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三起点五年级下册
Module 4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主备人:
成员:
资源优化:
展示模块:外研版三起点五年级下册 Module 4
使用人:
单元整体概览
类别 内 容
单元标题 U1 Let’s make a home library. U2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from books and CDs.
主 题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单元主题 suggestions and feedback.
单元子主题 生活与学习、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方式
育人价值 通过打造家庭图书馆活动和做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大家积极参与活动、提供合理建议、与他人开展良好的合作意识,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情感体验。体会在集体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享受团队活动与集体生活的快乐与成就感,树立团结合作、友好交流的意识。
(一)教材截图(及补充的绘本等资源)
(二)课标分析
下面主要从课程内容的六要素来分析:
1.主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打造家庭图书馆活动和做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思考团队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合作重要性,所以本单元可以划分到人与社会的范畴。
2.语篇:本单元语篇一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语篇二是介绍类说明文,语篇三是配图故事记叙文。
3.语言知识: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句型提建议给出反馈,表达与主题相关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4.文化知识:通过学习语篇中打造家庭图书馆活动和做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活动,感受团队活动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思考自己以往参与的团队活动,领悟友好交流、团结协作的意义,树立友好交流、团结协作的意识。
5.语言技能: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标题,理解课文主题的语篇,提取、梳理、归纳主要信息。能对语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清楚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形成清晰的前后变化的脉络。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描述和谈论相关提供建议与反馈的话题。
6.学习策略:主动利用图书馆和相关资源进行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团队活动中的团结合作,发现更多的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建议与反馈。学生能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主动参与各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时间活动。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源和策略方法。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1)Let’s .../We can.../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Where can I find... 句型和That’s a good idea./OK./Great./They’re on...反馈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学生在三年级下册Module 10初次接触I can’t... 和Let’s...句型,初步学习了can与let的用法,在四年级上册的Module3,Module5 和Module6继续学习关于can与let的用法,并会运用can与let描述“Let’s...”“We can...”等来谈论提供建议的相关话题。因此,对于两个句型学生并不陌生。
(2)本单元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要时态,学生从三年级上册初学英语时就开始学习该时态,在接下来的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一直都在重复出现该时态,因此对于本单元的时态,学生掌握起来也不困难。
(3)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Where can I find... 句型和They’re on.../We can find information from... 句型的查询与反馈是本单元的新内容,需要多加练习,强化巩固。
2.认知(心理)特点:
(1)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英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看、写能力,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意识,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英语学习经验。
(2)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活动,好奇心比较强,乐于探寻和发现身边事物的变化和不同,并乐于描述和分享,但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兴趣不高,并且在探究变化背后的原因方面的主动性也不高。
3.生活经验:
本单元主要描述和谈论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的解决解决办法学生在在三年级下册Module 10 和四年级上册Module3,Module5 和Module6中,学生对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过程中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有了一定的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学生们对此话题并不陌生,并且很感兴趣。对于自己曾经参加过的活动,例如学校里为每个班级准备的开心农场种植活动、布置教室里的图书角活动、周末的消防研学等活动,学生了解较多,但对于以前自己以前未曾体验过的活动,例如一起做美食活动等,他们未亲身体验过,了解较少。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Sorting,suggestions and feedback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三个语篇,包括一组对话、一篇介绍类说明文和一篇配图故事记叙文。其中教材中呈现了一组对话和一篇介绍类说明文这两个语篇。为了更好的凸显主题意义以及更充分挖掘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我们以suggestions and feedback为主线对本单元教材内容及板块进行统整、改编和补充,我们自行增加了第三个语篇,它属于配图故事记叙文。
