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专题六 第15练 辨析变异类型 专项集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冲刺】专题六 第15练 辨析变异类型 专项集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23 23:1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六 第16练 辨析变异的类型 专项集训
选择题
1.(2023·海南)我国航天员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并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与工作。航天服具有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地面的环境。下列有关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
B.能阻隔太空中各种射线,避免航天员机体细胞发生诱发突变
C.能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
D.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
2.(2023·湖北)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图所示。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3·湖北)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
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
4.(2023·广东)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eDNMTI(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
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5.(2023·辽宁模拟)图1、图2表示两种染色体变异类型。图2中的染色体桥是由断裂的两条染色体中含着丝粒的部分拼接而成,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桥会在两个着丝粒间发生随机的断裂,甲部分会丢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不会改变两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总数
B.图2中的染色体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C.图1、图2两种染色体变异均不会改变染色体的数目
D.图2中变异的程度更大,对生物的影响比图1中的变异更大
6.(2024·江西模拟) 油菜花色是油菜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表型特征。研究人员培育了桔色、紫色、白色等花色的油菜品种。用不同花色油菜品种构建景观,可增加观赏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花色的油菜品种间没有生殖隔离
B.油菜中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遗传多样性
C.油菜花色由基因决定,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D.诱变处理油菜种子有望获得更多其他花色的油菜品种
7.(2024高三上·成华) 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和一个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C.二倍体植物的配子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但共同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等
8.(2024高三上·嘉兴模拟)蚕的卵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利用辐射使卵色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转移到性染色体上,从而可以通过卵色区分雌雄。该育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畸变 D.表观遗传
9.(2023·宁波模拟) 已知某生物体细胞经人工射线处理导致基因突变,研究发现表达出的肽链M中第4个氨基酸由甘氨酸替换为另一种氨基酸,且其他氨基酸序列无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通常难以恢复,具有不可逆性
B.该变异未经人工定向诱变,属于自发突变
C.该变异发生在体细胞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该变异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导致
10.(2021·黑龙江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11.(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药物华法林有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常被用于灭鼠。某地区使用华法林灭鼠,发现抗药小鼠比例明显增加,并发现抗药小鼠中维生素K合成能力缺失。停药一段时间后,该地区的抗药鼠比例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华法林使小鼠发生了抗药性突变
B.抗药小鼠的抗性基因在停药后不能遗传
C.抗药小鼠与敏感小鼠存在生殖隔离
D.基因突变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
12.(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 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发现,某些患者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将该现象命名为“卵子死亡”。研究明确,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上的PANX1基因突变导致的显性遗传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的PANX1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B.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但男女患病率不相等
C.通过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突变后的PANX1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未发生改变
13.(2023高三上·浙江模拟)苯巴比妥是一种镇静剂及安眠药,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中。研究发现,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促进细胞增生和抑制细胞凋亡,使病灶中有基因损伤的细胞存活下来,从而促进肿瘤形成。在正常情况下,抑癌基因可以修复基因损伤的细胞,抑制癌变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抑制某些异常细胞的清除
B.抑癌基因突变也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C.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使细胞周期变长
D.细胞凋亡严格受基因调控,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14.(2023高三上·武威)研究某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的甲状腺球蛋白(TG)基因突变的特点,经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12种TG基因突变有害,该基因突变导致其转录链变短或不能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使得TG蛋白滞留在内质网中而不能分泌到血液中,造成CH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G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减少,但是碱基种类不变
B.CH患儿可产生12种TG基因突变,说明TG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C.CH患儿体内的垂体细胞合成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较健康幼儿更高
D.基因突变是人类进化的原动力,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人类出现某种疾病
15.(2023高三上·梅州模拟)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CH3),某些碱基甲基化后可使DNA链发生高度紧密排列,影响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发生甲基化后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B.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比正常细胞高
C.DNA甲基化可能会导致其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亲和力降低
D.基因表达受抑制的强度与基因中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数目相关
16.(2023·广东模拟)如图1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2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酶切后的电泳图,bp为碱基对,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控制乙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这对夫妻再生患病男孩的几率为3/4
