地拉住忆平的手,长长抽了口气:“整整二十年哪!谢谢党!我把他扔掉了,党把他找了回来。”
屋里慢慢活跃起来。忆平激动地又往母亲身边偎了偎,低低叫了声:“妈妈!”
1957年1月22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司长在革命年代能关爱出事同志的女儿,当了司长后能亲切关心下属,这些都反映出她淳朴善良、温和慈爱的形象特点。
B.几个年轻人央求冯司长讲述她们母子的故事是出于好奇,这与《祝福》中特意寻来听祥林嫂讲故事的鲁镇人的心态基本一致。
C.文中冯司长讲故事占了较大篇幅,讲到尾声时,满屋寂静,有人唏嘘哭泣,这主要是因为冯司长口才好,讲故事的能力强。
D.忆平额角的疤痕是他当年受老板儿子欺负的明证,但他却因祸得福,就是这道疤痕,让母亲确认他就是自己的儿子,母子团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司长每天翻检公函和文件后问一句“没有?”,这一不同寻常的表现设置了悬念,增添了文章的叙事波澜。
B.冯司长母子相认部分采用旁观视角,以“我”的眼睛观察,将场景镜头化,突出了画面感。
C.围着围裙的大嫂端来稀粥给孩子,又拿来炸糕,这些细节反映出她作为底层人的善良心地。
D.文中采用倒叙手法写了潮汕人买“儿女”当苦力的风俗,也客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
3.小说以“妈妈”为题,请简述这一称谓在本文中的丰富内涵。
4.妈妈卖掉亲生儿子,这一有悖于常情的情节在本文中却显得十分真实,请对作者的艺术处理技巧作简要分析。
答案:
1.A 2.D
3.①冯司长离别亲生儿子时遭受情感煎熬,别后多年苦苦找寻,“妈妈”蕴含了母爱的深沉。②革命者留下的孩子得到照顾,失散的孩子被女同志收养,“妈妈”蕴含了革命母亲的崇高。③冯司长日常像亲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妈妈”蕴含党的温暖如同母爱(或:表现了上级对下级的关爱)。
4.①以矛盾心理冲突构成关键情节,在内心痛苦纠结中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让主人公的最终选择真实合理。②以亲历者的内视角讲述故事,使读者真切体验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物的处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③通过写当时面临的形势、当地的风俗,交代了背景,使母亲卖子的情节客观上更真实、合理。④以人本位的写法安排情节,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蕴含于普通母亲的真实情感中,使得亲情的升华真实自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几个年轻人央求冯司长讲述她们母子的故事是出于好奇,这与《祝福》中特意寻来听祥林嫂讲故事的鲁镇人的心态基本一致”的说法错误,单位的年轻人兴奋地央求司长讲过往的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与司长关系亲近,愿意分享她们母子团聚的幸福,这与《祝福》中鲁镇人咀嚼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有本质的区别。
C.“这主要是因为冯司长口才好,讲故事的能力强”说法错误。冯司长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年轻人,主要是故事本身感人,不能将之归结为冯司长的口才好。
D. “但他却因祸得福,就是这道疤痕,让母亲确认他就是自己的儿子,母子团聚”说法绝对,除了那道伤疤,那串红骨小手串也是重要凭证。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文中采用倒叙手法写了潮汕人买‘儿女’当苦力的风俗”分析错误。“潮汕人买‘儿女’当苦力的风俗”在文中是背景的补充交代,不属于倒叙。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对于“妈妈”这一标题,其中蕴含了多重意蕴。
首先,冯司长做地下工作时,因为为党送文件而忍痛将自己的儿子卖给地主,“这些年来,我想尽办法找他。胜利后我自己跑去找过,才知道那家是地主,土改时逃到香港去了。但我不死心,我还在找着,找着……”,冯司长离别亲生儿子时遭受情感煎熬,别后多年苦苦找寻,“妈妈”蕴含了母爱的深沉。
其次,从“是党帮我找到了他。那时我正在狱中,孩子就托给一个女同志收养。后来,这个同志被派到苏联学习,把孩子带到了苏联”可知,革命者留下的孩子得到照顾,失散的孩子被女同志收养,“妈妈”蕴含了革命母亲的崇高。
