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科学问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等内容。
3.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形态和功能都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②出现第二性征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④睾丸和卵巢开始产生精子和卵细胞。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而产生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下列a、b、c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卵巢、子宫、生殖系统 B.蚕蛹、家蚕幼虫、变态发育
C.雌蕊、子房、胚珠 D.味觉细胞、味蕾、舌头
4.甲、乙、丙和丁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B.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丙生物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这些结构,可以用来酿酒
D.乙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5.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为人脸识别系统,此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6.有甲乙两艘紧挨着停靠在小湖的湖面上,坐在甲船上的人用力把乙船从自己的船旁推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船不动,乙船动 B.甲船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朝同一个方向运动 D.甲、乙两船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7.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自南向北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4m/s 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3s时乙在甲的北方
8.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共设40个竞赛大项,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运项目,温州赛区承办龙舟和足球比赛。下图为龙舟、足球、射箭和公路自行车的体育图标,根据描述,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划龙舟时用力划水,龙舟向前进 B.②踢足球时用力踢球,球飞出去
C.③射箭时用力拉弓,弓弦弯了 D.④用力踩脚踏板时,自行车加速前进
9.下列动物中卵生、体内受精的是( )
①牛②鲤鱼③麻雀④鲸⑤蝴蝶⑥蝙蝠⑦鸭嘴兽⑧蝮蛇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③⑤⑦ D.③⑤⑧
10.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B.人类新生命的起源从胎儿分娩后开始
C.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肺进行呼吸 D.胚胎早期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
11.为研究声音和光的传播特性,小明将一个会发光的纸片小人放置于收音机喇叭上方,再将其放置于密闭玻璃罩内。随后用抽气机尽可能抽尽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听得到音乐,小人在跳动、发光 B.听不到音乐,小人不动、发光
C.听不到音乐,小人在跳动、发光 D.听不到音乐,小人不动、不发光
12.我国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克隆猴,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技术的里程碑。分析图中培育过程,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克隆后代的性别由受体动物决定;②克隆猴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③克隆猴的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于卵母细胞供体;④克隆猴的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供体动物相似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下列关于感觉形成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声音: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B.看到事物: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闻到味道:味道→鼻腔→嗅神经→嗅觉神经末梢→嗅觉中枢
D.感觉到冷:温度→皮肤→触觉小体→触觉神经→感觉中枢
14.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演员正在进行表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演员用手按住缶面时,我们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无法再进行传播
B.当演员重新开始击打缶面时,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会先看到演员的动作,再听见击缶的声音,是因为光的传播比声音快
C.演员敲击缶面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会发生变化
D.坐在前排的观众捂住耳朵可以使听见的缶的声音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
15.不合理蛙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域。其在幼体阶段时,体长特别大,甚至可超过25cm(如图),而成年后的蛙却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合理蛙名称的由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合理蛙为卵生动物,体内受精
B.不合理蛙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遵循变态发育的过程
C.不合理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蝗虫是不合理蛙的食物之一,其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蛹期
16.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敲响大钟,固定在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17.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B.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C.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D.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18.海棠又名“落地生根”,因为它的叶子一落到土壤中,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植株,请选出与海棠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
①无法自然生育的夫妻采用试管婴儿的方式孕育出下一代
②种子温室育苗,实现玉米育秧的工厂化
③农民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
④一种野菜——蕨菜的繁殖
⑤人工授粉实现玉米的增产
⑥变形虫从一个变到两个实现数量的增加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③④
19.将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由依次由a到b多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和b是单色光
B.当太阳光垂直三棱镜的左侧入射时,这一现象仍会出现
C.单色平行光照射同一个凸透镜时,a的焦距比b长
D.将温度计放到b以下的地方温度会升高
20.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产生了如图所示的三束光线,已知∠AOB=∠AOC。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三束光线中OC的能量最大 D.AO和OB两束光线可能同时在水中
21.由种子直接繁殖出的桃树结出的桃子叫毛桃,其个小味道又不佳。桃树种植户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这样就能长出好吃的桃子。下列关于这一繁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想使嫁接过程尽可能成功,接穗上需保留较多的树叶
B.嫁接成功后,种植户为了增加桃子产量,需要摘除顶芽
C.为了提高植株的存活率,需要在嫁接时将形成层尽量分开
D.通过这种繁殖方式,可以获得更多新品种的桃子
22.正值春日好风光,杭州城里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景色宜人,吸引了各处的游客前来游玩。你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物体为什么会五颜六色?下列针对物体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隔着棕色透明墨镜看黄色郁金香,郁金香是黑色的
B.如果在室外游玩时,需要穿浅色衣服,避免衣服大量吸热
C.穿白衣服的游客站到红色透明伞下时衣服会呈现红色
D.西湖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吸收绿色光
23.如图为水稻花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花的花粉多而轻,柱头常分叉,能吸引昆虫
B.由于水稻花的结构,长时间下雨也不会使水稻减产
C.由图可知,水稻是雌雄同花的植株
D.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时会萌发花柱
24.现今许多人上街只带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各项付款。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照,识别软件通过二维码颜色深浅来完成并转换数字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维码各块区域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内才能成清晰的像
