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爱情诗整合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诗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记录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心灵历程,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基因,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诗经》是必读的经典。初中统编教材中选编了《关雎》《蒹葭》《子衿》,作为初中生了解《诗经》、走进《诗经》的跳板。
《关雎》选自《周南》,这个地方大概在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当时是周公统治的地区,注重礼仪,发扬圣贤德化,所以《周南》是正风之始,有雍容和雅之特点,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中男女相与和乐而恭敬,展示了君子的精神特点,哪怕是恋情,也是温文尔雅、循序渐进、颇有节制的,快乐不过度,哀伤也不极端。所以,有人说,如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词中找出一首最能显示中国人为人处世风格、最能显示我们民族性格的诗歌,很多人在经过一番比较和思索后,会选择《关雎》。
《蒹葭》选自《秦风》,被王国维评价为“最得风人深致。”有评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蒹葭》者”。这首诗最大的魅力在于意境的朦胧和飘渺。不写伊人,却大力描绘主人公的反复追寻和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状态。引人共鸣的正是这种迷茫梦幻的追寻状态和心理。有人将其艺术成就列为中国古典爱情诗之首。
《子衿》出自《郑风》,由于郑国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特点,封建礼教的影响比较薄弱,《郑风》中的诗歌多表现出更为大胆泼辣、热情奔放、坦然自如的诗风特质,都展现出人物鲜活而独特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子衿》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诗歌。其中对女子的微妙心理描写委婉细腻、真实大方。
【导学目标】
(一)关键能力: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二)必备品格: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古人细腻真挚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三)核心价值:
1、诵读经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审美意识,增强了文化自觉与自信。
2、辨析人物形成自身的语言情感体验,发展有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导学重点】
1、感受《诗经》的音韵美及主要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结合理解析形象,谈感受,树立学生正确爱情观。
【导学难点】
体会文中重章叠句手法体现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情感的作用。
【导学时间】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经》中的诗歌就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在劳动中自然而真挚的咏唱。是最早的“歌谣”。
屏显题目与出处,明确都选自《国风》,多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丰富,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引入婚恋诗主题。
二、讲授新知,明确要点。
活动一:放声吟诵,品诗韵。
诵读诗歌,感受诗歌音韵美,完成表格。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名 节奏特点 押韵韵脚 叠词 重章叠句
《关雎》 以四言诗为主,二二节奏诵读。 ou鸠,洲,逑 关关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ang苍,霜,方,长,央 i萋,晞 苍苍,采采,萋萋 整首诗歌
《子衿》 in衿,心,音 青青,悠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小结:
1、二二节奏,押韵,读起来富有音律美。
2、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摹状,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使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3、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结构清晰,增强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
三、当堂练习,形成能力。
基础性练习:
活动二:析法深读,知情意。
关注重章叠句部分。
思考:反复吟诵的部分在内容上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1、体现出时间的推移: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2、体现人物心情的变化:君子爱慕淑女—求而不得时内心焦灼—幻想求而得之愉悦欢欣。
3、体现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不懈的追求。
《关雎》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
求——思——友——乐
《蒹葭》君子执着追求的见证: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子衿》女子内心焦急依然等待的心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总结:暗示人物内心,使情感表达更饱满,更真挚。诗歌主题更突出。
拓展性练习:
活动三:细品慢酌,赏形象。
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诗中的君子或淑女的亲友团,结合你的理解与思考,任选其中一首,替君子或淑女做一下参考,这女孩子是不是好配偶,这男孩子值不值得终身托付?
预设:
1、最喜欢《关雎》中的“我”,因为这个“我”是谦谦君子,深情而恭敬。温文尔雅、循序渐进、颇有节制,“悠哉悠哉”是他求而不得的叹息声,辗转反侧可以看出他因为思念整夜睡不好觉。但他不过激,也只是幻想想象和淑女幸福生活的样子。
2、最喜欢《子衿》中的“我”,爱就大声说出来,爱得大大方方,明明白白。一般都是男追女,但是这个女子等男朋友,还很有耐心,心里有埋怨,但还是坚持在等。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坚持自己要做的。这个“我”率真、纯粹而可爱。
3、最喜欢《蒹葭》中的“我”,执着、用情极深。”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宛”字写出伊人的虚飘渺茫,好像在又好像不在,似乎很近又不可得。但他不畏“道阻且长”的险阻、苦苦追寻。人生不也就是一场意义的追寻吗?
四、交流展示,运用知识。
活动四:含英咀华,思教化。
老师又跟大家准备了一首诗,诗歌中人物形象,情感有没有和前三首相似的地方,能给我们一些怎样的指引与启示?
链接:
①桃夭:
【原文】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华③。之子④于归⑤,宜⑥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⑦。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⑧。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②灼灼(zhuó):花朵色彩鲜艳如火。③华:同“花”。④之子:这位姑娘。之,指示代词,这。⑤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⑥宜:和顺、亲善。⑦有蕡(fén)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蕡,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⑧蓁蓁(zhēnzhēn):繁茂的样子。
【译文】茂盛桃树嫩枝芽,枝枝绽放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红白肥又大。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压枝杈。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善待夫家人。
【题解】《桃夭》,出自《诗经·周南》,这是一首祝贺赞美女子出嫁的诗,描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并对新娘的美貌和美德给以赞美。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诗中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家庭的追求。
预设: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待爱情有礼有节,情感真挚,但颇有节制,执着而专一。
2、引申面对生活中的事,要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
3、对生活充满希望与热爱,积极面对。
......
五、当堂测评,达成目标。
学以致用:
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书香校园·好书推荐活动”,结合所学,请你为初一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诗经》推荐词,字数150字左右。
推荐词要求:
1.开头要有称呼语、问候语。
2.要写出推荐的书名《诗经》。
3.要选取一两个角度,并结合你最喜欢的篇目分析评价这本书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4.要有推荐语,如: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诗经》推荐词评价标准
要素齐全,主题突出,文字流畅,卷面整洁。
六、课堂小结:
孔子说《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教人情思纯正,寻美向善,《诗经》里有执着的追寻,还有痴迷地等候;有温文尔雅的思慕,《诗经》里有先民们活色生香的足迹,也有我们常读常新的情味。最是深情,莫若诗经。人间至美,莫若真情。愿这堂课开启我们对《诗经》的兴味,去追寻更多的真善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