语篇一是一组对话。语篇背景是Ms Smart收到了一位朋友寄过来的一些书和CD给大家,于是她提议Amy和Lingling一起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通过语篇中Ms Smart与Amy、Lingling之间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在打造家庭图书馆的过程中,Amy 和Lingling按照分类放在相应的书架上,然后他们邀请好朋友Sam和 John一起来借阅图书。在Sam与John查找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书放错了位置。我们该语篇旨在让学生学会谈论在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怎样整理物品并能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体会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就感,树立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意识。
语篇二是一篇介绍类说明文。该语篇是大家要做一个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我们可以通过很多不同方式找到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该语篇内容在语言、情节上与上一语篇紧密相连,强化巩固了谈论和描述提供建议的核心语言,拓展和延伸了suggestions and feedback这一主题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友好交流、团结合作,进一步感受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就感,反思自己曾经参与的团体活动与集体生活的经历,领悟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意义,树立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意识,体会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就感。
语篇三属于配图故事记叙文。该语篇是绘本配图故事,语篇主要讲述了天气炎热,小伙们一起玩完游戏后更热更渴了,他们中有人提议做一个冷饮,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做一个柠檬水,在一个大壶里做,然后他们与小男孩的妈妈一起分好工,互相合作,很快便做好了一大壶又凉又甜的柠檬水。通过画面能够感受到他们在做柠檬水的过程中的快乐与满满的成就感。该语篇助于引发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意义以及怎样做才是友好交流、团结合作。语篇为学生提供了深度思考和语言实践的空间。
本单元的三个语篇从不同视角谈论在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单元各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以及各语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子主题,即“认识积极参与团体团体活动,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的意义与价值”“主动参与活动,并提供合理建议与反馈,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享受团体活动中快乐与成就感,体验友好交流、团结合作创造幸福”。各课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各课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学习活动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逐步展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内容有意义地联系起来,构建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团结合作观念和价值判断。
以下为学生需要在本单元学习的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与策略。
单元主题:Suggestions and feedback
语篇 核心词语 核心句型 技能与策略 学习要点
1.Let’s make a home library. 图书整理相关词汇: library, student, sent(send的过去式),CD, idea, put, shelf, heavy, dictionary, card, library card, ask wrong, dear 提出合理建议、反馈与查找、介绍图书位置的情况:Let’s make/put on...;We can put/ask...;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 They are on...; The books on... are about... 用一般现在时态提供合理建议、反馈与询问和应答有关查找、介绍图书位置的信息; 根据图片和标题,推测对话的主题、语境及主要信息。
2.We can find information from books and CDs. 搜集信息方式方面相关词汇: information, e-book, project, guide, film, as well, way, on, topic 提出合理建议与反馈的句型:We are going to do a project about ...; We can get/find information from...;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ways to find information on this topic. 在听、读短文的过程中,获取并梳理有关怎样搜集信息的建议及相关信息。
3.Let’s Make Lemonade. 制作柠檬水相关词汇:lemonade,pitcher, sugar, roll, cut, squeeze, seed, sticky, spill, stir... with... be thirsty for..., pick...out 描述和谈提出合理建议:Let’s make...; Let’s make it in this pitcher. Don’t spill the pitcher. 在听、读故事的过程中,提取、梳理语篇中人物在制作柠檬水过程中的建议及分工合作步骤,形成清晰的前后变化脉络; 得体表达对团体活动中提出建议、友好交流、团结协作的态度和观点。
Module4单元育人蓝图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1.运用所学语言与小组成员交流有关提出合理建议与反馈的常用语言,在视频、图片、音频的辅助下,用所学知识与小组成员交流,描述有关某项活动的建议及反馈。 1.对话 Let’s make a home library.(1课时)
2.学习了解语篇中关于做一个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活动,提出我们如何找到与这个话题相关信息的建议。思考自己曾经在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做过什么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并与同学们分享。 2.介绍类说明文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from books and CDs.(1课时)
3.借助配图故事记叙文,学习语篇中人物关于某一项活动大家分工合作,提出合理建议与反馈,活动中的快乐与成就感,体会团结合作,创造幸福。思考怎样做才是提供合理建议,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团结合作观念和价值判断。 3.配图故事记叙文 Let’s Make Lemonade(1课时)
分课时单课语篇教学设计
语篇一
Lesson 1 Let’s make a home library.
