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3 22: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榜葛剌进麒麟图》描绘了永乐年间,榜葛剌进贡麒麟的场景。
在中国古代,麒麟被视为“圣天子出而王道兴”的太平之征,是祥瑞之物。这个被唤作“麒麟”的瑞物,其实是一只来自非洲的长颈鹿。
原产于非洲大陆的长颈鹿,为何会在明朝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呢?
盛世扬帆向西洋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众卿家,看我大明,可谓国富民强,此乃宣我国威之时。
大臣:吾皇英明!我大明江山,统一已定;天下资财日丰;海器造船之术为天下之首。臣等也都认为此乃张帆远航之机,孰能担此重任?
明成祖:郑和可否?宣!
宦官:召郑和觐见!
郑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成祖:平身!朕派你出使西洋以宣扬我国威。钦此!
郑和:微臣遵旨!
众大臣(齐声):皇上圣明!吾皇万 岁万岁万万岁!
明成祖
历史演绎
郑和(1371年-1433年),原姓马,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
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进入燕王朱棣府,随朱棣南下夺位有功,后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为内宫太监,赐姓郑。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后病逝。1431年,明宣宗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为何是郑和?
“身长九尺,腰大十围, 四岳俊而小 ”“ 齿若编贝 ”“ 声音洪亮 ”,而且“ 博辨机敏、谦恭谨密、知兵习战 ”——《明史·郑和传》
为何下西洋?
材料1: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材料2: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材料3:西洋诸国,对明朝出品之陶瓷、丝绸等,都极喜爱……在返程中,郑和官船亦购买或交换一些中国所缺之香料,染料,宝石,象皮,珍奇异兽等等。
政治目的:寻找建文帝;
外交目的:宣扬国威;
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明惠帝
(建文)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西洋
西洋在哪?
配置与编队
宝船
马船
战船
水船
坐船
粮船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雁队形
郑和下西洋
起止时间
次数
在位皇帝
主要货物
到达地区
最远达到
1405-1433年
七次
明成祖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等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
明宣宗
二、概况
人物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特点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次数 7次 4次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 17艘
船只大小 长44丈(151.8米) 宽18丈(61.8米) 长24.5米宽6米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最远航程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古巴、海地等地
方式 海外贸易 互通有无 互补互利 寻找掠夺黄金好财富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航程远
友好交往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意义
三、意义
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交流
历史反思
材料:“三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 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
——《殊域周咨录》
想一想:为何航海的壮举会悄然结束,中国人最终放弃了对海洋的探索?
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缺乏经济内驱力(根本原因)
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威胁——
倭寇
折戟沉沙御外辱
——戚继光抗倭
“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戚继光抗倭寇
嘉靖年间, 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结中国海盗,奸商经常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严重威胁了沿海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在两浙三吴之地,更是连年荒旱,历来一片繁华的江南,在明朝政府的压榨之下,竟然呈现一片萧条景象。
——林瑞荣《明嘉靖时期的海禁与倭寇》
戚继光抗倭寇
戚继光抗倭寇
明朝 抗倭名将
戚继光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戚家军”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台州九战九捷
福建
广东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抗倭寇
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人心
军队
策略
指挥
戚继光抗倭寇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其性质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民族自卫战争。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
伟大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寇
海防松懈失国土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98年以前荷兰画家布里绘制的早期澳门全图
圣保禄大教堂遗址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正式通过外交文书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开辟为殖民地。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武力冲突
和平交往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遣唐使来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市舶司
马可·波罗来华
丝绸之路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前期
明朝中后期
国力强盛:
国力衰落:
友好交往、对外开放
暴力冲突、海禁政策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强 而 不 欺
威 而 不 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