D.甲病致病基因的形成可能发生了碱基替换
17.(2023·成都模拟)抑制性tRNA能识别过早出现的终止密码子,并将携带的相应氨基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肽链中,进而合成完整的功能性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终止密码子的过早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结果
B.抑制性tRNA的反密码子能与终止密码子互补配对
C.抑制性tRNA在基因转录过程对基因表达进行修正
D.利用抑制性tRNA可以治疗某些类型的人类遗传病
18.(2023·广东模拟)细胞发生图示缠绕互换会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正常非倒位染色体和正常倒位染色体。其中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在随后会丢失,而双着丝粒染色体会发生着丝粒之间的断裂,造成染色体结构的缺失,给配子造成严重的后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①至②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和联会
B.配子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配子的基因中碱基对数目和顺序未发生改变
D.②中发生缠绕互换的是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
19.(2023·浙江模拟)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基因突变所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在实验中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多个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期有菌落出现。这些菌落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杂菌污染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畸变) D.基因重组
20.(2023·佛山模拟)香蕉(3N=33)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感染枯萎病的香蕉植株表现为叶黄枯萎,不能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香蕉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1条非同源染色体
B.为分离尖孢镰刀菌可从发生枯萎病的香蕉园的土壤采样
C.可通过多倍体育种或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抗枯萎病香蕉品种
D.可通过对幼苗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抗病品种的筛选和鉴定
二、非选择题
21.(2023·成都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雌雄两性可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jilin,并利用四倍体鲫鲤与二倍体鲤鱼培育出生长速度很快的湘云鲤。四倍体鲫鲤和湘云鲤的培育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卿和湘江野鲤杂交产生F1一般是不育的,但在F2中出现了四倍体鲫鲤,推测其原因可能是F1的雌雄个体均产生了含   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四倍体鲫鲤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后会形成   个四分体。
(2)湘云鲤为三倍体,从理论上分析,湘云鲤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与红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相同的。湘云鲤不会对其他鱼类种质资源(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产生干扰作用,原因是   。
(3)人工诱导动物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方法叫热休克法。热休克法是用略低于致死温度的高温短时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推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   。若用这种方法处理受精卵细胞抑制其第一次分裂,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   (答出两点)。
22.(2023·南充模拟)家猪(2n=38)的13号和17号染色体可能发生断裂,移接形成一条13/17易位染色体和一条小染色体(如下图所示),形成的小染色体随后会丢失。家猪体内细胞含有一条13/17易位染色体的个体为易位杂合子,研究发现易位杂合子的家猪生长更快。为便于育种,科学家培育了含两条13/17易位染色体的易位纯合子。请分析回答:
(1)染色体易位   (填“会”或“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其中13/17易位杂合子的家猪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   。
(2)研究人员将易位杂合子的家猪与正常的家猪相互交配,发现子代易位杂合子和正常家猪数量比接近1:1,说明易位杂合子的家猪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13号、17号和13/17易位染色体的分离情况为右图中的方式   ﹔由此可以推测易位杂合子的家猪相互交配的后代中易位纯合子、易位杂合子和正常家猪的数量比接近   。
(3)为高效选育易位杂合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可选   和   的家猪杂交。
23.(2023·徐汇模拟)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智力低下综合征。X染色体上F基因的某区域存在n个(CGG)三个核苷酸片段重复,正常基因(F)、前突变基因(F+)和全突变基因(f)的相关差异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卵细胞形成过程中,F基因的(CGG)n重复次数会显著增加,而精子形成过程中则不会增加。
(1)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某家系谱图如图2所示,据图1和图2判断,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   (①显性/②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表达F蛋白的个体,表现即为正常
B.含f基因的男性一定患病
C.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D.含一个f基因的女性可能患病
(2)请分析CGG重复过度扩增反而导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减少的原因。
(3)已知1-2的基因型是XFXF+,II-2为男孩,则其是否患病?请判断并写出分析过程。
(4)结合图2分析,I-1的基因型可能是   。下列图示中表示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图(图中所示为性染色体)是   。
(5)科研人员对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发病的原因解释如图3所示,据图可知,以含有CGG重复序列的单链为   合成子代DNA链时,子链3'端容易滑落并折叠,随3'方向的继续延伸,会导致子链   。
24.(2023·广西模拟)CFTR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功能蛋白,其作用机理如图。
(1)囊性纤维病的形成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性状。
(2)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右1600多种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   。
(3)由图可知,氯离子通过   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   (填“加快”或“减慢”),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4)春、冬季节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导致人体的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细胞与被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密切接触,使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   (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5.(2023·惠州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只要a基因存在,B基因就不能表达,如图1.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正常情况下,杂合的橙红花基因型有   种。
(2)图2中,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   ,丙的变异类型为   。
(3)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若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