(一)语篇研读
What:本课时语篇为小学生日常对话,内容围绕打造家庭图书馆展开。Ms Smart收到了朋友寄来的一些书,于是提议Amy和Lingling一起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Amy和Lingling根据书的种类把书放到相应的书架上,家庭图书馆打造好以后,他们邀请好朋友Sam和John一起来借阅,在查找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书放错了位置。
Why:本课时通过描述Amy和Lingling一起打造家庭图书馆活动,使学生思考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并提出合理建议和反馈,树立规范有序的生活习惯与团结合作的意识。
How:该对话是比较典型的学生日常生活对话,涉及小学生了解打造家庭图书馆方面的词汇,如:library, student, CD, put, shelf, heavy, dictionary, library card等。相互交流时,使用核心语言,如“Let’s make a home library.;That’s a good idea.; These are all books about...;Let’s put them on/with...; We can put/ask...;OK.;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 They are on... ”本课时在提出建议、反馈以及询问及应答书的位置时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接触并学习过该时态。该对话情节简单,贴近现实,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借助图片、视频、思维导图获取、梳理对话中与打造家庭图书馆活动相关的关键信息,回答who/what/ where/how的相关问题;
2. 在教师的帮助下,分角色表演对话,(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转述在打造图书馆活动中有关提出建议和介绍书架上书方面的情况);
3. 根据教师提供的Daming家的图书材料,帮助Daming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拓展阅读,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提升阅读素养。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语】
library, student, sent(send),CD, idea, put, shelf, heavy, dictionary, card, library card, ask, wrong, dear.
【核心句型】
Let’s make a home library.
These are all books about...
Let’s put them on/with...
We can put/ask...
That’s a good idea./ OK./Great!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They are on...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借助图片、视频、思维导图获取、梳理对话中与打造家庭图书馆活动相关的关键信息,回答who/what/ where/how的相关问题; 观看动画并询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书籍。 播放活动一动画,让学生画出答案。 We've got books for________. We've got books for________. We haven't got books for_______. 3.观察图片,Ms. Smart’s friend sent these books to them.学生带着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with these books and CDs ” 预测文本内容,初步感知本课新单词:“sent ,library” 4.学生观看动画视频,验证预测,理解对话大意。根据图片与老师的提示,理解生词“sent ,library”的含义。 5.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 How to make a home library 初步构想活动方案与建议。 6.学生听录音,通过问题引导:“Does Lingling like to make a home library What does she say How to make a home library ”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art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computer ”找出与打造图书馆过程中提出建议与反馈的信息并在关键信息下面划线,理解对话中细节,在理解细节的过程中,学习单词:“library, student, sent(send),CD, idea, put, shelf, heavy, dictionary, card, library card, ask, wrong, dear”,理解并掌握其含义。 7.学生观看动画视频,根据录音内容进一步梳理在打造图书馆过程中提出建议与反馈方面的重点句型,教师的板书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梳理细节,完善板书中的思维导图。 8.学生听录音跟读、分角色朗读对话,关注语音、语调、节奏等。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能否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对话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引导,及时调整提问方式,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根据学生能否认真参与学习活动,能否顺利理解出对话内容,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师师认真聆听学生的跟读和发音情况,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跟读和朗读对话的情况给予及时指导和相应的鼓励。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对话内容,理解对话中的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听录音等活动,逐步理解对话内容。在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的学习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展朗读能力,积累并拓展词汇,掌握核心语言。学生通跟读和分角色朗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角色表演对话,(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转述在打造图书馆活动中有关提出建议和介绍书架上书方面的情况); 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梳理归纳对话的核心语言,并根据教师的板书,进行角色替换,开展小组合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参考语言: —Let’s make a home library. —That’s a good idea./ OK./Great. —These are all books about... —Let’s put them on/with... —We can put/ask... —That’s a good idea./ OK./Great!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They are on... 10.基于对话内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转述在打造图书馆活动中有关提出建议和介绍书架上书方面的情况。 教师观察学生角色扮演情况,观察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对话交流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借助板书呈现的语言支架完成角色扮演,介绍对话内容,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入角色,运用语言理解意义。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转述在打造图书馆活动中有关提出建议和介绍书架上书方面的情况。本阶段的活动,是学生将课本知识实践化的一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内化语言,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为后面的真实表达做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3.根据教师提供的Daming家的图书材料,帮助Daming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拓展阅读,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提升阅读素养。 11.根据教师提供的Daming家的图书材料,帮助Daming打造一个家庭图书馆,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讨论、交流,运用所学语言,提出建议与反馈,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上台分享自己小组的成果,体会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意义。 12.学习小结。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活动情况,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勇敢上台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成果,引导讨论与正确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在打造Daming家的家庭图书馆时的建议与反馈,并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成员的建议与想法。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打造家庭图书馆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步构建团体活动中需要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认知,体会本节课所学的意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Retell the story. 2.Make a home library with your parents. Then share your suggestions and feelings with your classmate.
