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人教版生物 年级及册次:八年级下册生物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
一.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本章是八年级下期第七单元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从自然界中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生殖和发育现象,从中进行了介绍,讲解了动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规律与特点。本章节属于第七大学习板块: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命观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方式”这一个重要的分类方式,理解“生物在生物圈中是发展和延续的”这一单元大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动物之间生殖和发育的特殊的区别与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进化与适应”这一个生命观念,并能举例说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理解生殖是遗传物信息的传递过程,初步形成正确的遗传和变异观 科学思维:分析与比较、归纳与概括,对不同生物生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进行了总结,能以文字、图示等形式说明生物生殖发育的相关概念。 2.教材分析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包括四小节内容,分别是“植物的生殖”,以对被子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的复习引入,讲述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重点介绍了无性生殖及其应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以家蚕和蝗虫为例,阐述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以及如何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发育方式;“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说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阐明了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机构特点以及鸟的生殖发育的过程。本章内容注重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安排了一些实验、课外实践、技能训练及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且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这些探究活动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 3.学情分析 从授课对象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心强,强烈求知欲等特点。在通过了上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学生对生物课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生理与心理特征在前,使得他们自控能力较差,自主探究能力还不够强。而生物知识已经从最初的直观形象化逐渐深入,越来越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讲授的内容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章。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之后,针对他们的生存繁衍而安排的。生活中,学生生物的发育现象可能熟悉,但是对于具体的生殖发展过程和类型等知识还不清楚,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模糊性,因此需借助于实物、模型、多媒体动画来辅助教学活动,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且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作业目标 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确定本单元的练习目标如下: 1.通过基础知识课堂练习,以此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突破重难点,查漏补缺,以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解题的正确思维。 2.通过课外实践“扦插与嫁接”等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对于生物生殖和发育中的“无性生殖”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3.通过三个层次的学科实践作业,即在课后进行的实践、资料分析、参观等活动,发展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文字处理以及内化技术手段实际操作的能力。 4.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三、设计思路 本单元作业的设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科学习规律,注重作业的基础性与开放性、情境性与探究性、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注重作业的诊断、激励、促进作用,切实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素质,形成能力的目的;注重任务式作业的设计,起到了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以落实了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内容与目标,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经验、科学研究等真实情景,体现出了基础性、提升性和拓展性等不同层次类型的作业,满足了学生“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的需求 四.课时分配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课时)
第1课时 植物的生殖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春天来了,又到了一年的“草莓季”,请同学们去大棚采摘草莓的同时并调查草莓的繁殖方式 通过调查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知识梳理的能力,是学生乐于去做实践活动并能在此发展知识 八年级下期学生 5分钟 0.95