从小说“我们司的冯司长是个女同志,五十一岁了。她一直体贴入微地关心着我们,好像我们是她亲生亲养的一群孩子”“晚上,我们几个年轻人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司长家里,央求她给我们讲讲她们母子的故事”可知,冯司长日常像亲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妈妈”蕴含党的温暖如同母爱。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小说中,冯司长忍痛卖掉自己的孩子,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冯司长的矛盾心理冲突来表达她的内心痛苦,如“这个提议太意外了,我脑子‘嗡’的一声”“也许我去找个地方,做个十天半月的工,省吃俭用地积些钱?不行,时间不允许;也许我去沿门乞讨?也不行,身上的文件呢?……现在,就只有这条路能走了,可我下不定决心”等内容,作者在此以矛盾心理冲突构成关键情节,在内心痛苦纠结中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让主人公的最终选择真实合理。
其次,冯司长在讲述时,作者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如“走出十多步,我扭回头。我看见了孩子的泪汪汪的大眼睛”“ 走出二十多步,我扭回头。我看见了孩子那高高的小鼻子,那扭歪了的小嘴巴”,这样的叙述方式,是以亲历者的内视角讲述故事,使读者真切体验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物的处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同时,作者通过写当时面临的形势、当地的风俗,交代了背景。“没有钱,怎么上得去船?任务可怎么完成啊!我躲在码头旁一户人家门前,一直等到天黑,也没有瞅到上船的机会”“潮汕地区有一种风俗——兴买儿女。名义上是儿女,实际上是买劳动力”,这些背景的交代,使母亲卖子的情节客观上更真实、合理。
最后,在小说中,作者以人本位的写法安排情节,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蕴含于普通母亲的真实情感中,如“也许我去找个地方,做个十天半月的工,省吃俭用地积些钱?不行,时间不允许;也许我去沿门乞讨?也不行,身上的文件呢?……现在,就只有这条路能走了,可我下不定决心”“出十多步,我扭回头。我看见了孩子的泪汪汪的大眼”“走出二十多步,我扭回头。我看见了孩子那高高的小鼻子,那扭歪了的小嘴巴”等情节的描述,使得亲情的升华真实自然。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早晨(节选)
王愿坚
这是座不大的二层族,看样子是修茸过了,青灰抹过的砖缝,整整齐齐的,窗棂上也刷上了崭新的乳白色。但还是看出来了,不错,是它!看,从左数第二个窗子旁边,约有一尺见方的地方,砖是新补上的;原来那里被敌人打穿做了枪眼,一捉美造机枪的枪管就从那里伸出来。正门两侧窗枢上的砖块参差不齐,像被谁用刀砍了一阵似的,那是被我们的机枪扫的,因为那里一挺汤姆式正封锁着突击道路……我漫步向楼上走着、看着,就是这些特征,把我引进一个深深的回忆里去了。
那也是这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班连着向这座楼突了两次都没有奏效,最后只好用爆破了。就在机枪压住了敌人的火力,爆破员挟着炸药冲向楼门的一瞬间,楼里一降乱,传来了敌兵的咒骂声和孩子惊乍乍的哭喊声。接着呼啦一下子,楼上几个窗子全打开来,五六个敌兵。每人手里抓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把他们狠狠地按在窗台上。孩子们哭喊着,挣扎着,两手悬空乱抓。拼命地踢蹬着小腿……就在这些娇嫩的小腿中同,一支支鸟黑的枪管伸出来,向着我们瞄准、射击了。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班长咬着牙向机枪射手挥了挥手,大声喊道:“伴止,停止爆破!“
枪声暂时停止了,战场上顿时静下来。这种寂静是难耐的。孩子的哭声显得更凄惨、更揪心。窗上的孩子大部分数离开了,但还有两个敌兵仍然卡着孩子的腰,故意在窗口上晃来晃去,一面大着胆子把脑袋从孩子身边伸出来,阴阳怪气地叫道:“炸呀!有种的来炸呀!”
没有比这再急人的了。望着敌兵那狰狞的面孔和那一条条乱踢乱蹬的小腿,我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心尖子仿佛被那些小腿蹬着,麻沙沙的疼。“怎么办呢 ”我们的眼都转向班长了。班长还像冲锋前那样,单腿跪在窗前,脸频紧贴着窗边的墙壁。汗,像小河一样流若,把墙皮湿了一大片。他眼里布满了血丝,凶得怕人,从和他相识以来,我就没有见到他的眼这么凶过。他就这么呆呆地望着,手正在扭动老胸前的衣扣,一个衣扣碎成两半,脱落了,又揪住了另一个...募地,他把揪在手里的一个扣子一扔,压低了声音命令道:“上刺刀!”
