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七 第17练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专项集训
选择题
1.(2023·湖北)2023年4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2.(2023·福州模拟)摄食受稳态和非稳态机制的共同调控,稳态机制包括代谢及激素信号,非稳态机制则主要指环境因素,如饭店门口的美食图片能勾起对美食的记忆,进而促进摄食。研究者训练隔夜禁食小鼠在特定环境下摄食 30 分钟,随后将这些小鼠放回至相同的环境,发现能引起小鼠摄食量的显著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特定环境依赖的暴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稳态机制调控摄食可以通过体液调节来实现
B.非稳态机制调控摄食需要动物大脑皮层的参与
C.小鼠特定环境依赖的暴食只受稳态机制的调控
D.两种机制的存在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2024·甘肃模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能够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以后,进入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血浆变为弱酸性
B.尿液中排出较多蛋白质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发生组织水肿
C.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无机盐、激素、细胞因子和胰蛋白酶等物质属于内环境组分
4.(2023·沈阳模拟)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的HCO3-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
B.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5.(2023·福田模拟)如图甲、乙、丙表示三种细胞,A、B、C代表细胞生活的三种液体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细胞通过A、B、C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B中含有气体,乙细胞不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
C.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
D.C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
6.(2024高三上·成华)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成分相似,都可以相互渗透形成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7.(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D.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8.(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举行,众多运动健将在比赛中一展风采。在运动员的科学备赛训练及比赛中,需要监测运动员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尿素 B.睾酮 C.血红蛋白 D.乳酸
9.(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下列关于该高原反应患者症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吸氧可能会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症状
B.后期出现的体温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C.患者可能会因呼吸困难使血浆pH过高而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患者可能会因肺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导致肺部水肿
10.(2023高三上·中山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中细胞外液占2/3,较细胞内液含量高
B.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唾液
C.人体细胞内酶的活性随着季节变化会存在明显差异
D.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11.(2023高三上·梅州模拟)水中毒又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中毒与血浆渗透压过量下降有关
B.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有的水
C.机体通过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以维持细胞外液Na+浓度
D.低钠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甚至引发肌无力
12.(2023高三上·梅州模拟)体检前一晚需要早休息,否则会影响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血清中ALT活性与临床病情呈正相关。某医院检验科对该院无黄疸、无溶血的患者血清每隔12小时测定一次ALT,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时间 室温 4℃
ALT值 活性 ALT值 活性
12h 17.05 81.58% 20.48 98%
24h 16.2 77.58% 20 96%
36h 14.15 67.70% 19.8 95%
48h 12.4 59.30% 19.7 94%
A.ALT值与活性随待测时间延长而下降
B.根据检验安排第4次测定时间为48h
C.新鲜血清标本如未及时检测应放置4℃冰箱保存
D.ALT值与熬夜等有关,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3.(2023高三上·潮州模拟)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腺组织细胞分泌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B液中含有的蛋白质减少会造成A液增多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14.(2023·广西模拟)针灸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2021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针灸并电刺激“足三里”穴位,会使得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激活,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激活抗炎通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具有加快呼吸频率,使心率加速的作用
B.穴位中的神经元受到针刺激后,会发生Na+的大量外流
C.肾上腺细胞表面具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D.上述现象体现了人体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的
15.(2023高三下·山东模拟)春暖花开,气温升高,有些人犯困时会通过喝咖啡来“提神”,但不能过度饮用咖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脑部分泌腺苷的神经元与犯困有关。腺苷是调节睡眠的内稳态因子之一,随着腺苷浓度的增加,睡眠压力增大而使人睡觉。科研人员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能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元),会诱发细胞外腺苷少量增加,而激活谷氨酸能神经元,则会诱导细胞外腺苷大量增加。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据题干信息可推测腺苷的释放主要与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
B.腺苷在清醒状态下的积累导致了“困意”的产生
C.过度饮用咖啡会导致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
D.腺苷是调节睡眠的内稳态因子之一,内环境稳态是指腺苷等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6.(2023·朝阳模拟)呼吸性碱中毒是指肺过度通气使血浆H2CO3浓度或动脉血CO2分压(PaCO2)降低而导致pH升高的现象,患者可能出现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内环境pH大于7.45
B.维持内环境pH稳态只依靠呼吸系统
C.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D.可用大纸袋捂住患者口鼻增加PaCO2以缓解症状
17.(2023高三下·辽宁模拟)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宇航员进入太空后,由于脱离了地心引力,血液上浮,头部血量增加。机体误认为身体中水量过多,从而引起身体排尿增加造成脱水。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头部血量增加时,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会引来更多的氧气,可以保证脑细胞的有氧呼吸
B.排尿增加可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可能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C.肾小管细胞能够选择性地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来维持内环境稳态
D.失重环境中航天员会出现体位翻转症状,经过专业训练可通过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的调节,增强机体的平衡能力减轻症状
18.(2023·杭州模拟)尿酸是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可随尿液排出体外。高尿酸血症是因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尿酸血症是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