发展性作业 1.春天来了,又到了百花争艳的时期了,请你到周边采一朵桃花,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剖一下桃花,并将你解剖的桃花结构铺在一章白纸上标注好每个部分的结构名称 通过安排动手活动深刻回忆花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有性生殖”这个大概念的认知 八年级下期学生 10分钟 0.9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任务一:有性生殖 1.请你展示你在课前在白纸上解剖的花的结构并与同学分享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桃花的雌性细胞和雄性细胞怎样结合? (2)这样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哪一方的特征?是一方的还是都可能有? 任务二:无性生殖 1.请你根据你课前去草莓基地调查的资料跟同学们进行分享,草莓有哪一些繁殖方式,思考交流并讨论一下问题 (1)这些繁殖方式有什么特点? (2)还有那一些植物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繁殖? (3)许多植物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点有什么适应意义? 通过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课前做的活动的对比,分享,思考与交流,学生能够明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方式之下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八年级下期学生 10分钟 0.85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唐代传入中国。历经千年时光,如今,远在四川盆地中南部的威远县,是全国最大的无花果集中成片种植基地。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无花果之乡”。最初,威远无花果园里,最常见的品种为“中国紫果”。这种品种虽然丰产性能好,但是个小,成熟后容易裂果,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威远引进了“布兰瑞克”无花果,这种品种丰产,而且果子更大,抗病能力强,富含蛋白酶,药用价值高.此后,威远又不断培育优选新品种,比如“甜城红”“芭劳奈”,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口感好,耐存储。“波姬红”颜色鲜艳,颜值高,水分足。 果农想成本最低化扩大“布兰瑞克”无花果的栽种面积,且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可以“中国紫果”为 ,“布兰瑞克”为 进行嫁接,这种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无花果结果经历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的过程,无花果经过两性 的结合,属于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的后代具有 遗传特性。 为了确保“布兰瑞克”存活,应当使“布兰瑞克”和“中国紫果”相接触部分的 (分生组织)紧密结合;另外应具备“布兰瑞克”枝条健壮且具有发育成熟的 ;除此外,也应具备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 “甜城红”以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从以色列引进的“108B”无花果枝条为材料,采用60Co-γ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用枝条扦插进行繁殖后代的方式 为 生殖;通过辐射诱变选育的后代会产生 。 通过对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进行了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利用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对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更加深入的认知与记忆 八年级下期学生 5分钟 0.9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桃花通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繁殖后代。下面哪个结构与桃花的生殖方式有关( ) 花托 B.花柄 C.花瓣 D.花蕊 2.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某县引进多家企业创办了棉絮加工厂、菜籽油加工厂、蔗糖厂及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的饼干厂。此材料中渉及的生物繁殖方式不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棉花 B.菜籽 C.甘蔗 D.小麦 3.“试管婴儿”的培育原理与下列哪种生殖方式或原理一样( ) A.草莓“试管苗” B.克隆羊多莉的培育 C.水螅的出芽生殖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 《本草纲目》记载,无花果味甘平无毒。《中药大辞典》当中也说无花果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治疗肠炎、痢疾、喉痛等。无花果可食可药的特性使李老伯想用枝条进行扦插种殖。下列关于扦插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扦插属于植物无性生殖方式之一 B.应具备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C.茎段本身应具备生长健壮且有发育成熟的芽 D.不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 通过情境的建设,对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作出了明确的知识的要求,巩固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使得学生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刻,容易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差别 八年级下期学生 5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1.春天来了,又到了一年的“草莓季”,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自行查阅资料,繁殖新的草莓苗 利用植物繁殖技术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与升华,使得学生对知识感兴趣的同时,又能够从实践活动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八年级下期学生 5分钟 0.85
第二课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前 基础性作业 1.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成虫有对足,一般有2对翅。 2.昆虫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身体、 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蜕皮现象。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这是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蚕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吐丝结茧, 可织成美丽的绸缎。 帮助学生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第三节的节肢动物的特点,通过此题学生可以回忆起对节肢动物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对八年级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5分钟 0.95
发展性作业 指导学生去花园菜园里去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毛毛虫”、“蝴蝶”“蜻蜓”等各种昆虫,设问: 1、用现有知识解释毛毛虫和蝴蝶的关系 2、你见过蜻蜓小时候长什么样子吗?生活在哪里? 3、所有昆虫都有和“毛毛虫”类似的阶段吗? 通过实地探索,观察昆虫的种类,学生在小学初中的学习中或者是日常积累已经知道毛毛虫和蝴蝶是同种生物,但对其关系还不是很明了,通过这样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消除学生对昆虫的恐惧感,减少自然缺失感。另外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昆虫的变态发育,引导学生下来自己收集资料了解昆虫的变态方式的不同,为正式学习储备知识基础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20分钟 0.9