我和班长热着梯子向楼房奔去。当敌人弄清了我们的行动,开始还击时,班长已经攀着窗口跳进楼里。我紧跟着他攀上窗口,他已把赶上前来的一个敌兵戳翻了。另一敌兵正一手抓着个孩子的衣领、一子提枪向窗口奔来,一见班长进来,竞举起孩子,恶狠狠地向他砸过来。就在这紧急的当口,只见班长把枪往臂弯里一挂,摊开双手,猛地接住了孩子。随着向后趔趄的劲儿,身子一侧歪,把孩子挡在胸前。可就在他这一转身的工夫,身体的侧面暴露给了敌人,敌人一个前进刺,刺刀戳进了他的肋下,他倒下了……
那场肉搏战结束了以后,因为我胳膊上受了伤,在继续向前进攻的时候,副班长要我留下来照顾班长,顺便收容一下那些孩子。我把孩子们哄到一个房子里以后,找了好大一会儿,才在这小屋里找到了班长,原来卫生员为了担架走动方便,把他背下来了。
我迸房的时候,班长紧闭着眼睛,躺在水泥地上,正急促地喘息着,血,随着呼气,不停地冒肴血泡,从伤口里涌出来。在他身边趴着个小女孩儿,我认出,她就是拼刺刀时班长用手接住的那个孩子。她趴在班长的肩膀上,正叉开小手扒着他的跟皮,一面轻轻地叫道:“叔叔,你说,我长大了能找到我的爹妈吗 你说呀……”看见我进来了,慌忙停住了嘴。
“能,一定能……”半天,班长才应了声,随着睁开了眼睛。一看到我,指了指孩子说:“看,这孩子非要跟着我不行。知道么,这里是个孤儿院呀!唉,没爹没娘的……可那些狗东西……”他痛苦地咬住了牙,眉头皱起一个大疙瘩。每逢谈到敌人,他就是这个样子的。
他喘息了一阵,又伸手抚摸着孩子的头,问道:“珍珍,你长大了,除了找你爹妈,还干什么 ”
“我就走!”孩子说,脸上流露出一种果决的神情,“我走了,嬷嬷块就再也捞不着打我啦!”
这话说得真揪心。班长长抽了口气说:“看,孩子的心眼都给堵得死死的了。对于将来,这孩子要求得太低啦!”他抱着孩子的脑袋,仔细看了一阵,忽然脸色舒展开了,眼睛变得乌
亮——每逢谈到顺心的事,他就是这个样子的。他向着我动情地说:“老刘啊,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有多好啊!”
就在这时,卫生员带着担架来了,我们正要扶他上去,谁知他的伤势突然恶化了,喘息得更急了,血大口大口地涌上来。他竭力地压着喘息,向我望了一眼,仲手指了指口袋。他的意思成明白,是想找点什么留给孩子。但是,在一个突击班的战士身上能找到什么呢 我翻遍了他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了一个小笔记本。他闭上眼听,攒了攒力气,然后对着孩子说:“好孩子,记住!长大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为了将来的、是为了人民的,就应读下劲去做!哪管是一星半点……”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孩子怔怔地听着,还在一股劲地揉着班长的胳膊:“叔叔,你说呀!……”
但是,这位叔叔的话已经说究了,他永远不能再对她说什么了。
我知道,要让这么小个孩子慢得这个道理是困难的,但是,这是一个战士心里的声音,一个战士留下的遗嘱啊!我掏出钢笔,把这句话端端正正地写到小本子上,交给了孩子……
1959年9月9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兵卡着孩子的腰,故意在窗口上晃来晃去,还阴阳怪气地叫喊着挑衅的话语,这肆无忌惮的暴行显示出他们的凶狠残忍、冷酷无情。
B.“枪声暂时停止了,战场上顿时静下来。这种寂静是难耐的。”描绘了战场上突然的安静,突出了这种寂静带来的压抑感和紧张感。
C.被班长接住的女孩,在班长受伤、紧闭双眼以及临终前都说过一句话“叔叔,你说”这两句话含义相同,都表达了女孩对父母的思念。
D.小说中的班长和《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都是普通的革命战士形象,他们虽然性格不同,但是都不怕牺牲,对革命和人民无限忠诚。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砖块有的“是新补上的”,有的“参差不齐”,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展示了我们的军队曾经在这里进行过激烈的战斗。
B.本篇小说既有对班长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也有对突击队队员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等情节的设计,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合理真实。
C.本篇小说和《百合花》叙述顺序不同,但在叙事风格上都同样细腻,善于通过紧凑的情节和紧张的氛围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D.本篇小说叙述节奏较快,叙事性较强,而其另一篇《党费》在记叙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描写和抒情,叙述节奏较为舒缓。
3.文艺评论家侯金镜评价王愿坚写人物,“不着力写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是捕捉性格 出耀眼光辉的那一刹那,英雄人物完成自己性格的那一瞬间”。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作者捕捉“人物哪些“那一刹那,那一瞬间”,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4.文中很多地方都用了“班长”这一称呼,本可以用“他”代替,而不用“他”,坚持大量使用“班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C(第一句隐含着女孩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句话是在班长临终前,女孩希望班长能够给她留下一些宝贵的话语或者嘱托。)
2.B(本文并没有设计突击队队员在困境中相互救助的情节,而是重点突出了突击队队员关心孩子、英勇战斗的情节。)
3.①在敌人挟持孩子射击的紧要关头,班长果断决策,刺刀作战,展现了一个刚毅果断、勇敢无畏的勇士形象。②在冲进楼房肉搏的当口,班长直接用身体护住孩子,惨遭刺伤,展现了一个奋不顾身、无私忘我的英雄形象。③在生命垂危之际,班长不顾自己的伤痛,一心想着留给孩子更多些嘱托,展现了一个关爱后代、胸怀博大的长聚形象。(答出2点得满分)
