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3 22: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什么是“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一)两弹一星
导弹
核弹(原子弹和氢弹)
东方红一号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一)两弹一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
(一)两弹一星
合作探究
我们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为什么还要研制它?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东方红1号”
中国是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一)两弹一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诞生的背景
(1)目的:
加强国防力量
(2)代表人物:
钱学森、邓稼先
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于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6年导弹
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两弹”:核弹、导弹
“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弹一星”的成功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①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我们可以从伟大的功勋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两弹一星”功勋肖像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二)漫步太空
2011年
2008年
2005年
2003年
2012年
1999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费俊龙、聂海胜)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景海鹏、刘旺和刘洋)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二)漫步太空
2022年
2021至2022年
2021年
2016年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景海鹏、陈冬)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陈冬、刘洋、蔡旭哲)
2013年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
神州一号
神州五号
神州七号
神州十二号
无人飞船
载人飞船
太空漫步
空间对接
1999
2003
2008
2016
(二)漫步太空
神舟一号,
开启我国飞天之旅
杨利伟,
中国飞天第一人
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
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②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③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一)杂交水稻-----袁隆平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1.概况
2.荣誉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
①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杂交水稻-----袁隆平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统计约有20亿人口生活在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其死亡率极高。
(二)青蒿素----屠呦呦
什么是疟疾?
(1)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团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二)青蒿素----屠呦呦
1.概况
(2)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药学奖。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青蒿素----屠呦呦
2.意义
知识拓展: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双百”方针
(1)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
(一)文化发展方针
(2)内容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意义
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红岩
东方红
茶馆
(二)文化发展成果
(二)文化发展成果
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领域 时间 成就
文学成就 方针
作品
1956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
2012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
(二)文化发展成果
唐人街
“文化自信”有力量
孔子学院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青少年要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既不能盲目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并且要积极学习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小结
科技文化成就
“两弹一星”: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科技
文化
载人航天工程
杂交水稻: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屠呦呦
“双百”方针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艺作品
新时代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农学
医学
课堂小练
1.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下列属于这一“规划”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着陆
D.“辽宁舰”交接入列
B
课堂小练
2.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回顾历史,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B. 东方红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D.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