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4 15:0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
一、选择题
1.造成云贵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景是因为( )。
A.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B.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白糖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是( )。
A.棉花糖 B.焦糖 C.糖水
3.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生存条件?( )
A.食物、水、适宜的温度
B.湿度、阳光、水域
C.栖息地、沼泽地、食物
4.奇奇每组实验的3个数据相差都很大,很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实验误差,属于正常现象B.实验装置不合理,需要改进 C.实验数据记录错误
5.“风光互补路灯”利用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把发出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这种路灯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A.太阳的光能+风能→电能→光能+热能
B.太阳的光能+风能→电能→光能
C.电能+太阳的光能→动能→光能+热能
6.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资源 B.煤炭资源 C.石油资源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是由于( )造成的。
A.山上温度比山下低 B.山上温度比山下高
C.山上温度和山下一样
8.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需保护和培育
B.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虽然淡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也要节约使用
9.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氧气和氮气 B.氮气和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
10.人体呼吸和蜡烛燃烧都能产生(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1.多种动物按照自己喜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生存和繁衍的地方,从而形成不同的栖息地。草原不是( )的栖息地。
A.马 B.羊 C.鲸
12.一般来说,( )叶植物喜欢温度较高环境,( )叶植物喜欢温度较低的环境。
A.阔、针 B.针、阔 C.红、绿 D.绿、红
二、填空题
13.垃圾分类、 、物品重复使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
14.栖息地为在此生活的动物、植物提供 、空气、 和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15.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 ,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 、 、 和 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16.金丝猴群栖息于 中,以 、嫩芽、苔藓为食,亦喜食 、肉类。
17.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有限的 、 、 等资源,而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则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资源。
18.煤炭、石油、天然气来源于远古时代的 ,至少要经过 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19.生活中,人们在屋顶倾斜放置太阳能热水器,是为了方便阳光 照射,让太阳能充分转化为 ,这样可保证家里随时有热水洗脸洗澡,既节约又环保。
三、判断题
20.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都属于清洁环保能源,可以多开发利用。( )
21.所有的可再生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22.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23.科学小论文应该用收集到的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说理充分,条理清楚。( )
24.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石油被人们称作“工业的食粮”。( )
25.大多数仙人掌生长在热带雨林。( )
四、连线题
26.连线题:将下列植物特点与其优势连线。
苍耳种子上的刺 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
仙人掌的茎肥厚 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到各处
松树的叶呈针状 便于伸出水面,吸收阳光
莲的叶柄很长 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
五、简答题
27.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什么办法防止铁生锈?试举一例。
28.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
29.简述“将白糖磨成粉末”和“将白糖熬成焦糖”本质上的不同。
30.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举出三例。
六、实验题
31.科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如图所示,将3枚铁钉分别放入3个玻璃瓶中,①号瓶装有干燥空气,用橡胶塞密封;②号瓶中将铁钉完全浸泡在经沸腾(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中,用橡胶塞密封;③号瓶中的铁钉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的变化。
(1)对比①号和③号瓶,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有关。
(2)将 号瓶进行对比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3)运用此三个装置比较,几天后观察到③号瓶中的铁钉上生锈较多,①号和②号瓶中铁钉生锈不明显,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和 同时接触。
(4)请你根据实验结论分析,防止铁生锈,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法: 。
(5)你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并提出一种证明方法: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所以造成云贵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景是因为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B
【详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固体的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白糖,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断加热后,白糖先变成褐色糊状,接着变成了黑色的物质,并散发出焦味;继续加热,黑色的炭会燃烧。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最终会变成黑色的物质。白糖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是焦糖。
3.A
【详解】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现有面积8850亩,其中陆地6150亩,水面、滩涂2700亩,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地。白天鹅迁徙到湿地公园后,工作人员加大投食量,为它们提供充足食物。为了给白天鹅营造良好安静的栖息环境,公园只允许游客步行进入,车辆须停在公园外的生态停车场。三门峡湿地的环境改善、市民和游人的爱护,吸引了更多的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所以A选项正确。
4.B
【详解】如果测量3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数据相差较大时再次进行实验重新获得数据,数据相差不大时取3次数据的平均数。奇奇每组实验的3个数据相差都很大,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实验装置不合理,需要改进,B是正确的选项。
5.B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风光互补路灯”(如图)就是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把发出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这种路灯工作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太阳能和风能→电能→光能。
6.A
【详解】一些自然资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一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7.A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是正确的选项。
8.C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保护和培育;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淡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也要节约使用,C是正确的选项。