4.①有利于人物塑造:大量使用“班长”这一称呼,突出了班长的身份和领导作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决策和行动背后的意义。
②有助于情感表达:使用“班长”这一称呼,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战士们对班长的敬
仰和感激之情,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
③保持叙事的连贯性:使用特定的称呼来指代特定的人物,避免使用“他”时可能产生的混淆和中断,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流畅。
④突出小说的主题:通过大量使用“班长”这一称呼,有助于突出班长作为革命战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答出3点得满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愿坚
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马平川的平地。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子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
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一天吃不下饭去。
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十几年前,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成家。可是,她刚积了几个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年的积蓄被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
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蒋军抓去大的还有小的,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了个对象呢。
于是,林大妈干得更起劲了,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数数捆数,点点根数,心里盘算着:“到时拿几捆换木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发生了。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上,成了战场,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
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大炮“咕咚咕咚”地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
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来,为头的压低嗓子喊:“什么人?过来!”
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
“快说,这山上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
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个孤老婆子。
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
“没有柴火!”林大妈稍微清醒了些。
“这里有!”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给她。
竹子,就是林大妈的命啊!现在,她忍住心痛,慢吞吞地把锅里添上水,刚要擦洋火,一个蒋军拉住她:“把门关起来,不要让火光露出去!”林大妈关上门,点起火来。竹子在火里烧得啪啪地响,每响一声,林大妈的心就抖一下,这不是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
就在这时候,蒋军们忙起来了。蒋军军官说:“再过半个钟头就开始,我们从海上摸到这里,要从后面打他们!只要打下前面的那个大山头,”他用手朝大山一指,“我们就能占领全岛。听明白了没有?”那个蒋军军官瞟了林大妈一眼。林大妈连忙转过脸去,向灶坑吹了几口气,假装没听见。
蒋军的话,林大妈虽说不能全听懂,但是意思是知道了。她闭着眼,心里好像烧滚了的锅:这些土匪就是抓走大儿子阿桂的蒋军!现在又来了!我得赶快去报告!可是怎么去呢?要是阿根在家就好了。
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
她想着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听见“啪”的一声。她睁眼一看,原来蒋军们正在抢水喝,一个蒋军踢着了竹火,照得满屋亮堂堂的。那个蒋军军官火了,就打了那家伙一个耳光。
这时,林大妈心里一下子亮了,她暗暗骂道:“畜生,你们怕火呀!”她有办法了,趁着蒋军不留意,拿着一盒火柴,偷偷地溜出屋子。
摸呀,摸呀,竹垛摸到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手也在发抖。她想这竹子就是准备给孩子办喜事用的,只要火柴一擦,就要烧个精光,可是一想到屋里这些可恨的蒋军,立刻把心一横:“不,一定得烧,一定得让解放军知道!”她咬紧牙根,抓出三根火柴并在一起,“嚓!”一道亮光,焦干的竹叶一点就着,火苗着旺了。火被风一吹,一会儿,火柱冲上天空。
火光把敌人吓坏了,一个蒋军像疯狗一样扑向林大妈,因为怕解放军听见,没敢放枪。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
她醒来的时候,是大白天了,原来自己躺在担架上,身边站着阿根和一个姑娘,还有一大群解放军同志!
林大妈望了望那堆竹子灰,两眼直瞪着儿子,呆了半天,才想到昨夜的事,说:“孩子,我对不住你,你那竹子叫我烧了。”阿根向那个姑娘笑笑,又转过脸对林大妈说:“妈,你不要心疼那竹子了。你知道,亏你那一把火才保住了咱们东山岛哇!”