B.机体细胞影响内环境成分及稳态的维持
C.内环境的有机溶质即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D.高尿酸血症患者可通过排尿维持其内环境稳态
19.(2023·大连模拟)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杨酸刚进入体内时,内环境中的HCO3-可参与血浆pH的调节
B.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20.(2023·武汉模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常表现为患者血液pH明显下降、CO2含量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可导致机体通气不畅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剂量过大可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C.处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环境中,机体吸入过多的CO2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D.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可给患者注射NaHCO3溶液或者输入纯氧治疗
21.(2023·湖北模拟)2022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脑卒中患者易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甚至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肺过度通气导致血液pH高于7.45),或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B.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D.内环境的pH维持与肺、肾密切相关
22.(2023·湖北模拟)血液中分子量较小的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等物质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管壁进入肾小囊,而大分子蛋白质等则不能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后的产物是原尿。原尿经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液体最终排出体外的是终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组织液相比,原尿的成分更加接近血浆
B.检测终尿成分可以推测肾脏功能状态
C.重吸收作用使得原尿水分从毛细血管进入肾小管腔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会导致低血糖
23.(2023·茂名模拟)淋巴水肿是由于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液体在组织液异常增多的现象。最近科学家在研究淋巴水肿的病因时发现,淋巴管内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淋巴管中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是参与免疫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B.淋巴管壁细胞只能通过淋巴液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物质交换
C.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D.该发现可推测了淋巴管内可能存在与造血干细胞相同功能的细胞
24.(2023·福州模拟)骨关节炎(OA)是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OA患者患病严重程度与其软骨细胞中MMP13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已有研究证实,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以诱发OA的发生,而CTRP3蛋白在此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研究者继续就此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置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同时患OA
B.TSH通过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诱发OA
C.临床上可考虑提高CTRP3的表达量以减轻OA患者病症
D.上述现象体现了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其有重要意义
25.(2023·广西模拟)据统计,节食减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情绪低落等各种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节食可能使得钙盐、铁盐吸收减少,诱发骨质疏松、贫血
B.节食过度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大脑供能不足,造成反应迟钝、情绪低落
C.节食可能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而影响记忆力
D.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血浆蛋白大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上升而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因此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不会持续升高, A错误;
B、汗液中含有水和无机盐等多种成分,出汗增加会导致失水的同时,无机盐也会丢失,因此如果此时只大量补水而不补充盐,内环境稳态很难恢复,B错误;
C、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此时胃肠蠕动变慢,C错误;
D、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的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向下丘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进行分析综合,一方面促进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不至于过高;另一方面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稳态机制包括代谢及激素信号,代谢及激素信号等可以通过体液调节来实现,A正确;
B、由题意可知,非稳态机制则主要指环境因素,如饭店门口的美食图片能勾起对美食的记忆,进而促进摄食,看到饭店门口的美食图片进而促进摄食的过程属于后天建立的,需要动物大脑皮层的参与,B正确;
C、小鼠特定环境依赖的暴食不仅受代谢及激素信号的调控,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故受稳态和非稳态机制的共同调控,C错误;
D、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机制的存在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器官与系统: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泌尿系统④循环系统,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答案】B
【解析】【解答】A、血浆中存在HCO3 、HPO42-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因此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不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A不符合题意;
B、尿液中排出较多蛋白质时,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发生组织水肿,B符合题意;
C、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大量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C不符合题意;
D、无机盐、激素、细胞因子属于内环境的组分;胰蛋白酶由胰腺分泌,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在肠道中发挥作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其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4.【答案】C
【解析】【解答】A、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如HCO3-(碱性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维持pH的相对稳定,A正确;
B、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水杨酸溶解在体液中,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B正确;
C、正常血浆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C错误;
D、CO2为酸性气体,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5.【答案】D
【解析】【解答】A、A、B、C分别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三者均属于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
B、B为血浆,其中含有气体,在血浆中生活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
C、细胞外液的渗诱压与Na+、Cl-有关,酸碱度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正确;
D、C为组织液,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Cl-决定的。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
6.【答案】D