(4)写出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地面的环境,可推知,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能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A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含有各种射线,射线会引发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能阻隔太空中各种射线,避免航天员机体细胞发生诱发突变,B不符合题意;
C、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能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C符合题意;
D、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等。但是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2.【答案】B
【解析】【解答】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根据图中信息,探针识别序列中有一部分发生倒位,因此在发生倒位的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均会产生杂交信号。但Ⅱ号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故未发生倒位的染色体上只出现一个位置的杂交信号,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3.【答案】A
【解析】【解答】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导致两种牵牛花之间不会相互传粉,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甲主要靠蛾类传粉,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但基因突变速度与此无关,B错误;
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导致甲植物种群内基因发生改变,即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 ,C错误;
D、将A基因转入甲后只有花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均不变,即释放的挥发物质没有改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转入A基因前后发生的唯一变化为花颜色,吸引的昆虫发生改变。推测花颜色的白色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内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题中甲植物种群由于转入A基因,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该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
4.【答案】C
【解析】【解答】A、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因此p53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无限增值,可能引起细胞癌变,A正确;
B、抑癌基因 p53 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B正确;
CD、题干”cireDNMTI(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说明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快,解决乳腺癌的新思路也就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作用于 circDNMT1 的基因,使其无法转录,或者使其转录产物失活等,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5.【答案】D
【解析】【解答】A、图1中②③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为非同源染色体,③染色体的片段转接到②染色体,两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总数不变,A正确;
B、图2由于染色体桥的形成与染色体片段的断裂有关,不含着丝粒的片段没有参与染色体桥的构建,断裂后的染色体桥又会丢失一部分,因此会引起基因数目的变化;染色体桥的随机断裂会影响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B正确;
C、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体形成的,断裂后又形成两条染色体,因此图2中染色体变异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图1也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只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
D、染色体变异的方向不定向,无法确定图1和图2哪一种变异对生物造成的影响大,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分析题图,图1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图2中的染色体桥会在两个着丝粒间发生随机的断裂,甲部分会丢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6.【答案】C
【解析】【解答】 A、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各种花色的油菜品种间没有生殖隔离,A正确;
B、油菜花花色不同,说明其基因不同,因此油菜中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遗传多样性,B正确;
C、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油菜花色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C错误;
D、诱变处理油菜种子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从而获得更多其他花色的油菜品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判断两个种群是否为同一物种,主要依据是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二者的杂交子代是否可育。
7.【答案】C
【解析】【解答】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是减数分裂获得的,因此只含 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因此每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若二倍体植物中不含性染色体,则其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一个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相同,B不符合题意;
C、二倍体植物不一定含性染色体,例如豌豆就不含性染色体,C符合题意;
D、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 上所含的都是非等位基因,DNA的碱基序列不同,但共同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8.【答案】C
【解析】【解答】A、 基因突变:碱基对增添、缺失、替换,基因结构改变。A错误;
B、基因重组:有性生殖、控制不同性状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
C、 常染色体上片段转移到性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正确;
D、表观遗传是指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及特点:缺失:基因数目改变。重复:基因数目改变。易位:基因排列顺序改变。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注意与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区别。倒位:基因排列顺序改变。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减,例如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例如三倍体无籽西瓜。
9.【答案】D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A错误;
B、该变异是经人工射线处理导致,不属于自发变异,B错误;
C、该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
D、该变异导致了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其他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替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基因结构)改变。 (2)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利害相对性。 (3)意义:新基因的产生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情况,都会导致配置种类增加,且后代会出现重组性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基因突变的确使得DNA碱基序列改变,但是如果该改变为隐形突变或者是发生在内含子等片段上,则不会引起性状改变,B不符合题意
C、单倍体植株一般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联会紊乱,所以没有可育配子产生,但加倍处理后变为两个染色体组,可以产生可育后代,C符合题意
D、多倍体植株只是加倍了染色体组数,和配子数目没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突变的“一定”和“不一定”:
①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③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