林大妈望望她那片可爱的竹林,望望解放军同志,又望望儿子阿根和那个不认识的姑娘,愉快地笑了。
1954年2月2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十多岁的林大妈,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没死没活地干,就因为她不服老。
B.林大妈老伴临死的时候对林大妈的嘱托被林大妈一直牢记在心里,她过着苦日子,积了几个钱,要给当民兵的儿子成亲。
C.东山岛的战斗打响,“几十条黑影窜过来”,林大妈担心自己心爱的竹子被蒋军糟蹋,又怕又恨,不由得“哆哆嗦嗦”起来。
D.林大妈望望那片可爱的竹林,再看看儿子和姑娘,“愉快地笑了”,暗示她已经确定这个姑娘就是儿子的对象,心里特别愉快。又暗示她因为保卫了家园而感到高兴。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对竹子的描写贯穿全文,既写出了竹子对林大妈的重要性,又象征着她正直而有气节的精神。
B.“抓住”林大妈,“折断”竹子等细节写出了蒋军蛮横的军阀作风,是为了与林大妈的勇敢形成对比。
C.第四段交代林大妈的家庭状况,为后文“她醒来的时候”,看到“身边站着阿根和一个姑娘”埋下伏笔。
D.小说以东山岛战役为背景,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而且体现了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
3.本文标题“火”内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请以“林大妈”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
1.D 2.B
3.①指林大妈为了传递消息燃竹而起的熊熊烈火。
②指林大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之火。
③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火。
4.①外貌描写,如“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交代林大妈的基本情况。
②动作描写,如用“拄”“夹”“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林大妈的勤劳以及她想攒点钱给儿子成亲的迫切心情;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等写出了林大妈的勇敢。
③心理描写,如“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表现出林大妈的牺牲精神和对儿子的爱,也可看出林大妈对解放军的信任。
④侧面衬托。如满山的竹子,衬托出林大妈的气节;蒋军的蛮横,衬托出林大妈的机智勇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就因为她不服老”错误。结合文章开篇可知,林大妈干活不仅因为她不服老,更因为她想攒钱给儿子娶媳妇。
B.“要给当民兵的儿子成亲”错误。由第三段可知,林大妈积了几个钱,是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但积蓄被蒋军抢了,阿桂也被抓去了。
C.“林大妈担心自己心爱的竹子被蒋军糟蹋”错误,林大妈“哆哆嗦嗦”是因为在漆黑的夜里受到了突然的惊吓。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是为了与林大妈的勇敢形成对比”错误。写蒋军蛮横的军阀作风是为了衬托林大妈的勇敢。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内涵意蕴的能力。
依据第二十一段“她咬紧牙根,抓出三根火柴并在一起,‘嚓!’一道亮光,焦干的竹叶一点就着,火苗着旺了。火被风一吹,一会儿,火柱冲上天空”可知,“火”首先指林大妈为了传递消息燃竹而起的熊熊烈火。
依据第七、十七段“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这些土匪就是抓走大儿子阿桂的蒋军!现在又来了!我得赶快去报告!可是怎么去呢?要是阿根在家就好了”等可知,“火”还指林大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之火。
依据第十八、二十、二十二、二十四段“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畜生,你们怕火呀!’她有办法了,趁着蒋军不留意,拿着一盒火柴,偷偷地溜出屋子”“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妈,你不要心疼那竹子了。你知道,亏你那一把火才保住了咱们东山岛哇!”等可知,“火”还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火。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正面描写:
第一、二段“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是外貌描写,交代了林大妈的基本情况;
第二、五段“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数数捆数,点点根数”等是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妈的勤劳以及她想攒点钱给儿子成亲的迫切心情;第二十二段“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也是动作描写,写出了林大妈的勇敢;
第十八段“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是心理描写,一方面表现出林大妈的牺牲精神以及对儿子的爱,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林大妈对解放军的信任。
侧面衬托:
第一、二、五段“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子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满山的竹子,衬托出林大妈的气节。
第九至十二、十四、二十二段“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快说,这山上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个孤老婆子”“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给她”“一个蒋军像疯狗一样扑向林大妈,因为怕解放军听见,没敢放枪。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蒋军的蛮横,衬托出林大妈的机智勇敢。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后代
王愿坚
在战斗后的东山岛上,我看到了一挺轻机枪,枪筒扭曲,枪口成了扁圆形。这是一个参军不到两年的新战士,在这次战斗中使用的,这挺机枪究竟杀伤了多少敌人,数不清,究竟打出了多少发子弹,也算不清,只知道枪管打红了,射手的手上烙起了泡,帽舌也烙焦了,他还在射击!射击!战斗结束,机枪冷却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专程采访了这挺机枪的主人——黄承谋同志。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
“你如此勇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我问。
他窘迫地望望身旁的指导员,半天,指导员插嘴了:“你就把你家里的事讲给这位同志听听吧!”
