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课例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4.编写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课时目标:
1.理解并正确书写“灌溉”一词。
2.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创设情境
1.课前挑战:看图说历史故事
2.导入:
同学们,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穿越千年,我们至今仍在传颂。今天有这样一位智者,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称他为贤大夫,他正缓缓向我们走来,他就是——(西门豹)
3.介绍西门豹
4.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5.创设情境:
魏国国君派西门豹来到邺县,他看到的邺县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经过西门豹的治理后,邺县竟变成了这样丰收忙碌的模样。西门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魏王也特别好奇,于是他就派了一位史官来了解情况。经过调查,史官整理了一份材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西门豹治邺》。
可是魏王实在太忙了,这么长的材料,他哪有时间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史官,试着简要汇报这个故事。
二、了解方法,理清情节
1.创设小情境:邺县智者的三个锦囊妙计来助力我们简要汇报。
2.锦囊妙计一:熟悉内容
【学习任务一】:自由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1)西门豹来到邺县,他做了哪些事呢?最后一件事已经告诉了我们,就是——(板书:兴修水利)对应的是第几自然段?(16自然段)
(2)其中“灌溉”一词有何特点?(生:都是三点水旁,跟水有关。)那么“灌溉”是什么意思呢?(生:用水来浇灌田地。)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练习书写。(田字格板书:灌溉)
(4)引导学生运用小标题概括其他两件事。(板书:调查民情 惩治恶人)
3.锦囊妙计二:按顺序汇报
引导学生借助小标题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情节。
4.锦囊妙计三:分清主次
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向魏王汇报,你觉得哪个部分最吸引人,最要汇报清楚?(惩治恶人)是的,这就是我们课文的主要情节,要汇报得详细一些;其他都是次要情节,我们只需要简单汇报。
三、渗透方法,学习复述
1.创设小情境:有了这三个锦囊妙计,彭老师也跃跃欲试想来当一回史官。可我在试着简要汇报第一部分时,就遇到了难题,你们能帮帮我吗?(能)第一部分共九个自然段,这么长的内容,我该如何用几句话来简要汇报呢?
2.观察段落特点,引导小结:基本都是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
3.渗透简要复述的方法:
(1)请你找找西门豹问了几个问题?(生:四个)为什么有的同学只找到三个问题?重点指导体会第一问的不同,小结:把面对面说的话说给别人听,就是——(板贴:转述)
(2)现在我要向魏王汇报了,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说吗?(魏王可没时间。)那我们能把这四个问题合成一个问题吗?谁来试试?(生:他问老大爷这里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小结:其实第一问就是主要问题,后面都是对主要问题的追问。看来合并的方式也可以使汇报更简洁。(板贴:合并)
(3)可是老师最大的困难还不在这儿。同学们看,想知道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得看老大爷的回答,有几次?(四次)这么多的内容,只要说出关键的原因就可以了,是不是?那请你们拿出笔来,从老大爷的四次回答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板贴:提取)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找出关键词句。(相机板书:娶 逼 逃 旱)
4.请小史官们试着简要汇报第一部分。
四、运用方法,全文复述
1、利用表格简要复述
【学习任务二】:默读10-15段,圈出惩治对象,画出惩治理由。
(1)依次找出惩治的对象、理由及结果。
(2)引导学生抓住三次惩治进行第二部分的简要汇报。
2、借助板书,复述全文
【学习任务三】:对照提示,练习简要汇报西门豹治邺的整个过程。
(1)今天呀,我们面见魏王的人选不多,只有一位小史官能去当面汇报。所以我们要先在班级里举行初选。于是老师给大家制定了一个小史官简要汇报的评价表。请你们根据星级评价标准,小组内进行练习。
(2)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3.课后作业:简要汇报故事,录成视频转发班级群,投票评选出“最佳小史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西门豹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古往今来有多少王侯将相都隐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么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为什么会流传至今呢?下节课请和老师继续走进课文,感受西门豹非凡的智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