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旧知复习,引出任务 请你静静地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知识? (口算加减法、三位数笔算加法、三位数笔算减法) 接下去,就让我们带上这些知识一起来闯关挑战吧! 闯关挑战,练习巩固 第一关:我会观察 比一比:快速抢答出算式卡片中的得数。 520+400=920 640-300=340 149+223=372 312-130=182 先独立计算,再思考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数时,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是几个十再相加减,也可以把两个数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减。) 小结:数位对齐很重要! 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小结:三位数加法中,要做到“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数位对齐”“退一当十”。 第二关:我会思考 比一比:在○中填上“>”“<”或“=”。 通过不计算比较,引导学生先去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再来具体分析。 小结:看来有些问题不用计算就能解决,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算一算:用竖式计算 498+39= 105+789= 546-234= 362-359= 通过列竖式计算,引导学生总结算法中的注意点。 三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时不要忘记进上来的“1”。 三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加到这个数上再减。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满十进一,退一作十。 第三关:我会表达 (1)解决问题1: 先独立练习,再交流对错。通过解答,引导学生巩固“部分量 + 部分量 = 总量”“较大数 - 较小数 = 相差数”这两个模型。 解决问题2: 先独立练习,再交流对错。通过解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较大数 - 较小数 = 相差数”“较大数 - 相差数 = 较小数”这个模型。 小结:解决问题时,审题很重要! 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完成课后第4、6、7题; 总结:对旧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就是温故,新的收获就是知新,希望在以后得学习中能经常温故而知新,继续用好“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这三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