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古代日本
第十一课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通古代日本的学习,识记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了解幕府统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 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
2.武士道精神
3. 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重点
难点
重点
汉服和和服的区别?
汉服
和服
温故知新
年号纪年法
城市建筑
书法艺术
服饰和茶道
“唐风洋溢奈良城”
日本文化受唐朝(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后汉书·东夷列传》云:“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汉倭奴国王金印
倭奴国是指哪国?
汉光武帝赐印说明了什么?
素养探究一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兴起与统一
问题一:阅读教材第一段,指出日本兴起和统一的
兴起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汉朝时与中国已有交往,与中国有“通使”关系。
统一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神武天皇
大和政权是如何统治管理国家的?
2.大和政权的统治
问题二:阅读课本P52,概括大和政权是怎样统治全国的(社会结构)?
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私有民
生活其中
私有领地
贵族
部民
①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②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治部等。
性质:奴隶制国家。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
素养探究一
6世纪前的日本
素养探究二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的背景
问题一:阅读教材,结合下列材料,概括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原因、指出时间、改革者?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依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世界上下五千年》
根本原因
(1)原因:
①内因: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和国统治出现危机。
②外因: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时间:
646年
(3)改革者:
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大化改新的内容
问题二:阅读教材,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
①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
c.统一赋税。
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班田收授法)
抑制了土地兼并,减少了剥削,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政府的综合实力。
素养探究二
大化改新
3.大化改新的意义
问题三:阅读教材,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
自上而下封建改革
意义
①标志: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②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思考: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国,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素养探究二
大化改新
4.大化改新的启示
问题四:小组讨论:日本民族的特质,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九州
材料1:日本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
材料2:710年日本仿照长安的式样,建立了新都平城京。
以新都为中心,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繁荣。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文化,要积极改革创新;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唐都长安
奈良平城京
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珎
素养探究二
大化改新
素养探究三
幕府统治
背景:土地兼并盛行,地方豪强建立庄园;中央失去控制力,社会动荡
目的: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
材料: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问题一:根据材料,概括武士与武士团产生的背景和目的。
1.武士与武士团
1.武士与武士团
③含义: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④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主公
⑤武士集团代表:
源氏武士集团&平氏武士集团
武士道精神内涵:
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
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他的主公,不是国家。
素养探究三
幕府统治
2.幕府统治
确立过程:源氏击败平氏,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标志:镰仓幕府设立,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特征:
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实际由幕府将军把持。
源赖朝
征夷大将军
问题二:阅读教材,概括幕府统治的确立过程、标志、特征。
素养探究三
幕府统治
1.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六百四十六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是指(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A
2.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大化改新
D
3. 6一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贞观之治 D. 伯利克里改革
A
4.日本文字在创制过程中借用了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形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据此可以推知,日文形成于( )
A.大化改新时期 B.幕府统治时期
C.倒幕运动时期 D.明治维新时
A
实践性作业: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观看历史纪录片,了解天皇制度发展历史,思考武士道精神与日本军国主义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