下面就是黄承谋同志的话,也是对我的问题的回答。
我家乡是咱的一块儿老革命根据地。以前,我家连巴掌大块儿的地也没有,爹在农忙的时候给地主做做短工,哥给人家当放牛娃,一家人一年到头过着苦日子。1929年,红军到了我们那个地方,爹就参加了红军。因为爹是打猎的出身,准头好,就让当了机枪手。那时候我才四五岁,是个抱着大人胳膊打“滴溜”、趴在地上戳“尿窝窝”的孩子。1934年爹随着部队北上抗日去了,乡里给我家送来了很多慰劳品,还组织欢送红军出征的大会,妈领着我和哥哥,坐在“红属”代表席上,胸膛上还戴着一大朵鲜红鲜红的花儿。可没多久,白鬼子来了,日子一下子变了。爹很久没见回家,只有村东头根老爹经常来我家。根老爹有时候扭着我的耳朵说:“伢子,好好听话,等大了好接你爹的班!”
一天深夜,爹突然悄悄回家了,那模样简直叫人不敢认了:脸很瘦,头发老长,满脸连鬓胡子都留起来了,活像个大刺猬,两只眼睛还那么乌黑闪亮。原来北上的部队遭到敌人包围。突围时,爹负了伤,伤好后,党决定要他回老家参加敌后游击斗争。爹讲完了这段事,对妈说:“看样子,苦日子又得过几年了,这以后,少不了又得把家扔给你了。”
妈把话接过去说:“什么苦难我也不怕,就是这几个孩子……”
爹说像咱们也不要什么人给上坟添土、接续香烟,就怕事情干不完,得有人接班啊!”
妈叹口气说,“依着我呀,所有受苦受罪的事,就该咱们一肩挑过去,好让孩子们日后能享点福!”
爹走后,妈悄悄在后院破墙根底下给爹挖了个藏身的地窖,之后爹回家的次数就多了,爹一回家就讲故事给我听:他怎样用一挺机关枪卡住了三百敌人,一个十多岁红小鬼怎样用一块石头缴了一支枪。这些故事一听了,我就半宿睡不好觉:我什么时候才能像爹那样去打白鬼子呢?有一次爹拿起一本油印书一举,“这是宝贝呢!上面写的打倒土豪劣绅!你想想,那几年咱把土豪打倒了,日子过得多美!”接着,爹就兴高采烈地讲起革会胜利以后的幸福生活来,讲的时满脸笑容,眼睛发亮,就像那好日子已经就在他的眼前了。又压低了声音说:“记着,老一辈的人,风里来,雨里去,血,一捧一捧地流,就是为的这个,这好日子是你们的了。那时候,可别忘了,这是老一辈人的命挣来的,就是拼上性命也得保住它。”
1935年8月,爹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回来了。这其间,根老爹前后背来过两个挂彩的同志,其中一个我叫他赵叔叔,在爹住的那个地窖里住过。
有天半夜,我被一阵轻轻的但很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侧耳细听,仿佛还有人在喘粗气。只见根老爹和那个赵叔叔抬着一个人,赵叔叔背上还有一挺机关枪。是爹受伤了,他已经不像个人模样了,满头满脸都是伤,蓬松的胡子被血黏成了一片,衣服也全是一片红。他闭着眼,鼻孔里不断呼着粗气。
原来,爹为了掩护大队突围,多处负伤,子弹也打光了。敌人冲到面前了,爹一咬牙,把机枪往怀里一靠,贴胸抱住赵同志,倒退几步,脚猛一蹬,坠下悬崖了。
根老爹走后,好大一会儿,爹才慢慢醒过来,他摇了摇头:“还有多少事要干啊!……嘿,太早了……”他望了望妈说,“伢子妈,要常想着这孩子是谁的呀!”妈说:“伢子爹,你的话我记下了,我知道这后代是谁的。”爹又断断续续地说:“爹是个党员,没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留给你们的是……没杀净的白鬼子,要学好,别辱没了你爹的名字!”这是爹说的最后的话。爹埋在了他藏身的那个地窖。当天哥上山当了红小鬼,听说打仗很勇敢,同志们都说他处处像爹,后来,走上了抗日前线,1940年的时候听说当了排长,再往后就没有了消息。
我们吃糠咽菜熬到了1949年。一解放,我积极地参加了二次分田的斗争。我家分了田,搬了房子,我还当了民兵队长。
1951年抗美援朝的时候,妈忽然想到爹坟上去看看。我和妹妹扶着她来到爹的坟前。妈绕着墓地走了一圈,在小树底下坐下来,半天,突然说:“我唱个歌你们听吧!”我好奇怪:自从爹牺牲了,她就再也没唱过歌;只听得妈说:“这歌还是那年送慰劳鞋的时候,主力上一个同志教的呢。”说着就清了清喉咙唱起来:
人民翻身闹革命,红军志气高如天;
老子牺牲儿顶上,哥哥死了弟上前……
这歌,妈一连唱了两遍,唱着唱着,妈眼圈一红,掉下泪来。
第二天,我就报了名。不过因为参军的人数太多,没能到朝鲜,我就要求参加了解放军,来到了海防上。同志,你说我怎么能不好好地战斗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主要讲述了参军不到两年的新战士黄承谋同志在一次战役中用一挺轻机枪杀敌无数的英雄事迹,甚为感人故事。
B.“爹”在临终前的遗言“没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留给你们的是……没杀净的白鬼子……”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愧疚之情。
C.“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爹”不在了,“哥”也可能已经牺牲的情况下,还是毅然把黄承谋送上了朝鲜战场。
D.对村东头根老爹的刻画着墨不多,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根老爹是游击队在村子里的秘密联络员,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后代》为题,意指革命事业后继有人,集中体现了“老子牺牲儿顶上,哥哥死了弟上前”的革命主题。
