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贯穿始终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选文通过层层阐述,说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少年中国说(节选)》是一篇小古文,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等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意思。本文的难点在于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少年中国的关辉前景,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要结合各种资料来理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正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年级的学生在中年级时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学习本文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的意思,通过查找中国近百年来各领域发展的相关资料,了解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从而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产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难点)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并制作手抄报。
三、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导学单。(教师)
3.预习生字、新词。(学生)
4.读熟课文。(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生活话题,导入新课
1.通过谈话导入
话题一:祖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她?(预设:美丽、强大、伟大等)清末的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是这样形容的(齐读:少年中国)。
话题二:少年
“少年”带给你的印象是什么?(预设:有活力、朝气蓬勃等)是的,所以少年中国就是朝气蓬勃的中国。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齐读:少年中国说)。而后,简单解释“说”与“节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习成果展
(1)指名学生带领学生读准(鳞爪飞扬 鹰隼试翼 干将发硎等词)的字音,解释(今日之责任 乳虎啸谷等词)的意思,并作简单解释。
(2)指导“潜”“疆”两个字的书写。
2.完成学习任务一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意在读准读通课文。
(2)说说文章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意在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写中国少年的责任,第二部分写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第三部分总结与赞颂。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自主学习读准读好小古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结合资料了解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1)教师出示两种图片资料。一是百年前中国图片资料,二是百年前欧洲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百年前中国的落后贫穷。
(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关于百年前的文字资料,进一步感受百年前中国的弱小。
(3)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2.品读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1)完成学习任务二
①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先观察语言特点,圈出关键词,理解字义,明白作者心目中中国的样子;然后利用关键词背一背,完成《课堂作业本》语势图;最后同桌互背。
②连贯而有气势地朗读第1自然段。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借助语势图自主朗读本段落。
(2)思考: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3)全班齐读,做到连贯而有气势地朗读。
(4)说说当代少年应该怎么做。
本教学环节意在借助图片与文字资料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注释与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并完成背诵的学习任务。
深情朗诵,提升情感
学习任务三:小组合作朗诵课文第1自然段
1.选择喜欢的朗诵形式,在组长带领下认真练习。
2.脱稿朗诵,加上适当的表演动作。
3.小组合作展示。
本教学环节意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使学生进一步产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结
1.教师总结:我们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了梁启超先生所处的中国模样,也更明白了他理想中中国的样子,我们少年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2.作业:搜集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下节课上与同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