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确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位置的确定 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6-30 15: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北 师 大 八 年 级 《 数 学 ( 上 ) 》
西安市第十四中学
黄海宁
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评价分析、效果预估、
教学特色
说课环节:
1.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学的总体指导是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 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
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
位置、 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 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
点的坐标的变化。 
(4)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前。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机整体。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接触和认识生活中的位置现象,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为学生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提供了有利契机。这一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教材的处理
考虑到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电影院这个场景,以及学生不能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我对教材中知识的引入部分做了处理,通过游戏的方式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的安排更易于学生接受,并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活动的乐趣。在例题的选择上,我把课本上的“议一议”改为例2,使学生在实际生活经验中充分的认识确定位置的其他方式,更好的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一)<知识目标>:
(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二)<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
(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
置的多种方法;
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
体的位置。
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
位置。
当前,教师不再是古人所推崇的“传道”、“授业”的师长,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其作用在于营造师与生、生与生交往互动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有效地组织、指导、调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以对知识“再发现”的形式获得新知识,并且尝试科学探索。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具体情境 , 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 再通过学生具体活动和交流 , 加深学生对 “确定物体位置 ”的各种方法的理解。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索、体验式教学等方法。
本节课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解读生活现象,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从而得出确定位置的方法,再用这些方法去理解和认识生活规律,形成技能技巧,并能抽象地运用数字来表达数学思想。
现代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如何“教会”转向如何“学会”,本节课学生通过了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最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整个课堂洋溢在轻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中,而我则在其中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课前准备了课件,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加大了课堂密度,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趣味性。使课堂容量增加,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应用与拓展
探索新知
随堂练习
巩固小结
作业布置
(一)创设情境:
1.美伊战争中美军从地中海,红海,波斯湾三艘航空母舰上对巴格达发射了战斧式巡航导弹,当时巴格达一片火海,美国的导弹为何会打的那么准?http://6.cn/watch/830662.html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能够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确定一个地理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一)创设情境:
2.小品:“做客”
周末了,周洋邀请王鹏飞到他家去做客,可是王鹏飞 却不知道周洋家的位置,所以他决定给周洋打电话问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
的参与热情,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
程,并感受到确定位置与生活的实际
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找朋友”游戏
一位学生拿出写好他朋友位置的卡片,让其他同学找出他的朋友所坐的位置。(如:位置为3组5号)
教师提问(1)“5组3号”是谁?他们是同一个位置吗?
(2)若“3组5号”记作(3,5),则“5组3号”记作什么?
(3)(5,6)表示什么含义呢?
学生讨论: 从刚才的游戏中,在教室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
数据呢
2.说一说:举出你身边类似的确定位置的例子。(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在教室确定一个座位需要两个数据:组数和号数。如果用a表示组数,b表示号数,则位置可用(a,b)来表示,从而提出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设定的有趣的游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当然,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可能暂时还不能和生活中的一些位置结合起来,此时引导学生举出身边的一些实例。如:周洋家住南窑头6排3号;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2楼第3间教室,李某的家住在5楼1号…并引导学生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例如:“6排3号”可记为(6,3)。通过我的总结让学生把这些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进一步体会到应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巩固有序实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潜艇
来说:
(1)北偏东40 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
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的距离1㎝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三)应用与拓展:
例1

敌方
舰艇 C
敌方
舰艇 A
敌方舰艇 B
我方舰艇
40
我方
舰艇 1
我方舰艇2
如图是广州市地图简图的一部分,如何向同伴介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所在的区域 “广州火车站”呢
(1) 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方法确定位置的实例
(2)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三)应用与拓展:
例2
设计意图:
在学习例1之前,学生已经对方位角有了认识,例1中我让学生观察分析,回答问题,相互交流,总结出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也需要2个数据——即方向和距离,体会确定的位置其他一些方法,其实这是极坐标的定位,但不介绍极坐标,而是再例子中渗透极坐标的思想。希望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方式,初步掌握方向、距离表示位置的这种方法。而例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区域划分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则走入到学生中去,听他们的思考与想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掌握用区域法确定位置,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加深学生对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位置的方法的体会。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下一节的新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与拓展:
1.练习:课本P145,随堂练习1
2.补充:在中国地图上你能找到北纬40 ,东经113 的
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吗?哈尔滨
呢?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1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位置的确定需要纬度和经度,给一个经度和纬度能唯一确定一个位置。并且通过唐山市大地震加强学生的生活综合知识,渗透给学生安全意识。补充练习目的使学生对纬度和经度更加熟悉,并能和其它学科结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随堂练习
提问: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用几个数据可以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确定?
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表示时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我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出今天探索的知识点,并强调学生回答时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这就是常说的“读书要把厚书变薄”的方法。
(五)回顾小结
1.课本P146习题5.1 第1题、第2题
2.课外作业: 用你那锐利的数学目光,发现你身边的公共设施,或广告中定位不清的问题给有关的单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也许是你对2008奥运的一大贡献呢!(这是一个长期作业,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课本第1题使学生对纬度和经度更加熟悉,并能和其它学科结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本第2题加深学生对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位置的方法的体会。 课外作业目的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参与社会活动,真正融入社会中做一个真正的小主人,为2008奥运的做自己的贡献.
(六)布置作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落实“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本节课中我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参与状态、学和个性倾向,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并时刻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去解惑,去张扬个性。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不管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美妙,总会因学生、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为了弥补这一损失,我对本节课的部分环节作了如下预估,并作好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一是在学生找座位时,学生可能对排、号与生活中的排、行说法不一致,导致学生说法上的混淆。为了预防这种现象发生,在教学中我先规定教室里横着的第一行就是第一排,第一排的左边座位就是1号,这样就可避免学生思维上的混淆。
二是确定位置时,一般都需要两个数据,但个别学生会提出不同的情景。如多层电影院还需知道是几层,需要三个数据。这里我会给学生说清楚,并对此学生给予表扬,但在此将重点强调本节课只学习两个数据确定位置。
1.在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的指导下大胆的对教材内容做了处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课前准备了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3.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参与状态、学和个性倾向,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并时刻给予激励性评价
4.课外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参与社会活动,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