【解析】【解答】A、人体细胞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例如细胞合成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会调节血糖平衡,A不符合题意;
B、血浆不能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汇入血浆,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会有一些波动,但可以维持动态的平衡,C不符合题意;
D、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7.【答案】C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H2O2含量,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A正确;
B、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正确;
C、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故在镉的胁迫下,苦草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C错误;
D、镉属于重金属,不易被生物体排出,能够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题干中“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故在镉的胁迫下,苦草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8.【答案】C
【解析】【解答】A、尿素为代谢产物,是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睾酮是由性腺分泌的激素,由体液运输至靶器官靶细胞,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
C、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乳酸为代谢产物,是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一看:是否为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 RNA 聚合酶、解旋酶等)。
二看:是否为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蛋白、膜上受体等。
三看:是否为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四看:是否为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9.【答案】C
【解析】【解答】 A、高原反应是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故吸氧可能会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症状,A正确;
B、身体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即为炎症,机体防御过程中,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导致体温升高,B正确;
C、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CO2不能够及时排放出去,使得血浆pH降低而影响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
D、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内环境的稳态:
(1)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3)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内环境的稳态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间的转化异常——组织水肿: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人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1)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水肿;
(2)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
(3)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水肿。
10.【答案】D
【解析】【解答】A、 体液中细胞内液占2/3,较细胞外液含量高,A不符合题意;
B、 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是组织液,唾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不符合题意;
C、人的体温基本保持在37℃左右, 人体细胞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着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C不符合题意;
D、 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使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更多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多,进而引起机体组织水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11.【答案】B
【解析】【解答】A、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滞留,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A正确;
B、人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和食物中所含有的水,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B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以维持细胞外液Na+浓度,C正确;
D、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的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由表格数据可知, ALT值与活性随待测时间延长而下降 ,A不符合题意;
B、“ 某医院检验科对该院无黄疸、无溶血的患者血清每隔12小时测定一次ALT ”,因此第一次测定时间是0小时,48h是第五次测定时间,B符合题意;
C、酶的空间结构在低温下更稳定,故 新鲜血清标本如未及时检测应放置4℃冰箱保存 ,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信息,“ 体检前一晚需要早休息,否则会影响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 ”,因此ALT值与熬夜等有关,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其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13.【答案】A
【解析】【解答】A、消化酶合成后通过管道运输至消化道中,不是通过B血浆运输,A错误;
B、B液中蛋白质减少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水分从血浆进组织液,使A液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时氧气被消耗,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增加,故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C正确;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故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
14.【答案】B
【解析】【解答】A、肾上腺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进而加快呼吸频率,使心率加速,A不符合题意;
B、神经元受到针刺激后,会发生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符合题意;
C、针灸并电刺激“足三里”穴位,会使得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激活,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激活抗炎通路,可推知,迷走神经是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细胞受体,促进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该过程涉及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所以体现了人体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静息电位是指神经元等可兴奋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是指神经元等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引起的。
2、神经递质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或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
15.【答案】D
【解析】【解答】A、分析题意可知,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会诱发细胞外腺苷少量增加,而激活谷氨酸能神经元,则诱导细胞外腺苷大量增加,推测腺苷的释放主要与谷氨酸能神经元有关,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腺苷浓度增大可促进睡眠,故清醒状态下人体内腺苷浓度积累,导致了“困意”的产生,B正确;
C、由于咖啡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降解,过多摄入咖啡因就会引起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对健康不利,C正确;
D、腺苷被认为是调节睡眠的内稳态因子之一,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由题意可知,睡眠与否与腺苷含量有关,腺苷含量高时,睡眠压力增大,反之,睡眠压力减小。
16.【答案】B
【解析】【解答】A、内环境正常的酸碱度在7.25-7.45之间。呼吸性碱中毒会导致患者内环境pH大于7.45,A正确;
