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分工把糕做人人应懂惜粮物——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千人分工把糕做人人应懂惜粮物——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19: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人分工把糕做
人人应懂惜粮物
——二年级下册《千人糕》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抒发了对雷锋精神的呼唤以及向雷锋学习的美好愿望;《千人糕》以对话的形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一匹出色的马》是一篇富于童趣的文章,说明了想象在童心世界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二》,力求从字、词、句等方面让学生进行单元认知回顾,夯实语文基础,并通过写话、背诵以及阅读等训练,让他们进一步形成语文知识积累,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更好地培养阅读的兴趣。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有助于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均对本重点提出了训练要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千人糕》要求学生借助插图想象,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一匹出色的马》要求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再把句子抄下来;语文园地二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照样子说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这是对“读句子,想画面”这个教学要点的尝试运用。从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想象画面,到本单元的“读句子,想画面”,到中高年级的“读文章,想象画面”,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教学中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里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文本解读
《千人糕》一文通过一对父子的对话,说明了一块普通的米糕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告诫人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人物对话贯穿全文,配有多幅插图。
课文语言朴实,平中见奇,表达比较有特色。一是题目“糕”前冠以“千人”,使其变得富有悬念,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二是以人物对话为主展开叙述,爸爸循循善诱孩子心领神会,爸爸关爱孩子,孩子深受教育,很有情趣。
课文有两幅插图,连接起来可以看出米糕能“摆在面前”的整个过程。第一幅图:稻米、种子、插秧、甜菜、甘蔗、熬糖,展现了制作米糕的主要材料“米”和“糖”是怎么来的。第二幅图:展现了米糕制作、包装、运输、销售的劳动过程。通过两幅插图,可以很直观地感受米糕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关系到许许多多人的劳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米糕的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知道一块小小的米糕来之不易。
3.能结合生活实际,如衣服、文具,仿照课文说说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图导入,引出课题
1. 出示童诗《需要什么》,请学生读。
2.做一张桌子需要花一朵,多美啊!那做一块千人糕需要什么呢?请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3.归类识记米字旁的字——“糕、粉、糖”。
板块二
读好语句,解开疑惑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一想:什么是“千人糕”?
2. 出示语句:“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交流初读情况,原来这“千人”并不是真的指一千个人,而是说这糕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
3.读句子,换词理解,感受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
出示语句:◆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难道它的味 道很特别吗?指导朗读句子,在读懂句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近义词替换句中的“特别”,让句子意思不改变。
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里会有不同的意思。我们需要结合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两个“特别”让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特点,像这样能帮助我们把握课文内容的词语,可以叫它关键词。
板块三
默读课文,梳理流程
1. 默读课文第7至第9自然段,找一找:米糕的制作过程。回顾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 师示范学习。生读第7自然段,师圈关键词“粉、糖、大米”,并摆出流程图,说千人糕是用大米磨成的粉,又加了糖做成的。
小结:通过一读二圈三摆四说画流程图,能帮助我们说清楚千人糕的制作流程。
3. 师扶学。生读第8自然段,圈出获取粉需要的原材料和工具,师生台上合作摆流程图,说获取粉的劳动过程。
4. 播放视频,了解水稻生长过程。看课文插图,生再说获取粉的劳动过程。
板块四
合作探究,训练表达
1. 同桌合作学习第9自然段。一组同桌上台汇报展示熬糖的劳动过程,摆出熬糖流程图,说清熬糖过程。
2. 字源识“熬”字,做动作感受熬糖不易。
3. 完善制作千人糕的劳动过程。要想让米糕来到我们身边,还需要什么?出示:包装、送货、销售课本插图。
板块五
品悟内核, 丰盈印象
1. 你明白一块平平常常的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了吗?出示完整插图,看图说一说制作千人糕的劳动过程。
2. 不仅仅是千人糕,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经过许多人的劳动?请学生分享“千人 ”劳动过程。
3. 延伸学习,感悟珍惜劳动之必要。出示语句:一( )平平常常的( ),经过( )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情境中表达,劝导浪费行为,提倡尊重劳动。
4. 读劳动名言,字理识“劳”字,师范写,学生写劳动名言卡。
5. 我们从一块小小的米糕,深刻领悟到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期待同学们跟家人说一说“千人 ”劳动过程,可以像老师一样画流程图,也可以像课文插图一样画一画,再看图说一说。希望课下读背小诗《田上》、《陶者》、《蚕妇》,感知劳动成果背后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