语篇二
Lesson 2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from books and CDs.
(一)语篇研读
What:本课时语篇为介绍类说明文,内容围绕做一个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展开。在如何收集与本项目有关信息方面提出相应合理建议。
Why:本课时通过描述做一个关于动物的科学项目的活动,在收集与本项目有关信息方式方面提出多方面的合理建议,进一步感受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就感,引导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合作,体现自己的价值,树立规范有序的生活习惯与团结合作的意识。
How:该语篇是一篇介绍类说明文,涉及小学生收集信息方式方面的词汇,如:information, e-book, project, guide, film, as well, way, on, topic等。互相交流时,使用核心语言,如“We are going to do... about...; We can get/find information from...;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ways to find information on this topic.”本课时在提出合理建议方面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接触并学习过该时态。该对话情节简单,贴近现实,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借助图片、视频、问题引导获取、梳理语篇中与做一个关于动物项目时在收集信息方式方面相关的关键信息,回答what/ where/ how的相关问题;
2. 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板书提供的语言支架,运用核心语言复述在做一个关于动物项目时在收集信息方面的不同方式;
3.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打造班级图书角。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如何把班级图书角打造的更合理、更方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Make a poster的形式,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拓展阅读,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提升阅读素养。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语】
information, e-book, project,guide, film, as well, way, on, topic.
【核心句型】
We are going to do... about...
We can get/find information from...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ways to find information on this topic.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借助图片、视频、问题引导获取、梳理语篇中与做一个关于动物项目时在收集信息方式方面相关的关键信息,回答what/ where/ how的相关问题; 播放活动4小韵句 播放活动一动画并询问:Where can they find them 学生带着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听录音,整体感知短文主旨,回答教师提出的基于文本的问题。 4.学生观看短文视频,通过问题引导,:“How to get information on this topic Where can we find information” 理解文章细节。在理解细节的过程中,学习单词:“information, e-book, project,guide, film, as well, way, on, topic”,理解并掌握其含义。 5. 学生再次观看短文视频,梳理收集信息的不同方式,完善板书的思维导图。 6.学生听录音跟读短文,关注语音、语调、节奏等。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引导,及时调整提问方式,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根据学生能否认真参与学习活动,能否顺利理解出对话内容,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师师认真聆听学生的跟读和发音情况,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跟读和朗读对话的情况给予及时指导和相应的鼓励。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对话内容,理解对话中的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听录音等活动,逐步理解对话内容。在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的学习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展朗读能力,积累并拓展词汇,掌握核心语言。学生通跟读短文,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2. 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板书提供的语言支架,运用核心语言复述在做一个关于动物项目时在收集信息方面的不同方式; 7.Students complete the mind map together. 教师呈现思维导图,空出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提醒复述内容。 8.学生两人一组讨论:Talk about our school library. What kinds of books can we find in our school library?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基于文本的信息并总结成思维导图,巩固语言知识。阅读中伴随着思考,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观察学生复述情况,根据学生的复述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肯定。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应与反馈,引导讨论和正确评价。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完成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根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本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为后面的迁移创新做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3.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打造班级图书角,选出最适合的图书管理员。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如何把班级图书角打造的更合理、更方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Make a poster的形式,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选出最适合的图书管理员。拓展阅读,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提升阅读素养。 9.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打造班级图书角,选出最适合的图书管理员。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如何把班级图书角打造的更合理、更方便。学生四人一组合作交流、讨论,提出建议与反馈,通过Make a poster的形式,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评选出最适合的图书管理员,体会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意义。 10.学习小结。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活动情况,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勇敢上台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成果,引导讨论与正确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讨论如何把班级图书角打造的更合理、更方便,并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成员的建议与想法,评选出选出最适合的图书管理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打造班级图书角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步构建团体活动中需要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认知,体会本节课所学的意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语篇三
Lesson 3 Let’s Make Lemonade.
