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要点·勾连】
【历史脉络·廓清】
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既保证了赋役征发,也维护了社会稳定;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即稳定了统治秩序,也确保了民生基本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也建立起来,一是确保了人们的基层生活保障,二是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调和的一种产物。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 2.了解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3.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素养解读 1.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变迁,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赋役征发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首要目的 2.了解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基层管理的特点 3.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对维护统治的重要性
【必备知识梳理·基础】
知识点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1.秦献公时期: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商鞅变法时: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二、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三、汉朝
1.表现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2.变化: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四、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五、唐朝
1.特点:唐承隋制,管理更严。
2.表现:户籍三年一造。
六、宋朝
1.分类: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2.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3.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七、元朝
1.分类: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
2.特点: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八、明朝
1.分类: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九、清朝
1.特点: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趋势
(1)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2)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思考点1]阅读教材P100“历史纵横”:根据史料,东晋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有利于吸收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思考点2]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东晋和宋朝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主要原因在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加之宋初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租佃制经济大量出现。
知识点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历代基层组织
1.基层的行政机构: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发展演变
(1)秦汉时期:乡里制度
乡 三老:掌教化;啬夫:掌狱讼、赋税;游徼:掌捕盗
里 里正
亭 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二、基层社会治理
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表现
秦汉时期 什伍组织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邻保制度 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 保甲制 ——
明朝 十家牌法 十家总编为一牌,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
清朝 里甲制到保甲制 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知识点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特点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3.表现
(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2)隋朝: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3)宋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②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
(4)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意义
(1)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2)有利于维护统治。
二、优抚政策
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唐朝以来: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3.明朝初年: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思考点3]阅读教材P102“史料阅读”,思考:你如何认识商周时期的救济设想? 提示: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的自救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各项准备,保证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充足。史料所反映的古人备荒的意识和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对今日的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思考点4]阅读教材P103“学思之窗”: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提示: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落实效果有限。
【关键能力养成·综合】
任务一 古代的户籍制度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作“团貌”的程序。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有人户的肤色、身高、面部等特征……验查无误之后,便根据年龄大小在户籍档案上注明“黄小中丁老”……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朝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
提示:设置“团貌”程序,记录人口体貌特征;根据年龄大小进行户口登记;户口分为“良”“贱”,人身自由不同。
材料二 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2)有学者认为:“宋代的户籍和城市都是开放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户籍制度下,百姓的人身束缚得以减弱,没有田产的客户可以迁徙,移居到一个地方一年以上就可获得户籍,商人、佣工和流民都可以进入城市,因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宋代的户籍和城市都是开放的”。
【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任务二 古代的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
【史料实证】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唐朝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
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原因:国家统一;封建制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材料二 费正清曾说:“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能用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进而他解释:“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惟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2)在著名学者秦晖提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中国古代社会,行政力量一般只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官府只控制地方上的财税、军队和意识形态等大事,把一部分较琐碎的事务管理权交给地方自决,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从而减少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解释】
1.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的四大特点
(1)严密性:里、亭、什伍、保甲的纵向管理控制,这是“经”;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这是“纬”;兵籍制度以及与其匹配的赋役、治安、教化等则是经、纬之基点,从而真正构成了控制基层乡里社会的严密管理网络。
(2)独立性:古代乡里基层组织在行使国家统治管理职能和乡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时,必须适应乡里社会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条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基层政权组织独立行使管理乡里社会的各种职责,自成一体、自我运转,成为独立的基层管理系统。
(3)宗法性:在宗法血缘关系厚重的乡里社会中,以血缘伦理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族组织,融于乡党里闾,合于基层政权之中,使得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结合。
(4)自治性:乡里社会绝大多数事务皆由乡里社会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乡绅、族长和乡里保甲头目来进行处理。就组织类型来看,自治表现为血缘宗族对族众和宗族内部的自治,以及地缘村落就全体村民的整体社会利益关系的自治。
2.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特征
(1)政府主体、民间辅助。政府在其中起到主体的作用,民间慈善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这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和保持社会安定有很大关系,民间慈善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发展和成体系。
(2)带有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受宗教影响较深,道教、佛教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民间慈善,不管是宗族慈善还是宗教慈善起初都带着浓浓的宗教色彩,信奉宗教的教义,而且宗教组织的慈善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始终。