课中 基础性作业 预习自测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家蚕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 (2)发育:家蚕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______。除了家蚕以外,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蝗虫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 (2)发育:蝗虫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称为____________。除了蝗虫以外,______等昆虫也采用这种发育方式。与成虫相比,蝗虫的若虫身体___________, 没有发育成熟,仅有____,能够跳跃,称为_____,若虫经过__次蜕皮,不经过_____期,发育成成虫。 3、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属于__________发育; (2)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期。 对课本概念内容进行挖空联系,作为课中基础检测,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对昆虫的发育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重难点突破提供条件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5分钟 0.9
任务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课本上观察与思考的六幅图序号按家蚕生殖发育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家蚕的一生主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根据总结,我们知道家蚕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所以它的生殖方式___________。 3、比较家蚕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成虫三对足,两对翅几乎不取食,以交尾产卵为主蛹体表光滑,呈椭圆柱状不取食,外表变化不大,但内部进行剧烈生命活动
家蚕幼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据此你能总结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家蚕一样,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______变态发育。 任务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 1.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本质区别是:幼虫的 和 与成虫相似,只是 , 。 2.蝗虫的发育经过 、 、 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3、两者主要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有_____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没有_____期。 4、列表比较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异同点: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蝗虫
任务三: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认真阅读第10——11页文字,完成下列内容: 1.像家蚕一样,发育经过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蝗虫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称为_____ _____。 3.两者主要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有______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没有______期。 ●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了:昆虫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 和 两种。如:家蚕的发育过程是 ;蝗虫的发育过程是 。 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将重难点以分任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取信息的能力,落实基础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15分钟 0.85
课中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你养过蚕宝宝吗?你知道蚕宝宝要蜕几次皮吗?你见过蚕宝宝如何“作茧自缚”吗?请你自行收集桑叶将老师寄养给你的蚕宝宝照顾好,并分阶段绘制蚕宝宝发育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蚕卵,让学生体验养蚕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素养,养成实验观察的习惯,以绘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方式,并且做好记录。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0.85
课后 基础性作业 1.花间飞舞的蝴蝶是由某个阶段羽化而来,这个阶段是( ) A.幼虫 B.蛹 C.成虫 D.卵 2.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蛹期是蝗虫发育的重要阶段 B.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受精卵 C.与蝗虫发育过程相同的还有蟋蟀、螳螂、蜜蜂等 D.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与成虫三个时期 3.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蛹→幼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若虫→蛹 4.“毛毛虫”和“蝴蝶”分别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时期,从“毛毛虫”到“蝴蝶”,昆虫要经历复杂而剧烈的_________发育。 课后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多以选择判断题的方式,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8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A组:调查常见的昆虫的发育方式,并对其进行分类。 B组:调查常见的昆虫的生活环境,并对其进行分类。 合作交流:将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对比,找出发育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分小组任务完成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分类之后的合作交流过程使所有学生充分参与任务,表达意见,最后以例子的形式形成生物的发育方式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30分钟 0.95
第三课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前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 帮助学生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第五节的两栖动物的特点,通过此题学生可以回忆起对两栖动物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对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1分钟 0.95
课前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请你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思考一下,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到后来解决了吗? 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让学生理解“初夏两栖动物繁殖”时的特殊现象和变态发育中的核心观点为“幼年时期和成体不同”的观点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10分钟 0.9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任务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1.青蛙怎样繁殖的呢? (1)哪一方发出信号? (2)交配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 (3)蛙的生殖是在哪儿进行的呢? (4)精子和卵细胞如何相遇? 任务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1.请填写根据本节课知识填写早期蝌蚪与成蛙的区别 比较项目早期蝌蚪成蛙生活环境食物外形运动呼吸