C.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受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
D.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时,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折射后形成了实像
25.在科学学习时需要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下实验中,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电铃放入真空罩,逐渐将气体抽出,发现听到的声音减弱,推理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实验推理法
B.在做音叉实验时,观察乒乓球的振动情况来判断音叉是否振动;模型法
C.探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将三颗种子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下;控制变量法
D.在探究光的性质时,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转换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6.如图1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2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是________________,[C]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人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图2中的[ ]_____________。胎儿依靠______________获得营养物质。
(3)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代表其生殖器官基本成熟。
27.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种子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丁 戊
(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发育来的。
(2)植物开花后,花粉散落到图丙中①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在这之后,⑥中的________________会经过一系列的发育变成新植株的幼体。
(3)在丁中,我们所实用的部分是由图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育而来。
(4)在实际生活中,相比于用种子进行培育,花农和果农多采用如图戊的方式进行繁育,请说出这样做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甲所示,是某司机在行驶时从倒车镜中看到的情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汽车的倒车镜选择________(选填“凹面镜”或“凸面镜”)。若从倒车镜中看到后车A侧的转向灯闪烁,则该司机判断后车准备向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转向。在图乙和图丙中,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则大卡车是向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甲 乙 丙
29.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有一个大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射,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________________(选填“亮”或者“暗”),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向空气泡和水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出射光线会________________(填“发散”或“会聚”)。
30.现在网络发达,各项电子工具的传播广泛,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
甲 乙
(1)近视时成像情况如图甲所示,那么同学们近视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物体成像的位置
B.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C.经过眼球折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
三、作图题(共8分,每小题2分)
31.请按照要求作图
(1)请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河里C处有一条小鱼,人眼在A处看见该鱼的位置为B处,请你画出眼睛位于A处看见河里小鱼的光路图。
(3)图中为物体AB的像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
(4)请在图中画出光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32.入春以来,降雨量比较多,小洲发现刚成熟不久还未进行收割的水稻在穗上就已经发芽了,极大的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洲和几名同学一起做了以下实验:
图甲 图乙
①收集资料后,小洲发现小麦穗发芽的原因是由于水稻穗部湿度过大,湿度反应的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高。
②小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她通过控制烧杯中的水量使得密封容器中的湿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她将400颗新鲜水稻种子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的湿度中,观察其发芽情况:
时间 分组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组种子(湿度0%) 0 0 0 0 0 0
B组种子(湿度50%) 0 0 0 3 10 12
C组种子(湿度70%) 0 0 5 16 46 80
D组种子(湿度90%) 0 0 0 1 7 14
③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表中A组种子起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组水稻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
(2)为什么小洲要采用多颗种子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以上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4)小洲认为,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只与空气湿度有关,由此你认为小洲设计的实验有无可改进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
33.小洲在实验室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是她做的一些操作。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小洲在实验室中随机拿取了一个凸透镜,她将凸透镜放到光具座上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调节光屏位置后,上面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2)小洲继续进行实验中,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则C蜡烛在光屏上成像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
(3)小洲经过不断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后,若她将蜡烛和屏的位置进行调换,则光屏上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4)小洲做完实验后,另一个同学小芳重新将实验仪器进行了组装,她将蜡烛放在如图乙中C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屏上找到像的位置,请你提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
(5)请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答1点)
34.小洲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洲选择了一支_____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洲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棋子,其都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如图甲所示,则较亮的像是光线经________________(选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
(3)经过改进后,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洲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所示;她应分别测出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b、c”或“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
甲 乙
(4)如图所示,若小洲想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则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五、解答题(共1题;共8分,35题2分,36题6分)
35.如图所示,当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以同样的角度对着黑板和大理石照射时,发现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合理地解释和分析。
36.超速和酒驾是目前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两个原因。为了安全驾驶,需严禁酒驾和超速行为。杭州市区内设置道路最高限速为60km/h。有一个司机在驾车前行时,突然发现前方120m处有摄像头。司机从发现摄像头到踩刹车减速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有无超速?
(2)摄像头测速原理为判断车辆经过测速范围内的时间,行车记录仪显示该车减速后经过摄像头时的速度为54km/h,若该车经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1.2s,则该摄像头的测速范围为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