(3)各自为政、缺少合作。中国古代慈善两大主体是官府和民间,虽然两者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两者都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没有形成资源的融合推动更好的发展。
(4)制度缺乏、监督缺失。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达到鼎盛,注重的仅仅是措施和制度本身,缺少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制度,这很可能造成在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救济资源挪为他用,发挥不出相应作用的情况。
【学科素养验证·应用】
1.秦朝的户籍简,类似于今天的“户口簿”。其特点是一木简记一户,又称“户版”“户籍”,是征发赋役的依据。据此推测,最有可能使用此类简牍的“九卿”是 ( )
A.奉常 B.太仆 C.将作少府 D.治粟内史
【解析】选D。据材料“其特点是一木简记一户,又称‘户版’‘户籍’,是征发赋役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治粟内史管理的是国家财政,故选D;奉常是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排除A;太仆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排除B;将作少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排除C。
2.明朝户籍册称为黄册,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清初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雍正帝后户籍再没有修正过。其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迟滞 B.赋税制度变革
C.地方管理松懈 D.政府重农抑商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使赋役一元化,这样户籍对税收的影响大大降低,因此出现“雍正帝后户籍再没有修正过”的现象,故选B;清朝时期农耕经济仍在不断发展,并非“经济发展迟滞”,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在不断强化,地方管理并未松懈,排除C;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政策,与户籍无关,排除D。
3.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这种做法 ( )
A.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B.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
【解析】选B。据材料“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可知汉朝的基层组织较秦朝更细化,这有利于国家对基层的管理,故选B;材料说的是秦汉的基层组织,并不是赋税,排除A;政府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不能等同于人身依附,排除C;中国历史上冗官出现主要在宋朝,排除D。
4.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中国古代政府实施该类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解析】选B。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和唐朝的邻保制度,让百姓邻里互相监督,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故选B;材料信息与地方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举措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没有关系,排除C、D。
5.中国历代都设立了不少义仓、常平仓和惠民仓等。义仓属于地方性济民救灾设施,常平仓由朝廷兴办,另有惠民仓作为辅助之用,又设广惠仓以赈灾济民。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
A.以民间救济为主
B.人民社会福利完善
C.仓储制度集权化
D.社会救济方式多样
【解析】选D。古代政府设置多种类型的救济仓,反映出社会救济方式的多样,故选D;常平仓是朝廷兴办,救济以官府救济为主,排除A;灾荒时期的救助,不是人民社会福利,排除B;仓储制度是政府兴办救济灾民的,并没有集权化,排除C。
6.下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 )
州县 坐落位置 创办/重建时间 创办人
通许县 旧在城北凤形冈 洪武年间 县丞范世英
鄢陵县 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 嘉靖十四年 知县王时中
仪封县 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 顺治年间 知县崔维雅
新郑县 在县治西北隅 康熙三十二年 知县朱延献
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
C.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
D.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
【解析】选C。明清时期,地方政府主动创办养济院,能够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这说明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故选C;材料说明的是地方政府设置养济院以稳定社会秩序,并未体现官员考核,排除A;材料指出的是明清时期养济院的不同地点,不能得出继承明代民生事业的结论,排除B;材料说明的是地方政府的慈善事业,无法与乡绅进行对比,排除D。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1.通过梳理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制度的变迁,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基础】
知识点一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
1.特点:村社实行自治。
2.表现: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二、中世纪的基层治理
1.庄园
(1)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2)职能: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2.行会、商会
(1)背景: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
(2)组成: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3)职能
①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②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近代西方的基层治理
1.背景
(1)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
(2)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2.表现
(1)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英国 1835年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美国 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法国 基层单位——自治市镇,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2)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①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
②职能: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四、二战后的基层治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2.社区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3.居民自我管理
(1)范围: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五、20世纪80年代后的基层治理
1.特点: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表现
(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2)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思考点1] 阅读教材P105“史料阅读”:古代雅典人的子女,要想获得公民权,需满足什么条件?经过什么程序? 提示:条件:父母双方均为公民。 程序:年满十八岁时,先在村社登记,然后进行宣誓投票,最终作出决定。 [思考点2] 阅读教材P106“学思之窗”:你怎么看待这种基层治理方式? 提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实现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知识点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过程
(1)英国:17世纪初,颁布济贫法。
(2)德国: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3)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4)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①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
②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
【特别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
2.内容: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弊端
①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②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过程
(1)建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2)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2.意义: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考点3] 阅读教材P108“思考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提示:有利于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考点4] 阅读教材P109“学习拓展”: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哪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提示:救济贫困、维护社会公正、实行财富再分配。
【关键能力养成·综合】
任务一 西方的基层治理体制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中(见下图),贵族领主住在领地的城堡里,农奴在领地的庄园里劳作。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而且彼此经常混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其体现了中世纪庄园治理的哪些特点。
提示:封建领主在领地内有相对独立权;封建庄园经济具有分散性特点。
材料二 美国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来进行自我管理……社区董事会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起桥梁和沟通作用。社区董事会不向市政府负直接责任。市政府指导社区的发展,但是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的事务。