通过对两栖动物生殖的特点的提问和发育表格的建立,让学生在其中能包含的知识点中巩固对课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等基础知识的印象,使得学生更能理解并记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时的特点,以此完成本课时的重难点突破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10分钟 0.9
课中 发展性作业 1.学科综合往往可以解决一些学科内难以解释的问题,下列表格是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距今大概年数两栖动物的发展状况环境条件3.45-2.25亿年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2.25亿年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分布范围缩小部分地区干旱,出现了沙漠,气候干燥
(1)两栖动物的雄性个体具有 ,用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在交配的时候,因为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是 受精,所以雌雄蛙之间具有 现象,这样可以提高受精率,这说明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只能在水中生活,他们用 呼吸,用尾部游泳,这说明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也离不开水。 (2)两栖动物喜欢在温暖的地方生活,所以它们属于 (选填“变温”或“恒温”)动物, (3)当蝌蚪长大变成成体时,它们 的 不够发达,还必须要依赖于湿润的 进行呼吸,因此这就也说明了两栖动物的成体的生活也离不开水。 (4)综上所述,请你分析资料并作答,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通过对表格中资料的分析与解读,既锻炼了学生对资料中文字信息的提取的能力,又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从资料中了解了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影响,从而提炼出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这样的观点。使得学生的文字总结能力得到提升,也能以本题目的基础上突破本小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这个难点,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环境影响生物”的观点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8分钟 0.85
课后 基础性作业 任务一: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春末夏初,小明在池塘内发现了一群蝌蚪,他们有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尾消失是蝌蚪变为幼蛙的标志 B.蝌蚪靠四肢摆动游泳 C.蝌蚪先长出前肢,后长出后肢 D.蝌蚪用肺和皮肤呼吸 2.崇安髭蟾,又称“胡子蛙”,它体态奇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蛙类,下列有关于崇安髭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崇安髭蟾的成年个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崇安髭蟾的雄性个体耳后有鸣囊,鸣叫吸引雌蛙来求偶 C.崇安髭蟾是体外受精,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受精率 D.崇安髭蟾一生离不开水,所以它分布范围小,数量较少 任务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3.在我国某地的一个林场附近,曾出现10万只青蛙大规模迁徙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寻找食物 B.寻找配偶 C.有集群行为 D.寻找充沛水源 4.两栖动物现目前的生存环境堪忧,并且每年呈现出数量下降的趋势,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对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缺乏保护 B.水域面积逐年减少 C.两栖动物的生存可以离开水 D.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 通过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让学生在课后能通过一定的题目的基础上对于本小节学习的知识右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借此以突破“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这个本小节的重点,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得到提升;通过对“环境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影响”来创设情景,以此作为情境的建设使得学生充分理解本小节的难点,以及“两栖动物离不开水”这样的观点,让学生以此基础获得更多样化的记忆模块,丰富学生单一化的知识结构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6分钟 0.9
课后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学科综合往往可以解决一些学科内难以解释的问题,请你将老师要求大家收集的有关两栖动物变异的新闻分享给大家,分析资料之后根据下列要求写一篇文章 (1)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两栖动物?请你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3)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请你写一篇以“保护两栖动物”为主题的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题材不限 通过对课前学生资料收集的课前小活动以锻炼学生收集信息,使学生各项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又通过对学生收集的资料的分析与解读,既锻炼了学生对资料中文字信息的提取的能力,又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从资料中了解了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影响,从而提炼出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这样的观点。使得学生的文字总结能力得到提升,也能以本题目的基础上突破本小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这个难点,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环境影响生物”的观点 八年级下期的学生 30分钟 0.85
第四课时 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前 基础
性作
业 请同学们预习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并仔细观察身边的鸟类,对照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用相机、图片等形式记录鸟类的繁殖行为(注意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下周生物课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完成对本节课的学习,以观察鸟类繁殖行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鸟类的生殖发育提前有一定的感知便于后续教学的推进 八年级下期学生 10分钟 0.95
