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一部春秋战国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国家间战争史。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爆发了上千次国家间战争。所有的诸侯国和王国都反复卷入战争之中,现存的文献和文物记录了其中762次国家间战争。
——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战争相关性统计分析》
目录
壹
秦人自卑
贰
变法图强
叁
百家争鸣
肆
秦国强大
西周末年,周幽王因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往申国。周幽王带头破坏宗法制的举动,引发了诸侯们的反叛。公元前771年,申国和犬戎联军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犬戎惜此占据岐、丰之地不走。在申、鲁等诸侯国的拥立下,宜臼继位,即周平王。次年,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秦襄公因表现突出,被封为诸侯,秦国由此而来。
秦 人 自 卑
以齐、鲁、晋为代表的中原诸侯国,自称为"诸夏""诸华""华夏",或者"中国"。中原诸夏的优越感主要源自其严格奉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以及他们认为自身是黄帝、炎帝的后裔,夏、商、周王朝的开创者是他们共同的祖先。当时,中原诸夏视江南的楚国、吴国等为荒蛮之地。中原诸夏与"戎狄"的界限分明,明明是华夏民族的秦人,也被中原诸夏视为"戎狄",秦人深感自卑。
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诸侯纷争的局面,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春秋时期(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
(1)时间:
(2)春秋五霸:
(3)目的:
2、战国时期(因刘向所编《战国策》得名)
(1)时间:
(2)战国七雄:
(3)目的:
BC770-BC476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
争夺霸权
BC475-BC221
齐、楚、秦、燕、赵、魏、韩(并存)
兼并、统一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2)牛耕得到推广
(3)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战国铁犁
战国青铜牛尊
都江堰
战国铁农具
(二)经济之变—农业变革
(1)冶铁技术出现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1)货币流通广泛
(2)中心城市涌现、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布币(韩赵魏通行)
半两钱(秦国通行)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列国纷争的原因
铁器牛耕
农业发展
私田开垦
小农经济
家庭单位
集体生产的井田制瓦解
生产力提高
工商业发展、水利灌溉、城市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瓦解
社会分工
唯物史观
列国纷争带来的结果?
1.早期国家的瓦解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又通过礼乐制加以维系。但此时诸侯纷争,攻伐不断,王"已不是周天子的尊称,诸侯们纷纷称王,不尊周礼,不敬王室。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说明以宗法分封制建立的政治秩序完全破坏,战争不断消除诸侯国原有的血缘组织,地域组织相继建立起来。
2.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吴国
吴国也曾受到中原诸夏的歧视,只是吴国对中原文化表现得更积极主动,获得了中原诸夏的好感。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因为对中原文化有深入了解,让中原的统治者眼界大开,才逐渐改变了对吴国的偏见。此后,吴国与中原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秦国
秦人为了改变自卑的心理,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如与中原诸夏之一的晋国延续百年的政治联姻,"秦晋之好"就是重要体现。重用来自中原诸夏的人才,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使秦人从文化和社会心理上融入华夏文明。此外,在秦的族源记忆中也视自己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形成华夏认同。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戎狄蛮夷等民族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开始融入华夏族,并在战国时期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往来加强和联系密切,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
2.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两幅图在少数民族数量上有什么区别?
(三)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三)民族之变—华夏认同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中原各国社会
发展比较先进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频繁往来
密切联系
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
分布更加广泛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起来,但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
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变法的背景
(1)经济
(2)政治
(3)军事
(4)思想
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兼并战争日益剧烈,需要“富国强兵”
法家学说成为推行变法的思想武器
变法的目的和意义
变法图强与成熟国家的构建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变法图强
2、变法的结果
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诸侯国 统治者 变法
齐国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楚国 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 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赵国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魏国 魏文侯 李悝变法
秦国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基础梳理
(一)变法图强
3、商鞅变法
(1)内容
内容 作用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积极性,顺应小农经济发展,增加税赋收入
焚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思想控制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打击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重点探讨
(一)变法图强
3、商鞅变法
(1)内容:
(2)性质:
(3)特点:
(4)影响: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①积极:
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
刑法严酷、赋税沉重、加重人民剥削与压迫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百家争鸣"的实质是为打破血缘氏族制度,重建社会秩序和治国方案,尤其是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找到理论依据,从而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百家争鸣实质与背景
1、实质:
2、背景
学习聚焦: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纲要上·12页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士阶层崛起,并受到诸侯重用。
(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
基础梳理
3、代表
(1)儒家
代表 时期 主张
孔子 (创始人) 春秋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核心观念:①仁,关爱他人
政治主张:②为政以德(民本);
③恢复周礼
教育贡献:④有教无类、整理六经
人性善、仁政(民本)
人性恶、隆礼重法
百家争鸣
基础梳理
3、代表
(2)道家
代表 时期 主张
老子 (创始人 春秋
庄子 战国
世界观:①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哲学观: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朴素唯物论)
③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
统一的矛盾(朴素辩证法)
政治观:④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崇尚逍遥自由,代表没落贵族的价值诉求。
百家争鸣
基础梳理
3、代表
(3)阴阳家、墨家、法家
学派 代表 主张
阴阳家
墨家
法家
邹衍
墨子
韩非子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以法治国,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提倡变法革新,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
百家争鸣
基础梳理
4、意义
相关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智慧,不仅像乳汁一样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
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
思想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
响十分深远。
百家争鸣
由于秦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到战国晚期逐渐淡化、消失,将自己视为华夏民族的核心成员。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当时人认为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华夏族逐渐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兼并统一的过程中,血缘氏族制度瓦解,形成了华夏认同,地域观念被打破,官僚政治和集权统治等一整套制度相继建立,这是形成成熟国家的基础。
秦国强大
① 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② 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 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
④ 法家思想的推动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史实,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经济上
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
(1)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步没落。
(2)社会关系的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
(3)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的潮流。
3.军事上: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4.思想上: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5.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① 经济制度: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② 政治制度: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君主专制
③ 社会趋势:分裂→局部统一
④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作用。
课堂小结
社会大变革时代
社会大转型时代
生产力提高
经济发展
旧制度崩溃
分封制瓦解
宗法制瓦解
井田制瓦解
礼乐制瓦解
战国变法运动谋求富国强兵
士的崛起
游说争辩
郡县制建立
官僚制建立
封建土地制建立
百家争鸣
新制度形成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破镐京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东周建立
春秋开始
公元前476年
春秋结束
公元前475年
战国开始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战国结束
公元前256年
东周灭亡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
注意:一般认为东周包含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