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二历史中期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第四至第六单元、选择性必修3前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隋唐长安城采用了宫城、皇城、郭城三城层层相套的建制。其中,宫城是皇帝的居所和处理政务之地,皇城是百官衙署所在地,郭城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贸易区。这种建制( )
A.彰显了天人合一观念 B.带有严格的礼制要求
C.与汉长安城一脉相承 D.利于各族居民的交融
2.图1、图2所示分别反映了近代以来德国城市人口占比变化和大城市(人口10-50万,区别于人口50万以上特大城市和1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数量变化(部分年份)。材料可用于探究近现代德国( )
A.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B.基层治理的新变化
C.城乡生育率的差异 D.政治统一的进步性
3.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对解放区城市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同年9月5日,武汉市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市长吴德峰在开幕词中表示:“我们也有信心逐步地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把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基于此,武汉市( )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接管资本主义企业
C.召开全市新一届政协会议 D.积极恢复发展经济
4.阿富汗北部和哈萨克斯坦西北部都有汉代漆盘残片、铜镜和丝绸、服装等出土;叙利亚也出土了带有汉字的绢。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汉代( )
A.丝绸之路的贯通 B.手工业的先进性 C.外交空间的扩大 D.移民实边的政策
5.2021年,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发出通知,除游轮和液化天然气燃料船外,对其他所有船舶的收费上调6%。同年,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也宣布将对产生较高碳排放的船舶收取更高的“通行费”。这些通告的发布意在( )
A.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 B.强化运河的生态屏障
C.增加沿线国家的收入 D.从列强手中收回主权
6.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中说:“黄帝曰:‘医有五经,何谓也 ’岐伯曰:‘五经者,脉口也。脉口者,气之所发也;气之所发,以生五脏之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段话表明( )
A.辩证唯物主义根植于文化传统 B.儒家的经学体系构建于西汉
C.系统的哲学理论此时已经萌生 D.天人合一观念渗透到中医学
7.图3、图4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医疗保障体制的示意图。由此可知,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 )
A.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B.注重对农村居民的保障
C.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D.推动了预期寿命的提升
8.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详考史书记载歧异,说明去取理由,形成《资治通鉴考异》一书。此外,沈括《梦溪笔谈》、叶适《习学纪言》、洪迈《容斋随笔》等两宋时期的学术笔记对考证史事及文字、版本真伪也都有所涉及。这说明,两宋时期( )
A.文人精神世界受到压抑 B.历史研究提倡经世致用
C.文化生活蕴含理学精神 D.训诂考据成为学术主流
9.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县城,毛泽东指示建立工农兵政府。新成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设立了民政、青工、妇女等部门,并深入基层建立区、乡群众组织,组建工人纠察队、农民赤卫队等武装,明确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这些做法( )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B.体现了先秦民本思想对共产党的影响
C.表明十月革命的经验在党内深入人心 D.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性和成熟化
10.目前发现的古莎草纸实物,最早能追溯到5100年前。古埃及人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古埃及( )
A.印刷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B.致力于推动书写文字的普及
C.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D.推动了区域文明的初步形成
11.古罗马早期史学家尤为重视政治史,撰写于共和国后期的史书《喀提林阴谋》,不仅叙述风格,就连一些史评也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极为相似;成书于帝国早期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有很多情节模仿了《荷马史诗》,有的地方甚至是照搬。这可用于说明( )
A.“希腊化”范围的扩展 B.古罗马文学的虚构性
C.政体变迁的学术影响 D.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
12.玄奘西行求法,与印度多地高僧辩论,回长安后又翻译大量经书;日本派出的遣唐使队伍中多有学问僧;中国高僧鉴真历经艰辛东渡日本。由此可知,当时的佛教( )
A.受印度教排挤而被迫对外传播 B.在多次转译后实现了“中国化”
C.经过大化改新成为日本的国教 D.是东亚与南亚文化交流的纽带
13.清朝初年,政府鼓励其他地区的人民迁移至四川。移民们不仅可以五年不用缴纳土地税,而且还可以得到三十亩水田作为定居的产业。于是,湖南、湖北、广西等地的穷苦百姓纷纷涌入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清政府此举( )
A.促使四川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B.致力于实现民族关系的和谐
C.推动了四川经济的恢复发展 D.解决了湖广地区的人地矛盾
14.16世纪起,出生在中美洲的白人移民后裔被称为“克列奥人”,以区别生于西班牙的“半岛人”。到18世纪中后期,一些克列奥人开始自称为“美洲人”,并愈发痛恨来自西班牙的父兄辈。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拉美独立运动加快民族觉醒 B.人口迁徙催生新的民族认同
C.欧洲人的种族歧视观念浓厚 D.西班牙的殖民霸权受到挑战
15.表1所示为16—20世纪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数量的情况。影响各阶段人口迁徙的共同因素是( )
表1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到达美洲的黑奴约1500万人,为进入美洲的白人移民的4-5倍 从欧洲迁出的人口超过1800万;从亚洲迁出的人口估计为1200万—3700万 仅1960年,跨国迁移人口达325万,1974年达947.5万,1985—1990年,外迁人口增长率为2.59%
A.劳动力的需求变化 B.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C.殖民地的纷纷独立 D.奴隶制的最终废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表2 几则有关马车的考古发现
哈萨克斯坦卡拉塔乌山脉的岩画中的马车形象,时间距今4000年左右。这处岩画中的马车形象,与甲骨文的“车”字完全一致