B.作者在文中善于使用陌生化语言,如“打‘滴溜’”“戳‘尿窝窝’”“准头”等方言,是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
C.小说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开篇对黄承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描写,是为了衬托“爹”更加高大的革命形象。
D.小说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革命故事,从而突现出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和回味,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3.王愿坚的革命历史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本篇小说简要分析。
4.根据黄承谋同志讲述的“家里的事”,概括回答他“作战如此英勇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答案:
1.D 2.A
3.①运用了倒叙手法。以倒叙的手法,通过对东山岛战役黄承谋英勇事迹思想基础的追问,引出对父亲革命经历的回顾。
②运用了插叙手法。通过插叙父亲北上抗日,因突围受伤,交代了父亲留在当地参加游击队的原因;通过插叙父亲为掩护支队转移的经过,交代了父亲受伤的原因,丰富了作品内容。
③“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结构。“我”采访、聆听故事的经历构成叙事的外层,构成一个“大故事”,给“我”讲故事的黄承谋所述之事成为故事的里层,成为“大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小故事”才是文本核心所在。
④从叙事人称看,“我”作为采访者,作为整个故事经历的聆听者,一待采访对象开口讲故事,叙述者“我”就自动隐匿,放弃叙述职能。讲故事的黄承谋同志也用“我”的口吻来对叙述者“我”讲述“爹”的事迹。
4.①他出生贫穷,父亲为地主做短工,哥给地主放牛,一年到头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他有翻身当家做主的迫切愿望。
②对革命胜利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憧憬父亲所描绘的革会胜利以后的幸福生活。
③对胜利果实的保护,在红军到来后,过上了美好的日子,但白鬼子来了后,日子一下子又变了,解放后,分了田地,盖了新房,就是拼上性命也得保住它。
④受父辈的革命思想的影响教育。执著地坚持着父辈们留传下来的信仰,给了他宝贵的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父亲的经历感染着他,父亲的教诲熏陶着他,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红军的后代。包括母亲的影响,根老爹和赵叔叔等的精神也耳濡目染,从小就根植了红色基因。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
A.“小说主要讲述了参军不到两年的新战士黄承谋同志”错误。本故事的主角是黄承谋同志的父亲,东山岛战役的英雄事迹只是一个引子,这是王愿坚多数历史题材小说的共同特点。
B.“表达了对孩子们的愧疚之情”错误。原文“爹是个党员,没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留给你们的是……没杀净的白鬼子,要学好,别辱没了你爹的名字!”是父亲临终对儿子的教诲,希望他们接过自己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继续去杀自己“没杀净的白鬼子”。
C.“毅然把黄承谋送上了朝鲜战场”错误。原文是说“因为参军的人数太多,没能到朝鲜,我就要求参加了解放军,来到了海防上”,黄承谋没去朝鲜战场。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B.“善于使用陌生化语言”错误。如“打‘滴溜’”“戳‘尿窝窝’”“准头”体现的是语言的地域特点,口语化,质朴亲切。而“语言的陌生化”是指违反一般的语法规律、违背正常的逻辑原则的非常规语言现象。
C.“小说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是为了衬托‘爹’更加高大的革命形象”错误。开篇对黄承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描写,只是下文故事的一个引子,不是为了衬托。
D.“小说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革命故事”错误。整篇小说都是通过回忆来叙述故事的,属于倒叙,且在黄承谋的叙述中,也有插叙,如“原来北上的部队遭到敌人包围”“原来,爹为了掩护大队突围,多处负伤,子弹也打光了。敌人冲到面前了,爹一咬牙,把机枪往怀里一靠,贴胸抱住赵同志,倒退几步,脚猛一蹬,坠下悬崖了”都属于插叙的内容。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首先从叙事顺序分析小说开头用倒叙手法,从东山岛战役中的一挺机枪引出战斗英雄黄承谋同志,小说的主体部分却是黄承谋同志通过回忆讲述的故事,这是倒叙的手法,吸引读者,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
