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精神;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认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1937年·中日综合国力对比
1937年·中日军备生产能力对比
中国 日本 比率
工业产值 13.6亿美元 60亿美元 1:4
钢铁年产量 4万吨 580万吨 1:145
煤年产量 2800万吨 5070万吨 1:2
铜年产量 0.07万吨 8.7万吨 1:121
石油年产量 1.31万吨 169万吨 1:129
年产量 中国 日本
飞机 0 1580架
大口径火炮 0 744门
坦克 0 330辆
汽车 0 9500辆
造船 不详 47.32万吨
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帝国主义...
指出黄色、红色部分表示的区域。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
1937.7-1938.10
1938.10-1944
1944-1945.8
黄色:
国民党统治区
正面战场
阵地战
片面抗战路线(依靠政府和军队)
红色:
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
游击战
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
全面抗战的三个阶段
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两个战场,两条战线相互配合
(一)重要战役
时间 事件 影响
1937.8-11月
1937.9-11月
1938年1—5月
1938年6—10月
1941年12月
淞沪
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
太原
会战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首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徐州
会战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一、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武汉会战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五大会战的认识
①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③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
(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
“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抗战爆发后,对于抗日战争的前途,国民党内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国民党的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也有一部分人寄希望于苏联出兵和英美干涉,认为只要坚持打3个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内,“亡国论”是没有的,但有少部分干部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200万正规军上,急于打大仗,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备。
抗日持久战具体体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毛泽东选集》
(二)《论持久战》
(三)战时内移
(1)方向:华北、东部沿海 → 西南地区(国统区);
(2)内容:
抢运物资的轮船
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迁到大后方,这一些列行为被称为“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
迁都重庆
(3)影响: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满足了前线的军需和后方的民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材料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曾参加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
材料二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2/3,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官冯玉祥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出正面战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积极影响(抗战初期):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消极影响:
抗战初期实行片面抗战,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中国丧失大片国土。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一、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背景:
2、军队:
八路军、新四军
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3、战法:
4、意义:
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一半以上的日军兵力
(二)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的斗争
1、领导沦陷区的工人怠工、罢工
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
2、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
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上海、太原失守后,大片国土沦陷
1938年,武汉、广州失陷,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改变策略
对占领区: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辅之军事打击
对中共: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囚笼政策”
a、目标:
b、时间:
c、概况:
d、评价:
(三)百团大战
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
1940年8-次年1月,彭德怀指挥
八路军发动了105个团,约20余万人,称为“百团大战”,投入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四)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积极反共倾向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皖南事变: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伏击新四军
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一方面:打退国民党的反共浪潮
另一方面: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五)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中心
政治
经济
思想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大生产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抗日政权)
实行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民主选举
实行减租减息(双交双减)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开展思想整风运动,对全党范围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有利于调动抗日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思考:为什么说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首先,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始终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实现了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正确指导。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第四,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成为领导民族解放的坚强核心。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阶级利益
战场范围
作战路线
作战方式
战略地位
联系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重要贡献,不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三、东方主战场----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1)背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抗日与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联系在了一起。
(2)标志: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确保滇缅公路交通线(抗战输血管);解救缅甸被围英军
该路平均每日可从缅甸运输600吨物资,每日行车600辆。在3年多时间内,共运入军用物资近50万余吨,汽车1万余辆。
中国远征军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组织了一支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共十万余人,从1942年2月开始入缅作战,到次年3月,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后与英美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
三、东方主战场----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3)影响:1943年11月,中、美、英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特别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 、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
1、中、英、美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2、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
3、日本从中国人偷得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
4、让朝鲜自由独立。
该宣言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共识,也是未来处理战后亚洲新秩序的一份重要文件。
“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日本军队因此)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象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罗斯福
2.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不到10.9万人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原因:
1、中国战场抗击日本的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总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3、中国战场开战最早,1931年就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4、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上主要有四大战场: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
目的
概况
内容
意义
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1945年4—6月;延安。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945年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二)胜利进程
日本俘虏在听投降广播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正式投降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思考:中国取得抗战伟大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共产党 东北抗联;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百团大战;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国民党 正面战场四大会战,三次长沙会战,远征军入缅作战;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青年学生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广大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思考:中国取得抗战伟大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从战争性质
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从战略战术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从战争领导
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战争同盟
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利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及华侨的支持
特点:①民族性;②双重性;③两个战场并存;④中共起中流砥柱作用;⑤以弱胜强;⑥持久性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有何特点?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胜利意义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
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宪章》第23条(1945年)
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胜利意义
材料1:一篇全新的民间传说和民族神话,在延安窑洞里、山沟里诞生了,一种新思想、一种新人物,正在地球上最古老最恒久的文明中心开拓着新天地。
——续西行漫记 美国女记者海伦
材料2:抗日根据地构成了新中国政权的雏形,奠定了未来中国政治的基本走向,成为中华民族解放与复兴的摇篮。
——荣维木《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对矛盾、一条战线、两条路线、三个阶段、三个战场、三个政权)
一对矛盾:
中日矛盾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 ——全面抗战路线
三个战场:
中 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8.15)
国民党政府
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三个阶段:
三个政权:
一条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外战场:中国缅甸远征军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2.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的第三十八军以及许多民间抗日武装加入了作战行动。这体现了( )
A.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战场由防御转为进攻
C
B
课堂练习
3.英国著名的学者拉纳·米特说:“倘若没有中国的勇敢抵抗所构筑的屏障,日本控制全亚洲的野心有可能成真,美、英能否取得胜利也将成为未知。”这充分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彻底粉碎了日本称霸世界的迷梦
D.促成了中、美、英结为同盟日战争的胜利
4.中国抗击日本侵略作战情况的统计: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 200余次 ,大小战斗近20万次 ,歼灭日军154万余人 ,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上面的统计情况反映出( )
A.中国的抗战艰难困苦 B.国共两党通力合作抗战
C.两个政府和两个战场抗战 D.中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