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的孩子通过自主阅读文本便能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威尼斯这样异域的风情,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些感受、体验也是肤浅的、表面的,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密切关系。
3.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2.尝试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一个常见的事物。
四、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PPT软件、展台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看图片猜城市或者国家。(为什么我们仅仅从图片就能猜出这个国家?标志性建筑)
2.简介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欧洲国家意大利,有一百多座岛屿,一百多条河流,四百多座桥梁,是一座水上城市。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看来,威尼斯的特别在于它与水有不解之缘,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马克吐温的脚步一起走进课文《威尼斯的小艇》。)
3.揭示课题。(学习生字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围绕小艇,作者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出示词语
第一组:船艄 翘起 垫子 (外形)
第二组:操纵自如 左拐右拐 (驾艇技术)
第三组:祷告 簇拥 哗笑 (活动)
3.你发现每一组词语与什么内容有关系?(第一组与小艇的外形有关;第二组与船夫驾驶小艇的技术有关;第三组与人们坐上小艇从事的活动有关。)
4.你能借助以上的这些信息,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外形独特——技术高超——关系密切)
5.小结:我们在读课文时,学会捕捉一些关键词,读懂它的意思,就能帮助我们很快地读懂课文的内容。这个方法,大家以后要多多实践。
三、精读品味、探究写法
1.威尼斯这座城市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为什么作者马克·吐温单单只写威尼斯的小艇呢 (因为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也就是说,这里的“大街”相当于--河道,“汽车”相当于-小艇。而之所以产生这样一种奇特现象,是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
2.纵横交错的河道成就了威尼斯独特的交通方式。第1自然段也点明了小艇在这座城市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读第1自然段。(生齐读)
3.当我们置身于诗情画意威尼斯时,坐上一只小艇,会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请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船的外形的。并找一找关键词,画一画。(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文字)(长、窄、深;翘起、新月;水蛇、轻快灵活。标红)
4.出示大屏幕:
比较:(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 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谁来谈一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描写得更生动形象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艇的外形特点,比作独木舟:体现长、窄、深;比作新月:体现小艇两头翘,写出了小艇的静态美;比作水蛇:体现小艇行动轻快灵活,写出了小艇的动态美。)(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及动静结合的方法。板书)
5.指导朗读。重读描写小艇外形特点的关键词:(长、窄、深;翘起、新月;水蛇、轻快灵活。)想象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6.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你想不想体会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 (观看行驶的视频)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模拟情景”的小表演,假设大家就在这样一艘小艇中,我们现在正顺流而下,两旁是小桥,流水,人家。我读课文,大家做动作,看谁想象得好。巧:(教师范读,学生做相应的“摸摸柔软的垫子”、“穿过小桥,仰望小桥”“推开船”,“远眺”,“打招呼”等动作)
7.交流:一句话,坐上这小艇是什么感受 (读出这种舒适悠闲的感觉)
三、总结方法、拓展运用
1.过渡:课文用了这几个句子使我们眼前就浮现了小艇的外形,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觉,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及动静结合的方法。板书)
2.我们不仅要在阅读中善于发现和积累,还要在习作中大胆运用。出示常见事物图片,说一说你会如何介绍它?(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修辞手法,及动静结合的方法。)
3.现场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作品展评。
四、结语
1.这节课,我们足不出户,跟随马克·吐温的笔触,游览了威尼斯,一起领略了小艇独特造型。小艇到底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船夫是如何驾驶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