④基因突变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能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如果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2)单倍体认识的三点提醒:
①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因为大部分的生物是二倍体,所以有时认为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但是多倍体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不只一个染色体组。2-1-c-n-j-y
②单倍体并非都不育。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多倍体的配子如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发育成的单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可育并能产生后代。
③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过程不同。单倍体育种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育种只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一步骤。
(3)多倍体育种:果实肥厚,营养含量高,茎杆粗壮。
①原理:染色体变异
②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③特点:该种育种方法得到的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
④说明:①该种方法用于植物育种;②有时须与杂交育种配合。
11.【答案】D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不是环境导致的,环境条件只是对突变的性状起着选择作用,A错误;
B、抗药性基因的遗传,不受药物的影响,因此在停药后,抗药性基因仍能遗传,B错误;
C、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交配后不可产生后代,或产生的后代不育,题干中没有说抗药小鼠与敏感小鼠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基因突变是否有害是相对的,即与环境有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加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由于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生和不定向性。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即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一些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素可诱导生物的突变,使突变频率增加。
12.【答案】A
【解析】【解答】A、女性含致病基因的卵子会退化凋亡,故母亲只能提供正常卵细胞,因次此患者的PANX1基因只能来自父方,A错误;
B、卵子死亡只能存在于女性中,在男性中不会发病,B正确;
C、该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产前诊断可以对基因进行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C正确;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若PANX1基因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发生的基因突变,则突变前后碱基数量不变,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基因结构)改变。 (2)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利害相对性。 (3)意义:新基因的产生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3.【答案】C
【解析】【解答】 A、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促进细胞增生和抑制细胞凋亡,使病灶中有基因损伤的细胞存活下来,故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抑制某些异常细胞的清除,A正确;
B、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突变均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
C、长期使用苯巴比妥会促进细胞增生,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
D、细胞凋亡严格受基因调控,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癌变的原因: (1)内因: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或过量表达,引起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 (2)外因:致癌因子的影响。
2、癌细胞的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各种形态 →球形)。 (3)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3、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该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如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细胞凋亡保证了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14.【答案】C
【解析】【解答】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所以TG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减少,碱基种类也不会改变,但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CH患儿可产生12种TG基因突变,说明TG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可知,CH患儿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会通过反馈调节促进垂体细胞合成促甲状腺激素,所以CH患儿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较健康幼儿更高,C符合题意;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所以基因突变是人类进化的原动力,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就会导致人类出现某种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特点
普遍性:所有生物均可发生;
随机性:从发生时间上看,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从发生部位上看,任何细胞的任何DNA分子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低频性:DNA分子具有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3、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对生物界的种族繁衍和进化来说,产生了新基因的生物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从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因此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15.【答案】A
【解析】【解答】A、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序列,不改变碱基配对方式,但DNA的甲基化会导致基因不能表达或表达水平不同, 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A错误;
B、抑癌基因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B正确;
C、DNA甲基化可能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C正确;
D、基因中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数目与基因表达受抑制的强度正相关,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如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序列,不改变碱基配对方式,但DNA的甲基化会导致基因不能表达或表达水平不同。
16.【答案】C
【解析】【解答】A、 根据遗传系谱图1中Ⅰ1和Ⅰ2不患甲病,生出患有甲病的儿子Ⅱ2,说明甲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再分析电泳图2,父亲与母亲关于甲病的电泳条带情况相同,说明双亲基因型相同,并且都是杂合子, 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即可确定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遗传系谱图1中Ⅰ1和Ⅱ2不患乙病, Ⅰ2和Ⅱ1患乙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符合伴性遗传病的特征,初步断定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再分析电泳图2关于乙病的情况,父亲、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为纯合子,母亲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且父亲和女儿所含基因种类一样, 因此可进一步断定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控制乙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综合AB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用A、a表示甲病的显隐性基因,B、b表示乙病的显隐性基因,则父亲的基因型是AaXbY,母亲的基因型是AaXBXb,因此这对夫妻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4+3/4×1/4+1/4×1/4=5/16,C错误;