9.A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
10.B
【详解】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11.C
【详解】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多种动物按照自己喜爱的环境条件来选择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草原是马、羊的栖息地。鲸的栖息地在海洋。
12.A
【详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欢温度较高环境,便于蒸发水分;针叶植物喜欢温度较低的环境。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13.资源回收
【详解】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物品重复使用等使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
14. 阳光 水
【详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栖息地为动物、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15. 生活习性 阳光 空气 水 适宜的温度
【详解】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一棵树可以成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例如:松鼠、小鸟、虫子等。
16. 高山密林 野果 鸟蛋
【详解】金丝猴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常年栖息于高山密林中,它们喜欢的食物有野果、嫩芽、苔藓、鸟蛋。
17. 生物 矿产 能源
【详解】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海洋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的陆地和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有限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而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则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资源。
18. 生物 几百万
【详解】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由几千万年前甚至数亿年前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在高温、高压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来源于远古时代的生物,至少要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19. 垂直 热能
【详解】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光能转化为水的热能,太阳能集热板一般倾斜放置是为了更好地接收太阳光,生活中,人们在屋顶倾斜放置太阳能热水器,是为了方便阳光垂直照射,让太阳能充分转化为热能,这样可保证家里随时有热水洗脸洗澡,既节约又环保。
20.√
【详解】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都属于新能源,因其发展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等诸多优点,可以多开发利用。
21.×
【详解】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所以题目中,所有的可再生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石油、天然气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也不能循环使用,虽然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总有用完的一天,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题目说法错误。
23.√
【详解】在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过程中,我知道了科学小论文最重要的是写出研究成果,以及得出这些成果的过程,让大家知道并认可。动 植 物 都 是 人 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并且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科学小论文应该用收集到的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说理充分,条理清楚。综上所述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煤可以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供暖、冶金。实际生活中,煤不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治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所以煤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植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在干旱的环境中,仙人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抗旱特征。
26.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苍耳种子上的刺,可勾住动物的皮毛而散播到各处;仙人掌的茎肥厚,是为了储存水分,适应干旱环境;松树的叶为针形,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莲的叶柄很长,是为了便于伸出水面,吸收阳光。
27.涂油锈或电镀防锈或搪瓷防锈。
【详解】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日常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很多,如涂油、电镀防锈或搪瓷防锈等都能阻止铁生锈。
28.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会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一般会比山下低,植物的生长、开花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才有了让诗人感叹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妙现象。
【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29.“将白糖磨成粉末”和“将白糖熬成焦糖”的区别:前者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白糖磨成粉末”和“将白糖熬成焦糖”的区别:前者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30.有些资源的形成、再生过程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非常缓慢,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这些资源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例子合理即可)
【详解】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 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比如:动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属于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的形成、再生过程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非常缓慢,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这些资源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31. 水 ②和③ 水 空气
刷漆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锈和铁的导电性可以证明
【详解】(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①号瓶装有干燥空气,用橡胶塞密封,因此,①号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③号瓶中的铁钉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因此③号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所以对比①号和③号瓶,变量是水,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2)将②和③号瓶进行对比实验,②号瓶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没有空气。③号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两个瓶中的变量是空气,所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3)③号瓶中的铁钉上生锈较多,①号和②号瓶中铁钉生锈不明显,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
(4)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可知,隔绝空气和水与铁制品的接触,破坏生锈的条件,就能有效防止生锈。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涂油、刷漆、搪瓷等,都可以防锈。
(5)铁锈不导电,铁能够导电,因此,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锈和铁的导电性,可以证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