(一)语篇研读
What:本课时语篇为配图故事记叙文,内容围绕制作柠檬水展开。语篇主要讲述了天气炎热,小伙们一起玩完游戏后更热更渴了,他们中有人提议做一个冷饮,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做一个柠檬水,在一个大壶里做,然后他们与小男孩的妈妈一起分好工,互相合作,很快便做好了一大壶又凉又甜的柠檬水。
Why:本课时通过描述小朋友们与小男孩妈妈一起制作柠檬水活动,使学生思考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意义以及怎样做才是友好交流、团结合作?本语篇为学生提供了深度思考和语言实践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并提出合理建议和反馈,树立规范有序的生活习惯与团结合作的意识。
How:该语篇为配图故事记叙文,涉及制作柠檬水方面的词汇,如:lemonade,pitcher, sugar, roll, cut, squeeze, seed, sticky, spill, stir... with... be thirsty for..., pick...out等。相互交流时,使用核心语言,如“Let’s make...; Let’s make it in this pitcher. Don’t spill the pitcher... ”本课时在提出合理建议时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接触并学习过该时态。该对话情节简单,贴近现实,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借助图片、视频、思维导图获取、梳理语篇中与制作柠檬水活动相关的关键信息,回答who/what/why/how的相关问题;
2. 在教师的帮助下,分角色表演对话,(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复述柠檬水制作的相关建议);
3. 联系实际生活,设计“教室大扫除活动”方案,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拓展阅读,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提升阅读素养。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语】
lemonade,pitcher, sugar, roll, cut, squeeze, seed, sticky, spill, stir... with... be thirsty for..., pick...out.
【核心句型】
Let’s make...
Let’s make it in this pitcher.
Don’t spill the pitcher.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1.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借助图片、视频、思维导图获取、梳理语篇中与制作柠檬水活动相关的关键信息,回答who/what/why/how的相关问题; 1.学生阅读Let’s Make Lemonade,了解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提出做一杯柠檬水的建议以及如何一起做柠檬水的故事。体会他们在团体活动中的快乐与成就感。 2.阅读后同桌两人之间展开讨论:Why do they want to make cold and sweet drink How to make lemonade 3.学生讨论后在原文中划出描述制作柠檬水的句子,并总结出具体怎样做。 4.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单上关于本文的思维导图,并交由教师示范展示。 5.学生听录音跟读、分角色朗读对话,关注语音、语调、节奏等。 阅读课外文本可以在训练学生阅读技巧的同时扩充语言,进行语言的输入。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是否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基于文本的信息并总结成思维导图,巩固语言知识。阅读中伴随着思考,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观察学生表现,根据学生能否认真参与学习活动,能否顺利理解出文本内容,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跟读和发音情况,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跟读和朗读对话的情况给予及时指导和相应的鼓励。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配图故事内容,学习语篇中的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了解小朋友们制作柠檬水的原因及其制作柠檬水的建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本、交流讨论、完成思维导图的方式从大意到细节逐步理解语篇内容。在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的学习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展朗读能力,积累并拓展词汇,掌握核心语言。学生通过跟读进一步理解语篇内容,不断内化语言,为接下来的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2. 在教师的帮助下,分角色表演对话,(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复述柠檬水制作的相关建议); 6.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Which part of the story impressed you most Why are they so thirsty for their lemonade 学生深入思考,各抒己见。 7. 学生思考交流后,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感悟: Be friendly, be helpful, be co-operative!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基于文本的信息并总结成思维导图,巩固语言知识。教师观察学生角色表演情况或复述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肯定。
