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案:第23课《核舟记》二(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案:第23课《核舟记》二(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2 13:5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磴口县诚仁中学“自主、互助、高效”教学案
科目:人教版语文 年级:八年级 设计:荣瑞平 审核:苏勇 时间:20151008
课题:核舟记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者:
教师寄语: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第二课时 巩固提高课
课后自我检测(学案) 相信你,你能行!
一、给下列字注音
罔(wǎng)、贻(yí)、轩敞(xuā ( http: / / www.21cnjy.com )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
二、文言知识积累
A、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B、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木头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 )
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 文曰“初平山人”( 是 )
③奇:明有奇巧人(奇异 )④有:明有奇巧人(动词表示存在 )
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 长约八分有奇(通又 )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并列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 启窗而观(表示修饰 )
为人五;为窗八(有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示转折 )
⑦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 )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 此中人语云(说 )
⑨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  其人视端容寂  ( )
C、积累文中倒装句  
(1)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D、翻译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选择:
1、解释下列黑体字字,有误的一项是(C 导解:“泛”应为“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之意 )
A.为(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 B.尝贻(赠)余核舟一
C.盖大苏泛(广泛)赤壁云 D.而计其长曾不盈(满)寸
2、与“为人五、为窗八”中“为”字用法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项是(D 导解:A项意思是“是”;B项意思是“是”;C项意思是“对”;原句与D项意思均为“雕刻”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中轩敞者为舱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下列句中虚词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 导解:可解释为“原来” )
A.能以径寸之木(以:介词,用) B.盖大苏泛赤避云(大概)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D.技艺灵怪矣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尝贻余核/舟一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罔不因/势象形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赤壁赋》《后赤壁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2.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4.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扶鲁直背”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5.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6.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7.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专注悠闲。
8.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9.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10.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五、阅 读
(一)船头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介绍船头部分,着力描写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表现雕刻家高超的技艺。
2.苏东坡的外貌有什么特征?峨冠而多髯。
3.这段文字的结构是(C ) A 总——分——总 B 分——总 C 总——分
4.这段文字中对苏、黄姿态的说明顺序是(B )
A.从左到右 B.从上到下 C.从前到后 D.从中间到两边
5.使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是(C )
A.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B.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C.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A、C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从中间到旁边。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课后提高发展(学案) 挑战自我,来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新核舟记
读过《核舟记》的人,都会为文中所描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艘核舟的精巧而诧异不止一颗小小的桃核,竟然刻出苏轼泛游赤壁的古舟,舱杆篷楫一应俱全,苏子等五人须眉了了四百年来,这一核舟被誉为“绝世珍品”,似乎无有再出其右的了但是,不久前,一位艺人却雕刻出一艘更为复杂精巧的核舟一鉴真东渡古海船。
这艘用一枚广东橄榄核镂的古舟,首尾长三十八毫米,高十六毫米船身如弓,双帆似箭,重楼叠宇,芝麻大小的人物星星点点,径寸之间,巨舟巍然之势尽展。
如果要对核舟细观详瞩,那就得借助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倍放大镜,透过镜片,你将会看到,在小小的核舟上竟是如此复杂生动的画面:船首甲板上的“芝麻”似乎都活起来了,有的眺望天际风云,有的俯视海中潮流,有的正解缆起锚,有的在合十祈祷……哦!这些原来都是水手,正在作起航前的准备细细一点,竟有十一人!
核舟中间是三进二层的船舱,格局造型与船无异,甚至弧形舱顶上覆盖着如针孔大小的瓦片,都历历可数,舱楼周围设有走廊花栏,船舱两旁各有五扇小窗,高二毫米,阔三毫米,窗格细如蚊足更使人惊异的是,用绣花针轻轻一拨,窗户竞豁然而开,窥视舱内,居然还有十一名和尚,或站或坐,谈笑风生而舟中的主要人物一鉴真大师,则端坐正中舱楼中央,表情从容慈祥,两旁各有弟子侍坐,船艄上却是另一番闲情逸致一名小僧在炉前执扇鼓风,煮茗烧茶;两位长者在一边对弈下棋,一人正蹙眉凝思,棋盘中几颗残子,看来搏杀已到了最后阶段;又有两人俯身观战,兴趣盎然,核舟四周舷边皆围以栏杆,五名僧侣在一旁凭栏闲望核舟的船身、舱壁刻着精美的水潮变形图案两边樯帆另用核片雕出,薄如蝉翼,高帆鼓风,气势倍增。
这艘设计精巧、奏力精工的核舟的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叫董兰生,是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一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微雕新秀微雕艺术我国古已有之,但核雕艺术则到明清时才登峰造极明代常熟人王叔远的《苏轼泛游赤壁》核舟,已令人叹为观止,而董兰生的作品更是巧夺天工,光人物就达三十五个,为王叔远的七倍!
董兰生的从艺生涯已有十年他的作品如胡桃雕《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楼梦》、核雕《龙凤》等多次被送往国外展销这艘核舟的设计制作,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真是个“艺海无涯苦作舟”。
1、《核舟记》雕刻品的主题是“大苏泛游赤壁(或苏轼泛游赤壁)”;《新核舟记》的雕刻品的主题是“鉴真东渡古海舟”
2、本文描述精确、形象逼真如“首尾长三十八毫米”“高十六毫米”,说明材料体积之小;“船身如弓,双帆似箭,重楼叠宇,芝麻大小的人物星星点点”三个比喻则说明了新核舟造型的奇巧、结构的复杂、人物的众多,不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同时也体现了记叙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3、本文层次十分清晰,从全文看是先总写新核舟的概貌,然后分述,最后统观全船,点示了船舷、船身、舱壁、樯帆的情景
4、与第四段末加点的“细细一点”的“点”含义相同的一项是(D )
A.星星点点 B.点头哈腰 C.画龙点睛 D.清点货物
5、“光人物就达三十五个,为王叔远的七倍!”一句所表达的内容有错误,结合课文内容,指出错在何处? 根据前文介绍的内容可知,该核舟上共32人,并非35人
6、“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这里为什么把苏轼置在船头中央 《新核舟记》雕刻品为什么让“鉴真大师”端坐在中舱旗楼中央
苏轼是主要的游览者,在船头便于浏览(只答前句亦可);鉴真是主要的东渡者(或“是雕刻品主题决定的”)
7、表达交流
介绍一件你喜欢的工艺品,要求:①合理运用说明顺序;(骀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③不少于300字
导解:写说明文一定要抓住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特征,介绍工艺品时可紧扣住它们制作精致、构思巧妙等特点,按空间顺序,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先整体后局部或先局部后整体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