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景阳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3 21: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景阳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感受武松勇敢无畏、机智灵敏的英雄形象。
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描写,深入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古典名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景阳冈》就选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武松打虎的英勇壮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并引导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交流,相机板书:武松打虎 勇敢无畏、机智灵敏
好,让我们在武松的英勇事迹中穿插着他的性格特点,进行一次别样的“旅行”吧!
(三)细读课文,感受英雄形象
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了解武松上冈的原因。
1. 指名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武松为什么要上冈?他是怎样上冈的?
武松听说景阳冈时常有老虎出没,为了安全,人们通常都会提前告知游客不要单独上冈。但是那天,由于酒家的老板疏忽,没有提前告知这一信息,导致游客们需要单独上冈。武松在酒家的老板的劝说下,为了安全起见,决定独自上冈。
2.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和豪爽性格。
武松听到老虎出没的消息后,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觉得刺激有趣,毅然决定独自上冈。这说明武松是一个勇敢无畏、豪爽直率的人。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武松的豪爽气概。
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感受武松打虎过程。
1. 过渡:武松来到冈上,酒力发作,便想找一块大青石,躺下睡上一觉。不想,一阵狂风吹过后,从乱树背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面对猛虎,武松是怎样做的呢?
武松听到老虎出没的消息后,虽然有些惊慌,但很快冷静下来。他采取了避实击虚的策略,躲过老虎的攻击,利用地形优势,一步步将老虎逼上绝路。
2. 学生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圈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和机智灵敏。
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学生可以找到一系列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如“翻身下来”“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揪住”“按下”“乱踢”“提起”“使尽平生气力”等。这些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武松的勇敢无畏和机智灵敏。
3.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感受到他的勇敢无畏和机智灵敏。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武松打虎时的紧张气氛和武松的英勇无畏。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刻感受到了武松的英勇无畏和机智灵敏。因此,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性格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在本课小结中,教师强调了武松的勇敢无畏和机智灵敏的性格特点。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设置了悬念:武松成功打死了老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样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阅读课文,了解武松后续的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武松打虎后的情景,进一步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水浒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武松打虎后的情景,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在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之后,学生们再次感受到了武松的英勇无畏和英雄形象。此时,我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留下了悬念,武松成功打死了老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这一问题的提出,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二)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打虎后情景
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后,学生们了解了武松打死老虎后的喜悦和疲惫,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英雄的自豪和自豪。此时,我提出以下问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武松打死老虎后,心情如何?他是怎样做的?
2. 学生交流并回答问题,我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武松打死老虎后的喜悦和疲惫,并感受他的豪情壮志。
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读出武松的喜悦和疲惫,以及他作为一位英雄的自豪和豪迈。
接下来,学生们继续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了解村民们对武松的惊叹和赞美,以及武松的谦虚回应。提出以下问题:
1. 过渡:武松打死老虎后,不仅自己感到喜悦和疲惫,还引起了村民们的轰动。村民们是怎样对待武松的?武松又是怎样回应的?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9—12自然段,思考上述问题。
3. 学生交流讨论,我引导学生从村民们的惊叹和武松的谦虚中感受他的英雄气概。
4. 重点品味武松的语言描写,如:“我是清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唤做武松。”“我是打虎将,怕什么大虫!”等。这些话语充分展现了他的自信与豪迈。
5.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9—12自然段,读出村民的惊叹和武松的自信,以及他作为一位英雄的豪情壮志。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感受到了武松的勇敢无畏、机智灵敏和英雄气概。通过思考武松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我们认识到勇敢、自信、机智等品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中也成为一个勇敢、自信、机智的人吧!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经过今天的课程,同学们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回顾一下武松在打虎过程中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这些精彩描写是如何展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同时,老师想推荐大家阅读《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书中还有许多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阅读原著,进一步了解武松这一人物形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松,课后可以准备一个分享交流的活动,一起阅读《水浒传》中其他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并在下一节课中互相交流分享。
(五)作业布置
今天的作业有两部分:
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摘抄课文中描写武松动作、语言、神态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同时,阅读《水浒传》中其他与武松有关的故事,为下一节课的交流做好准备。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和交流,更好地了解武松这一人物形象,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种勇敢、自信、机智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描写来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性格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