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构成物质的微粒 认识化学元素——202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进阶讲义【人教版】
【中考考情分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为中考的常考内容,一般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少量填空题形式考查为辅的方式出现,整体难度较低。构成物质的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牢记原子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纯净物成分、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关键。
化学元素属于化学学习的最基础部分,是处理元素周期表相关题目的基础,在中考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均有出现,整体难度中等。牢记元素定义、元素周期表中的示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基础知识复习】知识点讲解
考法一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种类 构成物质
分子 气体(如N2、稀有气体除外)、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等)、有机物(如CH4、C2H5ОH等)
原子 金属单质(如Fe、Al等)、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
离子 大部分碱(如NaOH等)、盐(如NaCl、CaCl2等)
考法二 分子(★★★★)
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易错提示: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微粒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粒子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
3、分子运动的实验
(1)现象:烧杯a中的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
(2)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考法三 原子(★★★★)
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定条件下可再分,如核裂变)。
2、原子的结构
(1)构成
(
原子
原子核
(
+
)
核外电子
(
-
)
: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质子
(+)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
:
不带电
)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以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说明:
(3)应用
应用分类 结论及判断依据
判断原子、离子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判断得失 电子情况 易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4
化学性质 对比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易错提示:
a.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c.不同种类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3、相对原子质量
(1),其单位为“一”,符号为“1”,常省略不写。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是比值;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考法四 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阳离子为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为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常见阳离子、阴离子
(1)阳离子
氢离子 H+ ;锂离子 Li+ ; 钠离子 Na+ ;镁离子 Mg2+ ; 铝离子 Al3+ ;钾离子K+ ;钙离子Ca2+ ;铵根离子NH4+
(2)阴离子
氧离子O2- ;氟离子F- ;硫离子 S2- ; 氯离子Cl- ; 氢氧根离子OH- ;
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离子CO32- ;硝酸根离子NO3-
4、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号表示离子的电性,用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
5、离子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个离子;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Al3+表示一个铝离子,也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考法五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区别 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 原子团在有些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电性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 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相同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粒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3)都在不停地运动 (4)都有一定的质量
联系
考法六 元素(★★★★)
(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分类
分类 依据和性质
金属元素 “钅”字旁(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 “石”、“氵”、“气”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H、B除外)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0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3)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按质量分数)
①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②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④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氮、磷、钾
(4)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5)元素符号
①写法: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
②意义
分类 举例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 O表示氧元素
表示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Cu表示物质铜
微观 表示组成元素的一个原子 O表示一个氧原子
考法七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含义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体的微观粒子)
区别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适用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分子或某些物质粒子的微观结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考法八 元素周期表(★★★★)
1、根据元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按原子序数(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将元素进行排列。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结构
(1)组成及规律
①横行(周期)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加。
②纵行(族)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2)单元格
以氢元素为例
【典型例题复习】
1.(2023上·广东茂名·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2023上·陕西榆林·九年级校考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温度降到0℃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加热氯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2023上·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由60个C原子构成
B.转化观:金刚石和石墨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守恒观:1g碳粉和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结构观: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相似,其化学性质相似
4.(2023上·湖北黄石·九年级黄石十四中校考阶段练习)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②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④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显不同化合价
⑤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⑥食物的腐烂、镁条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5.(2023·云南保山·统考二模)唐朝炼丹家马和在《平龙认》中指出:阴气(氧气)还存在于青石、火硝中,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火硝的主要成分是KNO3,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其粒子:离子 B.物理性质:易溶于水
C.化学性质: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用途:可作复合肥料
6.(2023·海南海口·海口市义龙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物质是直接或间接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7.(2023上·安徽安庆·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x=18
C.在化学反应中,铟容易得到电子形成In3- D.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8.(2023上·湖南永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化学式读法和写法对应正确的是
A.氯化钾—KCl B.五氧化二磷—5O2P
C.氢气—H D.钙—Hg
9.(2021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元素的种类没有变
B.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与水分子相比水合氢离子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10.(2023上·安徽蚌埠·九年级统考期中)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运动的特点。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松开双手并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曲线为CD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图1中塑料瓶口向上
B.AB段下降是由于部分氧气分子运动到瓶外
C.对比曲线AB和BC可知: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CD段下降更快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导致分子数量减少
11.(2023上·湖北随州·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已知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具有可燃性 B.C在反应①②都是催化剂