发展性作业 请同学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养鸡场,看看养鸡场是怎样根据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科学养鸡、提高产量的。参观过程中请同学们做好小鸡生殖发育相关记录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让学生参观养鸡场,记录鸡的生殖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八年级下期学生 40分钟 0.85
课中 基础
性作
业 任务一:观察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繁殖的特点 1.请你根据刚才观察鸡卵的实验,识别并完成鸡卵的结构 (1)写出名称[2]____ [3]____ _ [4] _______[5]________ [7]_______ (2)图中⑤的结构里含有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的 和 ,起到保护作用、能减少水分丢失的结构是 和 。 任务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杜鹃不孵卵,不筑巢,不育雏,将卵产在画眉的巢里,由画眉代替孵卵”。请根据以上资料总结鸟类生殖必不可少的过程” 通过实验、模型图的形式考察学生对鸟卵的结构的认识情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鸟类的生殖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以资料分析的形式考察学生获取分析资料信息的科学思维能力, 八年级下期学生 5分钟 0.9
发展性作业 任务一:观察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繁殖的特点 1.根据对鸟卵的认识,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这种说法科学吗? 2.你认为鸟卵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哪部分?为什么? 3.从商场买回家的鸡蛋一般都不能孵化出小鸡,这是为什么呢? 任务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请你根据本节课所学,思考讨论并交流以下行为 民谚曰:“不打春日三月鸟” 悬挂人工筑巢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任务一以问题串的形式,考察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任务二结合谚语、诗句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 八年级下期学生 10分钟 0.85
课后 基础
性作
业 1.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刻画了一只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鸟儿。下列有关鸟类说法错误的是 A.海燕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中的阻力 B.海燕的筑巢、产卵等繁殖行为属于无性生殖的一种 C.海燕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海燕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在自贡彩灯公园举行了“爱鸟周”主题活动,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营造爱鸟护鸟氛围,下列关于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不同种类鸟的鸟卵中最重要的结构都是胚盘 B.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 C.亲鸟复杂的繁殖行为可以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鸟的育雏行为 3.培育小鸡往往需要依靠母鸡的孵化。这说明鸡卵发育成雏鸡需要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舒适的鸡窝 4.现代化养鸡场根据鸡的生殖发育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工业化生产流程,通过精心管理而获得高产,从而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做出了贡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保证鸡卵的受精率,现代化的养鸡场一般都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 B.采用人工孵化箱可以保证孵化时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C.一个鸡卵就是一个卵细胞,其卵壳为细胞膜起保护作用 D.为保证鸡群有较高的产蛋率,鸡舍总是亮着灯提供足够光照时间 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下期学生 7分钟 0.9
课后 发展性作业 鸟卵是鸟类生殖发育的重要媒介,请你在家利用各种各样的物品制作一个鸟卵的模型 要求: 1.制作的模型要简单明了,不要太复杂 2.要体现出鸟卵的每一个结构,并加以区分 3.在课堂上展示你所制作的模型并说出每个部分代表结构名称和其功能 以本次制作模型的活动引发学生对鸟卵的结构和功能的思考,使得学生通过本次模型制作活动能够锻炼自身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年级下期学生 35分钟 0.85
单元作业
课前 发展性作业 根据你所学的本章知识点,利用老师发给大家的一张A4纸和不同颜色的笔,在纸张上画出知识导图 要求1.每一小节的知识点都要总结到位 2.做到简明扼要,知识点清晰明了 通过本次对本章知识导图的构建,让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提升自我总结能力,语言提炼能力,以此更能使得本章的重难点得到突破 八年级下期学生 30分钟 0.8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1.古书《客退纪谈》里有记载“孟蜀时,兵部尚书李灵每春时,将牡丹花数枝分遗朋友,以兴平酥同赠,且曰:俟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浓艳也。”牡丹花可赏可食的特点,让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小李想大面积栽种,且保持优良特性。下面哪项措施不能帮他达到目的( ) 种子繁殖 B.嫁接 C. 组织培养 D. 扦插 2.孔雀开屏属于下列哪种繁殖行为 A.交配 B.求偶 C.筑巢 D.育雏 3.蝉蜕是一味中药,是蝉在生长时蜕掉的一层“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蝉的鸣叫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这层“皮”会限制蝉的发育和长大 C.蝉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呼吸 D.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4.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蝗虫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后代 B.蝗虫的发育时期经历了蛹期,所以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对于植物来说,家蚕的幼虫时期危害最大,蝗虫的成虫时期危害最大 D.家蚕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蝗虫没有蜕皮 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时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B.家蚕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叫做变态发育 C.青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使得青蛙方便受精,使得雌蛙产出受精卵 D.