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浮山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A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名实习教师分配到所学校进行培调,每名实习教师只能分配到个学校,每个学校至少分配名实习教师,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2.已知,,且,则( )
A. B. C. D.
3.给如图所示的块区域,,,,涂色,要求同一区域用同一种颜色,有公共边的区域使用不同的颜色,现有红、黄、蓝、绿、橙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 )
A. 种 B. 种 C. 种 D. 种
4.已知圆:与圆:有且仅有条公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6.若且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定义“等方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的平方与它的前一项的平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方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该数列的方公差设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方差数列,且方公差为,,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
A. B. C. D.
8.如图,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为抛物线上两点,且有,直线,与准线分别交于,两点,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B. “”是“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C. 过,两点的所有直线的方程为
D. 经过点且在轴和轴上截距都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10.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任意向量,,满足
B.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
C. 已知,,,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则向量,,能共面
D. 已知,,,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
11.已知偶函数对于任意的满足其中是函数的导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求过点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
13.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4.已知数列,满足是的前项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若,则
若,则为等差数列
若,则为等差数列
若,则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若,,是的前项和,求.
16.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
求的极值;
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记在轴上的截距为,当的斜率为非负数时,求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分
已知,.
当时,求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
证明: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18.本小题分
某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在一次社团活动过程中,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发现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刍薨”这个五面体,于是他们仿照该模型设计了一道数学探究题,如图,、、分别是边长为的正方形的三边、、的中点,先沿着虚线段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裁掉,再将剩下的五边形沿着线段折起,连接、就得到了一个“刍甍”如图.
若是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求证:平面;
若二面角的大小为,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19.本小题分
已知,数列中,,,时,且
求的表达式;
已知时,求并化简.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由题知,名教师分组,有种分法,即,,;,,;,,,
共有种分法,
再分配给所学校,可得种.
故选:.
根据不均匀分组,部分均匀分组,均匀分组问题,结合先分组再分配原则解决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答案】
【解析】解:根据二项式的展开式通项,
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
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
由于,
所以,
解得.
故选:.
直接利用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及组合数的应用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组合数,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3.【答案】
【解析】解:有种颜色可选,有种颜色可选,有种颜色可选,有种颜色可选,有种颜色可选,
故共有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故选:.
依次给区域,,,,涂色,求出每一步的种数,由乘法分步原理即得解.
本题主要考查排列及简单计数问题,属于基础题.
4.【答案】
【解析】解:由圆:与圆:有且仅有条公切线可知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所以,
即,
平方得,
解得.
故选:.
由已知结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因为是正项等比数列,,即,
所以,,也是等比数列,且,
所以,
则,
当且仅当,即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为,故C正确.
故选:.
根据是等比数列,由,即,可得,,也是等比数列,结合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的最小值.
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答案】
【解析】解:当时,由题意与互为反函数,
所求等价于在区间上恒成立,
令,,则,
令,解得,
当时,,则为减函数,
当时,,则为增函数,
所以在处取得极小值,也为最小值,
所以,整理可得,
因为,所以,
所以,则,
所以,则,解得;
当时,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
当时,原题等价于在区间上恒成立,令,,利用导数求得的单调区间和最值,分析计算,即可得答案,当,分析得不符合题意,综合即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7.【答案】
【解析】解:依题意,,即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而,
于是,即,
则,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
故选:.
先由等方差数列的定义得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并求出,进而求出,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得.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求和,考查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
8.【答案】
【解析】解:因为,则,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即,
抛物线的直线方程为,焦点,
由抛物线的性质可得,,
又因为,即直线:,如图所示:
令,则,
即,同理,
则,
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
由题意可得,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它们的纵坐标,再由抛物线的性质可得,,切线直线的斜率,设直线的方程,令,可得点的坐标,同理可得的坐标,求出,的值,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的大小.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性质的应用及直线与抛物线的综合应用,属于中档题.
9.【答案】
【解析】解:对于: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因为,所以,故选项A说法正确;
对于:当时,与直线斜率乘积等于,
两直线互相垂直,所以充分性成立,
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可得或,
所以得不出,故必要性不成立,
“”是“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项B说法不正确;
对于:当或时,直线的方程为或,
此时直线的方程不成立,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对于:当过且横纵截距都为时,所求直线方程为,
当过且横纵截距相等不为时,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即,可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故选项D说法不正确;
故选:.