D、基因中发生碱基的替换,会导致基因突变,甲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有可能是隐性突变导致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系谱图的判断方法:①确定是否为特殊遗传,即伴Y遗传(父病子必病)或者细胞质遗传(母病子女必病);② 若不是①中的情况,则先确定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再确定基因的位置,女性患者的父亲正常,或者父亲患病女儿必病,则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反正若没有上述遗传特点,则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如系谱图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题目常常会在题干说明一些特殊条件,或者结合电泳图可以确定,因此在审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题干的条件,以及电泳条带的分析。
17.【答案】C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转录合成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也发生改变,可能导致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因此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A正确;
B、抑制性tRNA能识别过早出现的终止密码子,并将携带的相应氨基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肽链中,说明抑制性tRNA的反密码子能与终止密码子互补配对,B正确;
C、tRNA在翻译过程中,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因此抑制性tRNA在基因翻译过程对基因表达进行修正,C错误;
D、基因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进而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功能不全,而抑制性tRNA可以修正此带来的功能性丧失,治疗相关疾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表达过程包含转录和翻译:
1、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
2、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
18.【答案】B
【解析】【解答】A、图①染色体无单体,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图②每条染色体一个着丝粒连着2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因此①至②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使得DNA数目加倍,图② 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A正确;
B、图示①至②至③过程,因为②联会过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从而引起片段的互换,随着丝粒的分裂,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造成染色体结构的缺失,但最终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发生改变(依旧减半),B错误;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导致其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和数目发生变化,但是不会改变基因中碱基对数目和顺序,基因突变才会导致碱基对数目和顺序发生变化,C正确;
D、图② 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联会过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缠绕,从而引起片段的互换,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其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数目和顺序。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其中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从变异结果区分题干所描述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中的易位。
19.【答案】C
【解析】【解答】大肠杆菌不含有染色体,这些菌落出现的原因不可能是染色体变异(畸变),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2、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
3、狭义的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广义的基因重组除此之外还包括某种生物的基因整合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上等。
20.【答案】C
【解析】【解答】A、香蕉(3N=33)是三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1条非同源染色体,A正确;
B、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通过土壤传播的病害,说明土壤中有尖孢镰刀菌,因此分离尖孢镰刀菌可从发生枯萎病的香蕉园的土壤采样,B正确;
C、三倍体香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不能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抗枯萎病香蕉品种,C错误;
D、感染枯萎病的香蕉植株表现为叶黄枯萎,不能结实,因此可以通过对子代的叶片颜色和能否结实进行抗病品种的筛选和鉴定,D正确 。
故答案为:C。
【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3、多倍体育种: (1)方法: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 (2)处理材料: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原理:分裂的细胞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21.【答案】(1)2/两;100
(2)50;湘云鲤为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可育
(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保持受精卵的活性、保持受精卵的完整性
【解析】【解答】(1)红鲫和湘江野鲤杂交,得到F1为异源二倍体生物,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F2出现了异源四倍体鲫鲤,其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原因可能是F1的雌雄个体均产生了含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联会形成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四倍体鲫鲤的一个卵原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100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四倍体鲫鲤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后会形成100个四分体。
故填:2/两;100。
(2)湘云鲤为三倍体,从理论上分析,湘云鲤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150条染色体,其中有100条染色体由四倍体鲫鲤提供,这100条染色体中有50条来自红鲫;湘云鲤为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可育,因此不会对其他鱼类种质资源产生干扰作用。
故填:50;湘云鲤为三倍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可育。
(3)人工诱导动物多倍体就是用一定的方法处理细胞,抑制细胞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最终染色体数目加倍;热休克法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那么其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热休克法是利用高温处理受精卵细胞抑制其第一次分裂,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受精卵的活性、保持受精卵的完整性,以便可以正常完成后续的生命活动。
故填: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保持受精卵的活性、保持受精卵的完整性。
【分析】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发育起点 配子 受精卵 受精卵
形成原因 花药离体培养 正常的有性生殖 低温诱导或者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植株特点 ①植株弱小;
②高度不育 正常可育 ①茎秆粗壮;
②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
