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等方式,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通过观察与思考,初步返现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借助拼音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从诗中受到启发,养成勤劳、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
4.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等方式,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和字义之此案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教学过程】
1、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看,这是谁?(不知道)他呀,就是明代著名的大画家唐寅,我们经常叫他唐伯虎,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放录音)唐寅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擅长画山水画,人物画,而且画鸡也是一绝,他经常是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只鸡的形状,再添加数笔,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鸡的作品就呈现于世。瞧,多神气呀,才子就是才子,唐伯虎还曾为他画的鸡题了一首诗呢。看!在这!《画鸡》想听老师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首先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课的欲望,接着介绍唐寅其人其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让学生做到知人论世。
二、初读识字,读准字音
师:老师有个要求,老师在读的时候,你们要圈出不认识的字,好吗?师范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评价:你读的字正腔圆,尤其是“冠”和“裁”这两个字读的很准确。师评价: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不够自信,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谁还想来。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是学习和理解古诗的基础,这一环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利用拼音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古诗的字音,并通过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注意到易读错的字。
三、再读成趣,读出节奏师:孩子们,这是一首古诗。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能根据节奏再来读一读
师:有味道!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漂亮、美丽的大公鸡。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 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全场掌声。)师:好!味道出来了。这只大公鸡不仅漂亮而且还佷威武、神气呢!让我们神气的再来读一读吧。老师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是诗歌。注意节奏和味道。(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学生通过节奏提示尝试朗读,师生合作,齐读等不同的形式,感受诗歌通过节奏体现出的韵味。
3.熟读成画,读中明意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生:我在老家奶奶家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公鸡就开始打鸣叫了。师:为什么这么神气的大公鸡只在早上叫而平时不会喔喔叫呢?生:怕打扰到人们的生活。师:真是一只善解人意的大公鸡啊,谁能轻轻地读读这半句诗,读出它的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生读:平生不敢轻言语
师:孩子们,动物们都已经准备好,他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具体比赛情况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明天继续关注动物运动会第二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入了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图片、思维导图会更清晰的发现同一偏旁的字和某一类事物相关的关系,更加直观清晰,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四、温故知新,总结收获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语文园地八的内容。(板贴)识字加油站对应的部分是聪聪在洗手间。老师想跟大家玩个小游戏考考大家。小猴子想去参加运动会,却被小河挡住了去路,让我们来帮帮他吧。(猴子过河游戏开火车读)
师:动物运动会对应您的是我的发现:谁能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生答:字的偏旁代表着一定的意思,比如反犬旁的字大多和兽类有关。师:对,这样,我们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偏旁猜出这个字的大体意思。
师:日积月累就是我们学习的《画鸡》,最后让我们一起幽幽的背一背这首诗。
师:孩子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货还满意吗?(满意),希望你们课后会有更大的收获,请同学和父母一起完成《和大人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