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子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等7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脑筋急转弯: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吗?“什么鱼不会游?”“什么鸟不会飞?” “什么虎不咬人?”
2.板书“壁虎”,边写边说笔顺。读准字音。出示图片,看图,你能猜出小壁虎最喜欢待在哪里吗?。交流,出示“墙壁”一词,引导看图猜“墙”字读音。
3.读儿歌,巩固“墙”和“壁”的读音,初步认识小壁虎。小壁虎,墙上爬,四条腿,长尾巴,苍蝇蚊子都怕它,见到马上逃走啦!
4.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出示生字,自由练读、齐读、由学生带读男生读、女生读(鼓掌表扬)汉语拼音是拐杖,没有了拐杖还会不会念?
3.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1.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课文中第几段讲述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挣断”可以改为“咬断”吗?“咬断”是被蛇咬断;“挣断”是自己一挣而断的。小壁虎此处若不挣断尾巴,就有可能连自己也被蛇吃掉,自然引出这是一条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尾巴。小壁虎觉得没有尾巴太难看了,它要去借一条尾巴,小壁虎分别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样呢?
四、细读课文
1.自由读3-5自然段,小组交流:小壁虎分别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样呢?
2.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小鱼老黄牛燕子。
3.学习第3自然段。①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交流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句子。②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小河边摇拨水③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进行表演。④教师指导朗读这段话,应读出小壁虎难过和小鱼快活地在水里游的样子。⑤总结学法:你们是怎么读懂这段话的?A、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B、它看见谁在干什么?C、小壁虎说了什么?D、对方是怎样回答的?
4.学习第4自然段。①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学习。②请小组汇报学习过程。教师板书:赶蝇子③提问:老黄牛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④请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放手让学生结合思考题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①请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②分角色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板书:掌握方向6.学习6、7自然段:①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么样了。②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小壁虎的心情从“难过”到“高兴”的变化过程。③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④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再生保护师:你还能举出一两个“再生”的例子吗?(如“人的头发,指甲”等)。
五、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填空练习。①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②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③(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④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六、知识延伸,培养能力 小小调查员了解其它小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准备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