③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22.【答案】(1)会;37
(2)一;1:2:1
(3)易位纯合子;正常染色体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由题意可知,发生染色体易位后,小染色体消失,最终相当于少了一条染色体,而正常家猪有38条染色体,所以13/17易位杂合子的家猪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38-1=37条。
故填:会;37。
(2)正常家猪产生的配子中分别含有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17号染色体,故想要得到子代易位杂合子和正常家猪数量比接近1:1,那么易位杂合子的家猪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13号、17号和13/17易位染色体的分离情况为右图中的方式一,在此条件下,易位杂合子的家猪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分别是含有两条13/17染色体的易位纯合子、含有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17号染色体和一条13/17染色体的易位杂合子、含有两条13号染色体和两条17号染色体的正常猪,比例为1:2:1。
故填:一;1:2:1。
(3)正常家猪产生的配子分别含有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17号染色体,而易位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分别含有一条13/17染色体,该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全部为易位杂合子,符合题目要求。
故填:易位纯合子;正常染色体。
【分析】染色体变异类型及实例
1、染色体结构变异:①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如猫叫综合症等;
②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如果蝇棒状眼的形成等;
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如果蝇花斑眼的形成等;
④倒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如果蝇卷翅的形成等。
2、染色体数目变异:①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等;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等。
23.【答案】(1)②;BCD
(2)碱基的增添也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甚至不能编码相应的蛋白/DNA甲基化
(3)不一定患病。I-2的基因型是XFXF+,II-2为男孩,该男孩从I-1处获得Y染色体,从I-2处获得X染色体,可能获得XF、XF+其中一个基因,若该男孩基因型为XFY,则不患病,若基因型为XF+Y,则可能患病。
(4)XFY或XF+Y;C
(5)模板;CGG重复次数增加
【解析】【解答】(1)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推测,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②隐性遗传病。
A、结合图示可看出,只要表达F蛋白的个体,其表现型未必正常,因为图中显示,前突变基因控制的F蛋白的表达量下降,这种情况下,约有20%女性患病、40%男性患病,A错误;
B、含f基因的男性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fY,可见该个体一定患病,B正确;
C、若要调查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则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C正确;
D、若含一个f基因的女性的女性其基因型为XF+Xf,则该个体可能患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2)由于碱基的增添也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甚至不能编码相应的蛋白(或DNA甲基化),因此,CGG重复过度扩增反而导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减少。
(3)已知1-2的基因型是XFXF+,若II-2为男孩,则其基因型为XFY、XF+Y,而后者可能表现为患病,而基因型为XFY的男孩一定不患病。
(4)图2显示,I-1表现正常,其基因型可能是XFY或XF+Y。下列图示中表示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图,由于人类的X和Y染色体大小不同,且Y染色体要小得多,且表现为端着丝粒,因此根据图示可确定图C中的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因而这里表现出X和Y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
(5)结合图3可知,以含有CGG重复序列的单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链时,子链3'端容易滑落并折叠,进而导致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的重复使用,因此,随3'方向的继续延伸,会导致子链CGG重复次数增加。
【分析】基因突变:①基因突变概念: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②基因突变的结果:产生新基因。③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益性。④时期:一般发生在分裂间期。
24.【答案】(1)蛋白质的结构
(2)不定向性
(3)主动运输;加快
(4)非特异性;细胞凋亡
【解析】【解答】(1)囊性纤维病的形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3)由图可知 ,氯离子排出细胞外需要ATP水解供能,同时需要CFTR蛋白的参与,属于主动运输。 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4)呼吸道黏膜参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分析】1、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2、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基因结构)改变。 (2)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利害相对性。 (3)意义:新基因的产生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及氧气、二氧化碳等。(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机盐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无机盐离子、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4、非特异系统免疫:(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附属结构。(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5.【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
(2)黄色;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
(3)黄色:橙红色=1:5
(4)
【解析】【解答】(1)根据图1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据图可知,当存在AA、B、D基因时,表现为橙红花,基因型共有1×2×2=4种,纯合子只有AABBDD,因此正常情况下,杂合的橙红花基因型有4-1=3种。
(2)据题意可知,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只要a基因存在,B基因就不能表达,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能将白色物质转变形成黄色色素,表现为黄色。据图可知,丙中重复了d基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3)纯合橙红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只能产生ABD配子,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能产生的配子(只考虑Ddd)及比例为D:d:Dd:dd=1:2:2:1,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_DD:AAB_Dd:AAB_DDd:AAB_Ddd=1:2:2:1,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因此表现型为黄色:橙红色=1:5。
(4)据图可知,Ddd的突变体植株丙能产生的配子为D:dd=1:1,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丙能产生配子为ABD:ABdd:AbD:Abdd=1:1:1:1,纯合橙红植株为AABBDD,只能产生ABD配子,因此两者杂交的遗传图解为:
【分析】1、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2、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1)缺失:缺失某一片段; (2)重复:增加某一片段; (3)易位: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4)倒位: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3、配子法: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以及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推导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最后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计算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