设计意图: 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语篇内容,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完成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体会团体活动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协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做才是友好交流、团结合作。本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为后面的迁移创新做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教师评价
3.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小组内合作,设计“教室大扫除活动”方案,以手抄报的形式,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并全班分享。形成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正确观念与价值判断。 8.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设计“教室大扫除活动”方案How to clean up our classroom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to make our classroom better 学习小结 教师运用Make a poster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操练中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教师观察学生小组活动情况,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勇敢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梳理友好交流、团结协作,体现自己的价值,使学生的语言综合用能力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更是起到促进的作用。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本单元所学的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感受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实现语言能力的巩固提升。进一步感受团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就感。引导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如何友好交流、团结合作,形成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正确观念与价值判断。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表现性任务及评价量规
1.任务目标:学校图书馆将要对书籍进行重新归类和整理,学生能够将书籍重新整理并分类,会提出学校图书馆管理的新办法。培养学生对团体活动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良好态度,形成积极参与,友好交流,团结合作的正确观念与价值判断。
2.任务描述:学生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张关于学校图书整理和分类的海报,要求图文并茂,使用本单元的核心语言,海报中体现学校的图书种类和小组成员讨论的如何进行图书的分类,团结合作发表建议。争当小小解说员,向全班同学展示海报,交流汇报本组的合作成果。
3.评价标准:主要从语言表达、任务完成、展示交流、创新、小组合作五个维度惊进行评价。
(1).语言表达方面:语音、语调、时态是否准确使用,句型是否准确运用、表达是否清楚流畅。
(2).任务完成:所用句子数量是否达到要求、内容是否丰富完整,介绍是否有条理有逻辑。
(3).展示交流:声音是否洪亮,情绪是否饱满,举止是否自然大方,是否有感染力,是否有眼神交流,是否有肢体语言,是否能脱稿。
(4).创新:介绍形式是否有新意,展示方式是否有新意,是否恰当道具使用和辅助资源。
(5).小组合作:合作的主动性,参与讨论与交流的积极性,发表建议的积极性,倾听他人发言的认真度。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记录 自评 互评 师评
优秀 良好 一般
语言 表达 语音、语调、时态正确,能准确灵活运用Let’s...; We can...; That’s a good idea.等句型描述提出建议与反馈方面的相关话题,表达清楚流畅、自信大方。 语音、语调正确, 能准确运用Let’s...; We can...; That’s a good idea.等句型描述提出建议与反馈方面的相关话题,基本表达清楚,表情不木讷不自信。 语音语调正确,不能准确运用Let’s...; We can...; That’s a good idea.等句型描述提出建议与反馈方面的相关话题。
任务 完成 能用6句话以上进行描述和发表感想,描述至少4个方面的建议与反馈的相关话题,例如“活动分工”“注意事项”等,感想至少2句,内容丰富完整,介绍有条理有逻辑。 能用5句话以上进行描述和发表感想,描述至少3个方面建议与反馈的相关话题,例如“活动分工”“注意事项”等,感想至少1句,内容丰富完整,介绍有逻辑。 能用4句话以上进行描述和发表感想,描述至少1个方面的建议与反馈的相关话题,谈不出感想,内容介绍不完整,缺乏逻辑。
展示 交流 声音洪亮,情绪饱满,举止自然大方,有感染力,与台下同学经常有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丰富自然,完全脱稿。 声音不洪亮但能听清,偶尔伴有得体的肢体动作,偶尔与台下同学有眼神交流,基本能脱稿,但需要是不是看几眼稿子。 声音较小,几乎没有眼神交流,有一些肢体动作,完全读稿子。
创新 介绍形式有创意,展示方式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适当使用道具和资源辅助。 介绍形式有一定的创意,展示的方式有一定新意。 照本宣科,没有创意
小组 合作 主动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积极发表建议,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能与同伴合作,参与组内交流;偶尔发表看法,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不愿与同学合作,不愿意参与谈论交流,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计
五、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