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第25课《杜甫诗三首》二(学生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诚仁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第25课《杜甫诗三首》二(学生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2 14: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磴口县诚仁中学“自主、互助、高效”教学案
科目:人教版语文 年级:八年级 设计:荣瑞平 审核:苏勇 时间:20151018
课题:杜甫诗三首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者:
教师寄语: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第二课时 巩固提高课
课后自我检测(学案) 相信你,你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决眦入归鸟 眦(  )
(3)白头搔更短 搔(  )    (4)浑欲不胜簪 簪(  )
(5)老翁逾墙走 逾(  )    (6)三男邺城戍 邺(  ) 戍(  )
(7)如闻泣幽咽 咽(  )    (8)老妪力虽衰 妪(  )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
(2)阴阳割昏晓 阴:      阳:
(3)会当凌绝顶 会当:
(4)浑欲不胜簪 浑: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墙走 逾:      走:
(7)急应河阳役 应:
(8)独与老翁别 别: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 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被称作________,其诗作被称作________,都收集在________。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三吏”是指杜甫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是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本课三首诗,其中《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5.、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6、《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7、《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拟人手法,承上启下,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鲜明对比。
10、《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四、翻译下列诗句。
(1)会当凌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一览众山小。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望__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 (4)会当凌绝顶(  )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 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 _____。
4、《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 ______而____ 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 __遥想将来的_____ ___。
5、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二)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犹得( )
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_______ 戌( )________ 戎( )________
(2)衰( )________ 哀( )________ 衷( )________
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 ___(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 ___(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 ______
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揭示主题。
课后提高发展(学案) 挑战自我,来吧!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解释下列词语。(1)妻子: (2)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二)《新安吏》(节选)
        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解释词义: ①更:         ②次: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3、“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你认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21.“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挟太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③?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
注:①语(yù):告诉。 ② 王(wàng):统一天下。 ③ 与:语气助词,无义。
1. 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