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 校 磴口县诚仁中学 组 别 语文
教案类型 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9月10日
学年度学期21世纪教育网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章共备 1 课时
课 题 陋室铭 年 级 八年级
主 备 人 翟莹璐 参加人 八年级语文教师
课时划分 1
教学目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技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学习并积累一些字词。2、了解思想内容,充分领会作者的情怀。3.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4、背诵并默写。
过程与方法 1、领会内容,体味感情。2、背诵并默写。
情感与态度 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领会内容,体味感情。2、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 学 内 容一、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经常与他人比吃穿,甚至有人埋怨没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老师认为:衣不在好,整洁就成;家不在富,温馨就行。虚荣心是要不得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了解一下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所表现出的情趣,我们从中或许能领悟出一些道理。二、题解,作者。(关于课文题目,谁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谁来简介作者呢?)三、朗读:自由读---点名读-----范读----齐读(点名读可以简单点评,大家来听一下名家的朗读,注意节奏和铭文的韵味)四.默读,疏通文意。1.默读,根据注释翻译全文。2.整理字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主要字词)3.学生质疑,其他同学帮助解答。4列火车一人翻译一句。5.口译全文。五.精读,品味1、本文统领全文表达文章主旨的的名子是哪一句? (从此句话来看,陋室陋吗?)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各有什么特点?(1)自然环境--------优雅(2)交往人物---------儒雅(3)日常生活---------高雅(各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 “苔……青”:对偶,拟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环境的话用一个什么词? “谈……丁”:与刘禹锡交往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鸿儒,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之间的性情互赏,切蹉诗文,诗酒唱和,不只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诗歌遗产,而且传递着不熄的精神薪火。这些人也是雅,是一种儒雅。 “可……形”:作者追求的不是庸俗物质上的享受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生活?与庸俗相反的词,什么雅?那么详细地描写陋室单纯是为了给陋室作铭吗?不是,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的品德,作者很含蓄地将自己的志向情操表达在具体事物上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这里作者托的物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志?(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3、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宝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用山水来引出陋室,用的是类比的手法。类比是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相似之处。 我们第一课不是用的类比手法,托的物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不甘沉默积极进取的精神。你还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出此类“类比”吗?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美好的品德也会让陋室生辉,我也会像诸葛子云那样受到后人的景仰。 七、小结:课文通过山水用类比来引出陋室,点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作者德馨,再通过具体描写陋室的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来突出作者美德,再自比为诸葛亮、扬子云,表明他的志向与抱负。八、质疑问难。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十、当堂背诵。十一、课堂小结。从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作业、仿照作者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物品写一篇铭,比如桌子铭,铅笔铭,电脑铭。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点明题旨:比兴——德馨 具体描绘:自然环境——优雅 交往人物——儒雅 日常生活——高雅 总结全文:诸葛庐(类比) 子云亭——何陋之有 设计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