从“1929年,红军到了我们那个地方,爹就参加了红军……1934年爹随着部队北上抗日去了……”“一天深夜,爹突然悄悄回家了……原来北上的部队遭到敌人包围。突围时,爹负了伤,伤好后,党决定要他回老家参加敌后游击斗争”可知,小说在中间部分插叙了父亲北上抗日,突围过程中受伤,插叙了父亲突然回家的原因;从“原来,爹为了掩护大队突围,多处负伤,子弹也打光了。敌人冲到面前了,爹一咬牙,把机枪往怀里一靠,贴胸抱住赵同志,倒退几步,脚猛一蹬,坠下悬崖了”可知,插叙了父亲为掩护支队转移,子弹打光,英勇跳崖的的经过;从“有天半夜,我被一阵轻轻的但很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是爹受伤了……”可知,说明父亲受伤被抬回家的原因,也属于插叙部分。
从叙事结构分析,属于“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结构。“我”采访、聆听故事的经历构成叙事的外层,构成一个“大故事”,给“我”讲故事的黄承谋人所述之事成为故事的里层,成为“大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小故事”才是文本核心所在。
从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分析,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但叙事者的“我”和黄承谋讲故事时的“我”是不同的角色。从“我看到了一挺轻机枪……”“我专程采访了这挺机枪的主人——黄承谋同志”可知,这个“我”是整个大故事的叙述者,也可以说是作者王愿坚;黄承谋同志开口讲故事的时候,同样也用的“我”,如“那时候我才四五岁”“村东头根老爹经常来我家”“根老爹有时候扭着我的耳朵”“爹一回家就讲故事给我听”“听了我就半宿睡不好觉”“我什么时候才能像爹那样去打白鬼子呢?”“我被一阵轻轻的但很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我积极地参加了二次分田的斗争。我家分了田,搬了房子,我还当了民兵队长”“我和妹妹扶着她来到爹的坟前”“我好奇怪”“我一看,正是爹的那块血衣”“我就报了名”“我就要求参加了解放军,来到了海防上”,“我”作为采访者,作为整个故事经历的聆听者,一待采访对象开口讲故事,叙述者“我”就自动隐匿,放弃叙述职能。
4.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对作者的提问“如此英勇的思想基础是什么”,黄承谋同志直接回答不上,在指导员的提示下,通过讲述“家里的事”来间接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从黄承谋同志所讲故事中去分析归纳和提炼。同时要明确“思想基础”这个术语的含义,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是由他的成长经历决定的,受出生(所在阶级)、所受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等决定。
从出身看,从“以前,我家连巴掌大块儿的地也没有,爹在农忙的时候给地主做做短工,哥给人家当放牛娃,一家人一年到头过着苦日子”“我们吃糠咽菜熬到了1949年”可知,黄承谋同志出生贫穷,父亲为地主做短工,哥给地主放牛,一年到头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他有翻身当家做主的迫切愿望。
从理想信念看,从“这是宝贝呢!上面写的打倒土豪劣绅!你想想,那几年咱把土豪打倒了,日子过得多美!”“接着,爹就兴高采烈地讲起革会胜利以后的幸福生活来,讲的时满脸笑容,眼睛发亮,就像那好日子已经就在他的眼前了”可知,黄承谋同志在父亲的教诲下,对革命胜利后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父亲所描绘的革会胜利以后的幸福生活。
从“那几年咱把土豪打倒了,日子过得多美!”“白鬼子来了,日子一下子变了”可知,是对胜利果实的保护意愿,在红军到来后,过上了美好的日子,但白鬼子来了后,日子一下子又变了,解放后,分了田地,盖了新房。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就是拼上性命也得保住它。
从父辈的教育影响看,“记着,老一辈的人,风里来,雨里去,血,一捧一捧地流,就是为的这个”“爹是个党员,没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留给你们的是……没杀净的白鬼子,要学好,别辱没了你爹的名字!”可知,父亲的战斗经历、所讲述的战斗故事等深刻印象着黄承谋,父亲的谆谆教诲,使他始终不忘自己是革命的后代,包括受到母亲的影响以及受根老爹和赵叔叔的耳濡目染,都是一个受革命教育的过程,黄承谋从小就根植了红色基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