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及小双桥等商代早期遗址,均未发现马骨及两轮车辆遗存;目前尚未发现商王武丁时期(公元前13世纪)以前,中国境内的畜养家马与战车的遗迹
商代晚期的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与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发现的车马坑,马车构造与殷墟所见相同;商代晚期遗址出土的两轮马车,结构力学合理,制作工艺精良,且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绝非初创草成之作
从殷墟遗存看,中国制造的战车在各个方面已远超中亚、西亚地区。进入西周后,战车结构大体因袭商制,并加以改进,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战车之原型
——据于成龙《殷墟战车何以实证早期东西方文明互鉴 》等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2015年以来,美国将自动驾驶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布了多项自动驾驶指导政策。美国自动驾驶关注点从小汽车自动化延伸至公交、货运物流,并推动港口、公路多模式多场景示范运营。2020年2月,中国多部门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近年来,以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美国以公路智能运维和车联网技术部署为契机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日本以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为载体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更新升级,欧洲推动跨国统一的核心网络信息化通道基础设施建设。
——摘编自韩广广等《美国〈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2020—2025〉解读及未来发展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朝后期马车的特点。(6分)
(2)材料二为近代早期有确切年代的绘有人力车的绘画,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人力车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各国加快智能交通建设的原因。(6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交通工具演变历程中得出的认识。(4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自东汉末年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生产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在魏晋—隋唐时期,当地畜牧经济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反弹过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畜牧区域曾一度向东南方向显著扩张,国营和私营的大型畜牧业都取得明显发展。可以说,十六国至唐初,黄土高原地带一直是胡、汉混杂居处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其经济生产也以畜牧业为重。由于畜牧经济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羊肉酪浆”之类的饮食物品乃成为“中国之味”,“食肉饮酪”在社会上曾一度相当流行。唐代胡食风行,胡食的特点之一就是食肉量较大,而畜牧业的发展,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肉食来源。
——摘编自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的大部分时间,很少有英裔美国人考虑过迁徙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广袤土地上。“西部地区”给人的印象是“美国大沙漠”,不适合文明存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许多美国人开始对西部特别是牛仔的形象赋予浪漫色彩,他们将西部地区看作是勇敢者和上进者经历艰难险阻可以建设新文明的地方,将实际上工资低廉的雇工描述为强大而不朽的传奇人物。欧洲移民后裔定居西部的过程,至少在两个世纪中主导了美国人的国家想象,有时也成为历史学界讨论的中心话题。
20世纪的历史学家则将西部描述为一个勇敢、成功、对抗、贪婪以及失败并存的地方:破败废弃的小镇,荒凉阴郁的印第安保留地,穷困潦倒的贫民区,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景观与辽阔的牧场、肥沃的农田和繁华的城市共同构成了西部。他们强调,在塑造西部社会的过程中,妇女和男人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2000-2003年,重庆市外迁农村移民12.16万农村移民,2004年继续外迁2.34万人。截至2003年,外迁移民占三峡库区全部农村移民的41%,减轻了库区的土地负荷和人口压力,有利于防止乱垦滥伐和水土流失。1998年以来,三峡库区停止了开垦荒地,对已开垦改造的25度以上的荒地和低产地,逐步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04年,重庆市的自然保护区达到48个,总面积8290平方公里,初步建成重庆市及三峡库区珍稀濒危动植物抢救、繁育及迁地保护中心。
——摘编自刘德绍、杨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六国至唐初,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经济反弹的表现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美国人眼中“西部”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变化的因素。(9分)
(3)根据材料三,从迁出地的角度,谈谈三峡移民的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世纪初,作为“小说界革命”倡导者,梁启超认为小说是一个万能之物,可以革新政治、道德、风俗,乃至可以决定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小说界革命”口号的提出,一时间如晴空霹雳,给小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表3清末“小说界革命”部分代表作品对国家未来的畅想
小说 相关内容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 中国实施维新变法成功后成为世界强国,在五十周年庆祝大典上,西方各国诸友邦皆特派兵舰来庆贺,英国国王、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国大统领及夫人皆亲临致贺;其余列强,皆有头等钦差代一国表贺意。外宾齐集南京,好不匆忙,好不热闹
碧荷馆主人《新纪元》(1908年) 故事时间设定在1999年,中国已改用立宪政体多年,有中央议院,有地方议会,政党及人民私立会社甚多。所有从前被各国租借去的地方,已一概收回,就连各国在中国的领事“早已于前六十年收回(撤回)的了”……国家每年的入息,有两千三四百兆左右。养兵费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各国深深忌惮中国,彼此商议、共同筹划抵制中国的发展。而中国人异常团结,各种科学也异常发达,他国难以得逞
陆士愕的《新中国》(1910年) 借梦境展示立宪四十年后,街道上,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柜台里的伙友都满脸和气,不似从前划一不二价的面孔。寻常马路中站岗的英捕、印捕(列强在租界中自辟的巡警)一个都不见,只有华捕,也都换了服式,都穿着中国警察号衣
——据王敏《“小说界革命”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等整理
阅读材料,围绕“小说‘革命’与国家命运”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