鸟卵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够减少水分的丢失,更加适合在陆地上生存 6.小明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他发现家乡农户们扦捕繁殖的杨树苗差别很大,有的成活率较高,有的则很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杨树扦插的成活率呢 他想过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一问题,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取5个同样大小、质地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把一株杨树幼苗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15~20cm,各带有2个健壮的芽,把它们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插入盆中的沙土中。 ③把5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小明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因素对扦插杨树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实验组是 。共有 组对照实验。1号和4号、2号和4号,3号和4号、5号和4号分别探究了 、 、 、 对杨树苗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2)生长状况最好的是 花盆中的杨树苗。 (3)5号花盆中的杨树苗最终死亡,原因是 (4)杨树苗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其优点是 (5)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为什么 如果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 通过常规的综合性习题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否用于实践,大题属于实验探究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八年级下期学生 15分钟 0.9
课中 发展性作业 已知鸡卵孵化的温度大约在35-40度之间,请你设计实验探究鸡卵孵化的最适宜温度 要求:1.要有具体的实验器材,完整的实验设计步骤 2.可行性较强,科学性较强 通过本次实验设计这个活动,即锻炼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能突出本章所要突出的重难点是“环境影响生物”,更能体现出遗传与变异的基本观念。以此活动引起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现象的探索与思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年级下期学生 30分钟 0.85
课后 基础性作业 1.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是世界上除了谷物以外,用作人类主食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如图为马铃薯生殖和发育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马铃薯的繁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马铃薯能成为主食的主要原因是其块基中含有大量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是通过叶的 作用制造,经 (选填“导管”或“筛管")向下运输并储存在块茎中。 (3)在运输和贮藏马铃薯过程中,要适当降低温度,目的是抑制马铃薯的 作用。 (4)马铃薯一生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作用。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种植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一点即可)。 2.如图是青蛙、家蚕、蝗虫发育过程示意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选填“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有过程中,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 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 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称为 (3)对比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 这个阶段其发育过程称为 。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 限制其生长,蜕掉旧的。再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新的,幼虫的身体就长大一些。 3.如图为受精后的鸡卵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鸡卵中真正有生命的结构是[ ] (填序号和名称)。 (2)鸡卵胚胎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 (填序号)。 (3)构成鸡卵细胞的部分是 (填序号)。 (4)我们熟悉的小爱迪生孵蛋的故事中,小爱迪生没有成功的原因是鸡的受精卵在母体上继续发有时,受外界 的影响比较大。 (5)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鸟卵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提高了鸟类对 环境的适应。 (6)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鸟类,我们责无旁贷。请你为保护鸟类写一条标语: 4.下面是与生物生殖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上述图示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填写字母);与有性生殖相比,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 (2)在图A中之,假如①是甜樱桃的接穗,②是野生櫻桃的砧木茎。按此方式繁殖,结出的樱桃是 。保证①成活的关键是 (3)从商场买回家的鸡蛋一般都不能孵化出小鸡。是因为鸡卵 ;图D中与此相关的结构是[ ] (4)图E中生物的发有过程属于 以综合性的填空题,设计识图训练,将本单元所有内容囊括在内,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下期学生 15分钟 0.9
课后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1.1981年,国务院要求各省、自治州、直辖市根据各地气候情况,将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个星期确立为“爱鸟周”。我省“爱鸟周”是每年4月的第一周,爱鸟、护鸟人人有责。请同学们以“爱护鸟类、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主题,结合课前作业照片及记录为我市“爱鸟周”设计一份手抄报,宣传爱鸟意识。 以“爱鸟周”为主题让学生设计手抄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让学生形成爱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态度责任 八年级下期学生 35分钟 0.85
作业二 1.课外实践 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对于植物而言,这种方式的优点如下:1.缩短植物生长周期;2.保留农作物的优良性状,增加一些新的优点;3.增加农作物产量。 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选取一种植物设计实验完成一次用无性生殖的方法来繁殖植物的例子,并做好实验记录 通过对无性生殖技术安排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内化,让学生对知识更加感兴趣 八年级下期学生 5分钟 0.9
注:本表格可根据作业设计内容需要拓展、延长。作业设计涉及多课时的,应在此表中具体注明课时序号(例: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