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4 10:1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四上课例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 识记 “戎、诸”等4个生字、书写“尝、竞”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结合语境说清“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结合语境说清“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1、回顾:我们已经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这几篇文言文。它们短小精悍,言简意深。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2.学习“戎”字:“戎”是本课生字,结合图片来看看“戎”是什么意思?
(预设:铠甲、兵器)短横竖撇表示铠甲,戈表示兵器,戎就是古代兵器的总称,也指军队。
3.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说的是什么意思?
王戎不摘道路旁的李子。“不取”就是不摘的意思。“道旁”指道路边。
二、任务一:自由读文,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注释理解长句子,并读好停顿。
1.自读课文。
2.读准字音:指名领读生字,全班跟读。“诸”“唯”“竞”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读好短句:“王戎/七岁”、“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
(1)方法指导。
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又要注意停顿,在《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要在谁干什么,谁怎么样后面作出停顿。
(2)指名读。
(3)齐读。
4.读好长句: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树/在道边/而多子、尝/与诸小儿/游
(1)结合注释说句意。
(2)根据句意读出停顿。
(3)齐读
5、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生展示。师生结合评价标准点评。
三、任务二: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与同桌说故事大意,做到意思准确,内容清楚,表达流畅。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并提出标准。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个有趣的小故事,要是我们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来该多好啊!现在就请大家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与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注意做到:意思准确、内容清楚、表达流畅。
2.同桌合作讲故事。
3.生展示,师点评。
四、任务三:创设情境,还原当时情节,理清思维过程,感受人物形象。
1.体会人物言行。
(1)当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时,诸小儿与王戎的表现可是截然不同的。谁能快速的从文章中找出来?
(板书:“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人们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是怎么回答的?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创设情境,角色扮演
此时人群中走来一位大娘,大娘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请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大娘问,一问扮演王戎回答。
3.生展示,师点评。
4.理清思维过程:因为李子如果是甜的话早就被人摘光了,而树枝都快被李子压弯了,没人去摘,所以李子是苦的。
5.感悟人物形象:听了王戎这么一解释,你们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
6.齐读课文。
五、语言积累。
1.背诵课文
(1)结合插图背诵课文。
(2)去掉插图背诵课文。
(3)全班齐背。
2.书写本课的生字
3.展评生字
六、课堂小结: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李树,有的是苦李,有的是甜李,这时,我们就要向王戎学习,要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才能做出准确地判断,这样才能摘得人生中的甜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