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刷子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刷子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21:07: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刷子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刷浆、包袱、衔接、发怔、半信半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
4.将所学人物刻画之法迁移自学《俗世奇人》之《泥人张》、《快手刘》等文章。
5.激发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为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感受人物形象”为主旨,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在《人物描写》一组的基础上,学生对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对于“细节”刻画人物体会应较为深刻。所以作为略读课文,应该是把之前所学之法迁移运用,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刷子李》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书中塑造了多位奇人,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和《刷子李》有相通之处,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以一篇带多篇,引起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了解《俗世奇人》一书及写作背景,准备《泥人张》《快手刘》《好嘴杨巴》等文章以作拓展阅读使用。
2.准备课件。
3.布置学生了解现实中粉刷匠的工作情况,可问家长,可实地查看,可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关注链接,明确目标
1、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刷子李》齐读
2、一看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不是真名,通过预习,你知道为什么叫他“刷子李”了吗?(刷墙技术高超)
3、在天津,人们习惯把在某一行拥有高超技艺的人,用行当加上姓氏来的方式来称呼他。
指一生,如果你木工得非常好,别人可能会怎么叫你?——木工( )如果你豆腐做得特别好,别人可能会怎么叫你?——豆腐( )
4、对啊!所以这种称号是对某行,具有高超技艺的人的尊称。让我们也尊敬的称一称他吧——刷子李
5、指生默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抓住内容,关注写法
1、检查生字词的学习
2、那下面就围绕阅读链接中的问题展开学习。
3、出示自学提示1: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刷子李” 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找出相关语句画下来,圈出重点词,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A抓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句子,感受高超技艺。
1)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从哪里感受到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了?
2)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3)同学们,刚才我们主要是通过研读,描写刷子李刷墙,悠然的动作和匀匀实实的效果的句子,来感受刷子李高超的技艺。像这样抓一个动作或一个特点,将它放大的描写,就叫它——细节描写【板书:细节】
B抓侧面描写句子,感受高超技艺
1)同学们,读到这儿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课文是讲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从刚才我们交流的细节描写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了。可为什么课文还要写另外一个人物——曹小三呢?请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曹小三的句子,圈画关键词(心理变化)。
2)填空完成: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像这样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的写法,我们就叫它——侧面描写【板书:侧面】
C、总结写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就是通过研读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来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的。
三、学法迁移,拓展阅读
1、快速浏览《泥人张》、《快手刘》两篇文章,根据描写人物的方法,找出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写下简单批注,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2、运用刚才的学法,快速浏览文章
(1)用“——”划出正面细节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想一想哪个词或句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2)文中侧面描写了谁?用“~~~~”划出有关句子,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3、汇报交流,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写法。
四、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1、用上本节课学习到的刻画人物方法写一写:
班级里你熟悉的一位同学,写一段话表现他的特长或绝活,题目也仿照刚才的文章。
2、展示交流。
五、课堂延伸,推荐阅读
过渡:同学们,这些故事有趣吗?你知道这些故事哪里来的吗?其实啊,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俗世奇人》这本书。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
(出示《俗世奇人》简介)
《俗世奇人》是由19个短篇小说构成的,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师:自己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