——《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2)有学者指出“美国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市场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请简要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社区管理更多呈现社会化特征,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把社会治理与公民治理相结合,社区成为公民参政的重要形式,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社会管理呈现多元主义,有多个系统权力中心,多个主体参与。所以具有“美国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市场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
【历史解释】
西方社区管理的模式、特点和作用
(1)西方社区管理模式
①自治型管理模式。自治型管理模式下政府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主要职能为协调以及提供保障。
②行政型管理模式。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结合较为紧密。
③混合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自治型与行政型的综合。
(2)西方社区管理特点
①组织体系完善,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密切合作。
②法律法规健全,社区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运行。
③服务理念突出,社区设计、设施建设强调人性化。
④资金渠道较广,政府购买和公益捐赠成为主渠道。
⑤专业要求较高,社区工作人员具备较高专业素质。
(3)西方社区管理作用
①有利于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在提供就业、缓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养社区成员民主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③既节省了政府开支,降低了行政管理费用,又提高了效率。
任务二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史料实证】
材料一 1601年的“济贫法”,是英国社会福利史上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件。它实际上是都铎王朝在不同时期针对贫民制定颁布的各种有关法律的汇编。其主要内容是: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各种济贫活动费用的专项开支……法令推广在伦敦首先实施的感化院制度。
——改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
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1)概括材料一中17世纪英国济贫制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台的主要社会背景。
提示:内容:立足地方教区;费用主要来自救贫税;推广感化院制度。背景:圈地运动造成农村贫困问题突出,城市流浪人口增加,影响社会稳定。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公共支出总额的50%。……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2)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在现代西方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扩大,在一些国家,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包袱和压力,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大幅度下降,因此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才会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意即改革社会福利制度。
【历史解释】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普遍性 普遍性是因为社会保险是面对整个社会成员,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福利性 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的性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施社会保险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社会公平性 它的公平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基本保障性 社会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学科素养验证·应用】
1.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至少有150多个村社。村社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这一变化 ( )
A.铲除了血缘贵族的权力垄断
B.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C.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D.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
【解析】选C。据材料“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知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有利于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选C。
2.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种“自由”根源于 ( )
A.城市人文气息浓厚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文艺复兴解放思想
D.城市不受国王管辖
【解析】选B。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故选B;A是表现,而不是根源,排除;根源一般从经济角度考虑,而不是思想解放角度,排除C;材料强调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的根源,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排除D。
3.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 ( )
A.市场运营 B.政府主导 C.顺其自然 D.基层自治
【解析】选D。由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地方政府享有自治权,地方官员和议员由选举产生,需要对选民负责,所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基层自治,故选D;市场运营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是基层治理,排除A;政府主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发展模式,排除B;顺其自然是中国道家的治国理念,排除C。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 )
A.马克思主义 B.平均主义
C.混合经济 D.福利制度
【解析】选D。根据材料“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可知这是指分配中注意公平正义,福利制度是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故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并未在西欧国家盛行,排除A;根据材料“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可知这是指分配中注意公平正义,并非“平均主义”,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混合经济实际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它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并非分配制度,排除C。
5.下面是关于欧盟的漫画,这表明 ( )
A.欧洲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尚未完备
B.“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C.欧洲必须发挥福利国家正面效用
D.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选B。从图片信息看出,“欧盟福利”沉重的包袱加大了欧盟压力,造成国家开支巨大,使其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再到“青铜时代”,故选B;材料仅涉及“福利国家”的弊端,未涉及其发展程度是否完备,排除A;“欧洲必须发挥福利国家正面效用”与材料主旨“福利国家的弊端”不符,排除C;“福利国家”造成国家开支巨大,必须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
6.1990年,“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高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5%”。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推行“福利国家”制度
B.西欧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C.富人过度享受福利待遇
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解析】选A。欧洲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扩大政府的财政开支,造成了财政赤字过大,故选A;B说法错误,财政赤字的出现并不能说明西欧经济出现衰退;C错误,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受益大;D说法与材料相反。
【知识体系·归纳】
【多维视角·纵横】
一、中国古代户籍管理、社会治理与优抚政策
1.户籍管理的沿革
(1)战国:开始建立户籍制度。
(2)秦汉: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朝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人管理。
(3)隋唐:隋朝实行“大索貌阅”,严防不实,唐承隋制。
(4)宋:户籍分主户和客户。
(5)元明清:元明按职业定户籍,清袭明制,但管理趋向松弛。
2.社会治理:县是最基层行政机构。
(1)秦汉:实行乡里制度,建立什伍组织。
(2)唐宋:唐实行邻保制度,宋实行保甲制。
(3)明清:明实行十家牌法,清实行保甲制。
3.优抚政策
(1)特点:政府是主体,民间为辅助。
(2)发展:宋朝以后,宗族内救助活动兴起,明清开始出现慈善组织。
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1.乡官制模式
(1)时间: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2)特点:乡村社会基本处于半自治状态。
2.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模式
(1)时间:隋唐、两宋时期,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至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
(2)特点: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乡村权力越来越多地被上调到更便于中央直接控制的州县官吏的手中。
3.职役制模式
(1)时间: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
(2)特点: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
三、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1.基层治理的演化历程
(1)古代: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中古:经历了从庄园到行会的过程,基督教会作用重要。
(3)近代:地方自治是主要特点。
(4)二战后:社区是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
2.现代保障制度的发展
(1)萌芽: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
(2)起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3)确立:二战后,英国、北欧国家等相继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