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案
课题 交通运输 所属单元 第四章第一节
课的类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实验课 综合课 其他___ 课时 共一课时 第 一 课时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人数40人 选用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在空白地图中填充东西、南北方向的主要铁路干线,总结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 3.阅读中国铁路分布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图等专题地图,分析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说明我国铁路东密西疏的原因,体会人类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
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的方式选择、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视频,导新课 教师活动: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播放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片段,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 教师总结:视频里的这个人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他少年时就立下了“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知名的旅游博主,他的一生三十多年都走在路上。当徐霞客穿越时空,看到现代高铁,直呼“了不得”,如果说徐霞客的“朝碧海而暮苍梧”更多的是一种凌云壮志,那么今天我们已经把它变为现实,早上坐着高铁从江阴出发下午就能到到九嶷山,徐霞客走了三年的路,我们一天就能走完。与古代落后的交通方式相比,现代各种各样得交通工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看看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着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应用短视频,简单对比古今交通方式的不同,从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对比分析,识交通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并补充学生回答(1)大家今天是怎样从家到学校的?(2)把人或货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大家能想到哪种运输方式呢? 学生活动:逐个口述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这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那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应该考率哪些因素呢?请同学们阅读图文材料,对比分析并说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完成交通运输方式对比表。 交通运输方式对比表 特点 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运速运量运价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完成任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填表格联系实际生活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活动:紧跟老师思路,联系实际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完成交通运输选择规律规律总结。 交通运输选择规律总结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切入,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搭建阶梯。通过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完成交通运输选择规律总结,理清整体思路。 【环节三】真实情境,用交通 教师活动:设计关于学生生活不同运输需求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1)小华被临时通知明天到北京参加一场颁奖典礼,她应该怎样从珠海去北京? (2)中国制造的产品长久以来都受到各个国家欢迎,需求量只增不减,最近珠海某企业要向日本出口一大批高端打印机,要用哪种运输方式?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的白蕉海鲈享誉全国,小华在广州也想尝一下白蕉海鲈的味道,应该选择哪种运输方式合适呢? 在珠海高栏天然气处理终端,来自南海深水区的深海天然气汇入陆地管网后,可实现“南气北上”,支援北方的天然气供暖需求,天然气应该通过哪种运输方式到北方? 云南的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锌、铅、锡等矿产资源,如果要从云南运输大批矿产资源到珠三角地区加工,最理想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依照环节二学习的内容,积极为上述情境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设置情境,让学生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贴近生活,具有真实感,学生通过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环节四】读图绘图,辨路线 教师活动:小华计划假期的时候和爸爸坐火车去中国的各大城市旅游,她规划的路线是珠海-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昆明,请你找到她要走的铁路干线的名称,并说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中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在学案上空白地图填充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并说出我国铁路分布的格局。结合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说出小华要走的铁路干线名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填充铁路干线名称,提高动手绘图制图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铁路干线的记忆;让学生回答小华走的铁路线路的名称,能够及时检测学生的记忆效果。 【环节五】小组探究,说影响 教师活动:小华在旅行中发现,在我国西部有些地方现在还没有铁路, 我们读图发现中国的交通运输分布并不均衡,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中国的交通运输分布特点是怎样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学生活动:结合中国铁路分布图、中国地形图等资料,小组探究说出影响交通运输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师总结: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地的交通分布,但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还有经济因素,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中国正创造着更多的世界奇迹。要想富,先修路,未来我们国家将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高铁的建设,把路修好,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地区实现“朝碧海而暮苍梧”的理想! 设计意图:由小华发现的矛盾切入,进而思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并进行总结升华。
作业处理 【实践作业】珠海市某中学计划到陕西省延安革命遗址进行红色研学旅行,请同学们为他们设计可行的出行方案。
板书设计
教具 PPT、导学案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引用较多的乡土案例,设计了很多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填绘出“五纵三横”等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对祖国、家乡的情感也在活动中不断升华,学习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