C.A、E中都含有氧元素 D.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不属于分解反应
12.(2022上·广东深圳·九年级校考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1)①氘和氚属于 (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②贮有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③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填序号)。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如图A、B、C、D、E五种粒子共有 种元素,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写出B粒子的符号 。
②F粒子的符号为M,则x= 。
13.(2023上·天津滨海新·九年级校考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由图可知,X、Y分别是 、 。
(2)下列选项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序号)。
A.水 B.水银 C.氦气 D.氯化钠
(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B、C、D所示四种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②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4)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硒(Se)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请写出二氧化硒的化学式 。
②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③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其主要成分是FeO和Fe2O3。当FeO和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1﹕2时,该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效果最好,此时FeO和Fe2O3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答案以及解析
1.D
【详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金属单质,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2.D
【详解】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但是水分子还是在不断地运动,故A解释错误;
B、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并没有发生改变,故B解释错误;
C、氧化汞分子受热后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构成汞,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则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C解释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D解释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1个C60由60个C原子构成,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粉和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32=:3:8,不是1:1,1g碳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 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小于2g,错误;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故选B。
4.B
【详解】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故正确;
②水在电解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③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故不正确;
④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显不同化合价,如硝酸铵: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而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即,故正确;
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不正确;
⑥食物的腐烂属于缓慢氧化,而镁条燃烧属于剧烈氧化,故不正确。
故选:B。
5.C
【详解】A、硝酸钾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钾盐和硝酸盐均能溶于水,硝酸钾和其他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可作复合肥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分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详解】A、质子数1=电子数1,该微粒是原子,错误;
B、质子数3大于电子数2,该微粒是阳离子,正确;
C、质子数1小于电子数2,该微粒是阴离子,错误;
D、质子数2=电子数2,该微粒是原子,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铟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49=2+8+x+18+3,x=18,不符合题意;
C、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铟离子,即In3+,符合题意;
D、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故A正确;
B、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B错误;
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2,故C错误;
D、钙元素的化学符号为Ca,Hg是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此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 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此过程中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由分子变成了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 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此过程中由分子变成了离子,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 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水分子水合氢离子(H3O+)电子数均为(1×2+8)、(1×3+8-1),均为10,则此过程中与水分子相比水合离子的电子数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图1中塑料瓶口向上,正确;
B、分子总在不断运动,AB段下降是由于部分氧气分子运动到瓶外,正确;
C、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打开氧气传感器,测得前3分钟曲线为图2中AB段;用双手给塑料瓶加热2分钟,测得曲线为BC段;与AB段对比BC段氧分子浓度下降变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正确;
D、CD段下降更快的原因是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错误。
故选D。
11.C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①为A分解为B、C、D,反应儿为C与E反应生成B、C、F,说明反应②中C作催化剂,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种物质,则C为MnO2、A为KMnO4;反应②中,E在MnO2的催化下分解又生成B,则B为O2;E可能是H2O2或KClO3,则F可能是H2O或KCl。
【详解】A、分析可知,B为O2,具有助燃性,错误;
B、分析可知,C在反应①中是生成物,在反应②中作催化剂,错误;
C、A为KMnO4、E为H2O2或KClO3,都含有氧元素,正确;
D、反应①为KMnO4加热分解制O2,反应②为MnO2催化H2O2或KClO3分解制O2,均为一变多,均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C。
12.(1) 同种 可燃性 A
(2) 4/四 AB/BA DE/ED Mg2+ 10
【详解】(1)①由表格数据可知,氘原子和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氘和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
②贮有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③氚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2个中子,核外有1个电子,因此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
(2)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A、B、C、D、E五种粒子的质子数有四种,共有4种元素;
②A粒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B粒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4种元素达到稳定结构的是AB;
③D粒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E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均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电子;
④B粒子为镁离子,故其化学符号为Mg2+;
⑤F粒子的符号为M,是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x=2+8=10。
13.(1)原子 物质
(2)D
(3)三/3 得到 原子
(4)SeO2 34 最外层电子数
(5)B
(6)9:20
【详解】(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得失电子成为离子,原子与原子结合成为分子,物质由元素组成,故X是原子,Y是物质,故填:原子;物质;
(2)A、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水银是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C、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符合题意,故选D。
(3)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A、B、C、D所示四种粒子共有三种不同的质子数,故填:三;
②D所示粒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大于4个电子,所以,容易得到1个电子,变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填:得到;
③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质子数等于10,核外电子数也等于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粒子为原子,故填:原子;
(4)①氧化物化学式的写法:氧元素在右,其他元素在左,并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原子的个数,故二氧化硒的化学式为:SeO2;
②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34,故填:34;
③硒元素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5)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
A、硫是“石”字旁,故硫不是金属元素,故错误;
B、硫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故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故正确;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单位是“1”,故错误,故选:B;
(6)解:设FeO和Fe2O3的质量分别为x和y,根据题意可列如下等式:
解得故填:9:20。
(
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