根据斜率为,求得的范围可判断;根据两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判断;当或时可判断;当横纵截距都为时,所求直线方程为可判断.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倾斜角和两直线垂直的性质,考查充分必要条件以及转化思想,是中档题.
10.【答案】
【解析】解:对于,取,,,则,,
此时,,等式不成立,故A项不正确;
对于,点关于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
因此点关于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项正确;
对于,若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
则,可知向量,,能共面,故C项正确;
对于,根据,,,得,,
,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
所以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故D不正确.
故选:.
通过举例说明,判断出项的正误;根据对称的性质,判断出项的正误;根据空间向量共面定理,判断出项的正误;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与运算性质,判断出项的正误.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与运算性质、空间向量共面定理等知识,考查了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1.【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已知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比较大小,属于较难题.
根据题意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为偶函数即可推出结果,从而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偶函数对于任意的满足,
构造函数,
可得,
可知是增函数,
由,可得,
故,故A错误;
由,可得,
故,故,故B错误;
由,可得,
故,故,故C错误;
由,可得,
故,故,故D正确.
故选:.
12.【答案】或
【解析】解: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方程为,即,
由题意得,
解得,此时直线方程为,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或.
先考虑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然后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的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
13.【答案】
【解析】【分析】
先求得函数是上的奇函数,把不等式转化为,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进一步将不等式转化为,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将不等式进行等价转化,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转化化归能力与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又,
故函数是上的奇函数,
又因为,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在定义域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则不等式可变形为,
则,解得,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14.【答案】
【解析】解:由可得,
将两式相减可得;
若可得,
,
,
累加可得,又可得,
因此,即正确;
若,可得,即,
又易知,可得数列是为首项,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即正确;
若,可得,即,
又,所以,因此错误;
若,则,因此,
又,可得,
所以,
,
两式相减可得
,
所以,即正确.
故答案为:.
利用,的关系式可得,将中的表达式代入即可求得结论是否正确,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正确.
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式和错位相减求和,属于中档题.
15.【答案】解:因为,
所以,,
相减得,,
所以,
所以,
得,,
所以,
所以,,
所以为等差数列,
因为,
所以,
又,
所以数列的公差,
所以,
则,
所以.
【解析】首先利用公式,化简等式,得到,再得到,两式相减后,可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式,重点考查了裂项相消法求和,属中档题.
16.【答案】解:函数,定义域为,
则,
令,得,,
所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增 极大值 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当时,取得极大值;
因为,,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令可得在轴上的截距为,
因为直线的斜率为非负数,即,即,解得,
所以,
令,,则,
所以当或时,,当时,,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有极大值,当时,有极小值,
又,,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即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先求出导函数,再根据的正负得到的单调性,进而求出的极值;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令可得在轴上的截距为,由可得,所以,令,,求导得到的单调性和极值,进而求出的值域,即为的取值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值域,属于中档题.
17.【答案】解:当时,,
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
故的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因为,
所以项的系数为:.
【解析】当时根据二项展开式分别求出每个二项式中的项的系数相加即可;
根据二项展开式,含项的系数为,又,再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中项的系数的求法,组合数的计算等,属于中档题.
18.【答案】解:取的中点,连接,,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矩形,且,
为线段与的中点,,且,
由图可知,且,,且,
在图中,且,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
平面.
由图可知,,,折起后在图中仍有,,
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和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
则,,,
又,,,
平面,点在平面上,
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又,,,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取得,
,
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取的中点,连接,,由折叠前的图形可知,且,又,且,所以且,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再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平面.
由题意可得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和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求出相应点的坐标,进而求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易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再利用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公式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考查了利用空间向量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属于中档题.
19.【答案】解:因为,
故时,,
因为,
所以,
所以,
又,所以,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所以,
当时,,
当时,满足,
所以;
由得
,
所以
,
所以.
【解析】由题意可得,时,,然后结合数列的和与项的递推关系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先求出,然后利用裂项求和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还考查了裂项求和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