B、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内环境pH稳态需要依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B错误;
C、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会导致肺过度通气,进而可能引起呼吸性碱中毒,C正确;
D、可用大纸袋捂住患者口鼻增加CO2分压,进而缓解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
17.【答案】B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部,血浆中含有的为血浆蛋白,A错误;
B、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排尿增加可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可能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正确;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相关细胞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故下丘脑相关细胞能够选择性地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来维持内环境稳态,C错误;
D、增强机体的平衡中枢位于小脑而非脑干,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内环境(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3、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18.【答案】B
【解析】【解答】A、高尿酸血症是因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但不一定是由于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可能机体合成尿酸过多引起的,A错误;
B、机体细胞代谢会向环境中排出代谢废物,从而影响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及稳态的维持,B正确;
C、内环境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无机物,C错误;
D、如果是由于机体合成尿酸过多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排尿不能降低尿酸的含量,即不能维持其内环境稳态,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9.【答案】C
【解析】【解答】A、内环境中的HCO3-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A正确;
B、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B正确;
C、正常血浆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C错误;
D、CO2为酸性气体,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20.【答案】D
【解析】【解答】A、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可导致机体通气不畅,二氧化碳无法排出,引发呼吸性酸中毒,A正确;
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剂量过大可抑制呼吸中枢,脑干的活动受阻,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B正确;
C、处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环境中,机体吸入过多的CO2,体内pH降低,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C正确;
D、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可给患者注射NaHCO3溶液(缓冲物质)或者输入纯氧(增加有氧呼吸强度)治疗,将二氧化碳转化或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中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体现了体液调节,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体现了神经调节,故这一过程体现了呼吸运动受体液和神经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负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1.【答案】C
【解析】【解答】A、血液中含氧不足会引起机体呼吸加深加快,造成肺通气过度,使CO2大量排出,造成血浆pH升高,A正确;
B、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可维持pH的稳定,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有利于血浆渗透压降低,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不是脑卒中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C错误;
D、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血液中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体现了体液调节,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体现了神经调节,故这一过程体现了呼吸运动受体液和神经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22.【答案】B
【解析】【解答】A、由题意知,原尿是经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后的产物,不含大分子蛋白质等,组织液的成分更加接近血浆,A错误;
B、原尿经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液体最终排出体外的是终尿,检测终尿成分可以推测肾脏功能状态,B正确;
C、重吸收作用使得原尿水分从肾小管腔进入毛细血管,重新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内环境,C错误;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会导致人体的血糖相对升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水、无机盐、尿素、尿酸、葡萄糖、氨基酸等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进行重吸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被重新吸收,形成尿液。
23.【答案】B
【解析】【解答】A、淋巴管中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A正确;
B、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故能通过淋巴液和组织液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物质交换,B错误;
C、组织液、血浆和组织细胞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物质交换,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C正确;
D、结合题干“淋巴管内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可知该发现可推测了淋巴管内可能存在与造血干细胞相同功能的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免疫细胞: ①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②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③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2、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进入淋巴,但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24.【答案】B
【解析】【解答】A、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因而会导致TSH含量上升,而TSH含量上升会诱发OA的发生,因而可能同时患OA,A正确;
B、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可知,TSH可通过促进MMP13蛋白过量表达诱发OA,B错误;
C、根据第3和第4组的实验过可知,在TSH的诱导下,正常小鼠MMP13蛋白表达量高于CTRP3蛋白过表达小鼠,据此可推测,临床上可考虑提高CTRP3的表达量以减轻OA患者病症,C正确;
D、TSH作为内环境的成分,当其含量发生改变时会诱发OA症状的发生,可见内环境问题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说明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其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25.【答案】D
【解析】【解答】A、过度节食可能使钙盐吸收不足、铁盐吸收减少,而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因此可诱发骨质疏松,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因此会导致贫血,A正确;
B、节食过度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而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且大脑中几乎没有糖原储存,因此会导致大脑供能不足,造成反应迟钝、情绪低落,B正确;
C、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节食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人体记忆力,C正确;
D、过度节食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而组织液渗透压相对上升,引发全身组织水肿,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3、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4、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