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妈妈睡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妈妈睡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08: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家庭、父母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对母亲的依赖和敬爱更为显著。这篇课文《妈妈睡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妈妈的爱。
2. 过程与方法:
-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 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关爱。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述的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观察妈妈睡觉时的样子,所表达的内心感受。
2. 难点:
- 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妈妈的辛劳和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母爱的行动力。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妈妈睡了》的多媒体课件。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事先准备一些与妈妈相关的照片或小故事,用于课堂分享。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老师播放一段关于母亲与孩子的温馨视频,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之间有哪些温馨的瞬间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妈妈的故事。
-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与妈妈有关,题目是《妈妈睡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妈妈是怎样的吧!”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老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老师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关注作者对妈妈睡觉时样子的描写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
- 第一段:了解作者观察妈妈睡觉的原因和背景。老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观察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学生回答。
- 第二至四段:体会作者对妈妈睡觉时样子的细腻描写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老师提问:“作者描述了妈妈睡觉时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妈妈为什么会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妈妈的关爱?”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 品读课文,感悟情感(10分钟)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体会作者对妈妈的深厚感情。
-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机会对妈妈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5. 拓展延伸(5分钟)
- 学生展示自己与妈妈的照片或小故事,分享与妈妈之间的温馨瞬间。
- 老师总结:“母爱是伟大的,她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关爱吧!”
6. 总结归纳(5分钟)
-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我们珍惜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她的付出。”
-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和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述和分享。
六、师生对话实例
老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观察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呢?”
学生I:“因为妈妈很辛苦,作者想看看妈妈睡觉时的样子。”
老师:“很好!那么作者描述了妈妈睡觉时的哪些特点呢?”
学生J:“妈妈睡得很沉,呼吸很均匀,嘴巴和眼角都挂着笑意。”
老师:“这些特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学生K:“我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和作者对妈妈的深厚感情。”
七、课文内容的讲解和解析实例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妈妈睡觉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课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如“睡得好熟,好香”、“呼吸那么沉”、“嘴巴微张着,好像在给我讲述一个动听的故事”等,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妈妈的辛劳,也透露出作者对妈妈的深厚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课文语言,深入感受这份母子之间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