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向好。长三角地区拥有包括上海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在内的多个不同等级都市圈。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上海都市圈内部城市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强于浙北的绍兴、舟山,原因是宁波( )
A.水陆交通便利 B.产业结构相似 C.发展水平较高 D.空间距离更近
2.作为宁波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为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宁波应( )
A.缩短与周边城市间的空间距离 B.在与周边城市之间大量建设地铁
C.促进与周边城市间的人口迁移 D.对都市圈内各城市产业进行协调规划
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图1为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图,图2为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辐射强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1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中( )
A.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B.对苏州辐射强度最高是因为其自然条件优越
C.对杭州和南京辐射差异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D.对苏南的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浙北
4.造成上海市对苏南和浙北整体辐射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与上海市的距离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③交通便利程度④省会城市辐射强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总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经济区内部产业部门齐全,城市综合实力领先全国,区域协调度高。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苏南相比,上海对浙北辐射强度整体偏弱,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偏远 B.政策支持较弱 C.城市规模较小 D.历史发展传统
6.下列措施可缩小上海市对苏南和浙北地区辐射强度差异的是( )
A.优化浙北与上海的产业互补 B.提高上海市对外开放程度
C.鼓励浙北剩余劳动力入沪 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
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下图示意苏州市对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控制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信息表明,影响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的主要因素有( )
A.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 B.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
C.距离远近和行政区划 D.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
8.苏州和上海之间关联度高,关于两地企业关联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
②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
③上海主要依靠苏州交通设施进行对外联系
④苏州企业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上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为了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应( )
A.加强省际之间的政府联系 B.两地协同发展相同的产业
C.大力发展苏州金融科技产业 D.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 )
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最高核心城市更多
C.产业协作条件更好 D.城市功能互补更强
11.为提高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目前最宜采取的根本举措是( )
A.优化产业结构,核心城市产业升级
B.扩大城市规模,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C.了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图为2035上海大都市圈城市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现阶段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中,与湖州市相比,宁波市( )
A.城市规模较小 B.服务范围较大 C.城市等级更低 D.服务职能较少
13.随着上海辐射带动作用的加强,都市圈内城市( )
A.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上升 D.进入再城镇化阶段
有学者依据都市圈的经济产业实力以及圈内中心城市对区域的带动能力,将都市圈分为成熟型、发育型、起步型三类。成熟型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差距持续缩小;发育型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起步型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表为长三角区域都市圈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都市圈 2022年常住人口(万人) 2022年GDP(万亿) 核心城市人口占比 核心城市经济占比 包含城市
上海 7,802.3 13.3 31.7% 33.7% 上海、苏州、南通、无锡、常州、宁波、嘉兴、湖州、舟山
苏锡常 2,576.8 4.8 50.1% 49.5% 苏州、无锡、常州
杭州 3,030.6 4.0 40.8% 47.2% 杭州、绍兴、衢州、湖州、嘉兴、黄山
南京 3,431.1 4.6 27.7% 36.5% 南京、淮安、扬州、镇江、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
合肥 3,031.6 2.8 31.8% 42.6% 合肥、蚌埠、淮南、六安、芜湖、马鞍山、滁州
宁波 1,746.6 2.4 55.1% 66.3% 宁波、台州、舟山
14.根据该学者划分方法,下列都市圈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上海苏锡常 B.杭州合肥 C.上海宁波 D.苏锡常合肥
15.“上海2035”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舟山等在内的“1+8”城市,跨越两省一市。上海都市圈成为跨省都市圈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辐射 B.空间距离 C.产业协作 D.人口流动
16.宁波都市圈发展方向是( )
①要全面实施一体化发展与网络化布局②形成快速便捷、多元立体的都市圈综合交通新格局③加强行政管辖与规划,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④构建协同一体的都市圈公共服务新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以来,港人热衷于北上消费。近日,大型超市开市客中国华南首家门店在深圳正式开业,吸引不少港人前去“扫货”。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2024年1月12和13日两天内有至少50万港人北上,成为了深圳经济新的增长点。下图为广深高铁线路图。
(1)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分析深圳成为港人北上消费主要目的地的原因。
(2)分别列举“港人北上”可带动发展的深港两地的产业。
(3)简述深圳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珠三角城市带及我国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和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对周边城市在科技、就业、投资、产业迁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上海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苏州、杭州、无锡等城市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材料二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1)与南京城市圈相比,苏锡常城市圈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为顺利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流经物产富饶的伊犁河谷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
材料二: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腹地著名的“瀚海湿岛”,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两岸河滩及周边沼泽地区,总面积达15.51万公顷。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湿地形成的原因。
图2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分布图。
材料三: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全长940千米,它的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北京市与外围城镇之间以及与河北省相关城镇之间的产业、人口等区域的联系。
(2)据图文资料,分析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是如何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材料四: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物流信息平台连通境内外,目前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3)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说明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辐射功能最强的主要原因。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的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实力最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无锡、苏州等26个市。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约有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长三角城市、群是共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还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示意图。
(1)分析上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地理条件。
(2)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积极意义。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1.读图可知,宁波与绍兴、舟山与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地区,表明除了空间距离外,影响受上海辐射强度的还有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绍兴、舟山相比,宁波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正确,D错误;绍兴、舟山和宁波水陆路交通都很便利,A错误;两城市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关联程度就会越低,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存在优势互补,协作发展,B错误。故选C。
2.为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应对都市圈内各城市产业进行协调规划,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协作发展,D正确;空间距离无法改变,A错误;大量建设地铁可能会带来资源浪费,B错误;促进与周边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可能会使更多人迁入宁波,不利于城市发展,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和创新扩散、产业转移和关联、信息传播和交流、资本输出和优化配置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D 4.B
【解析】3.由图可知,镇江到上海的距离比南京到上海的距离近,但是上海对南京的辐射强度大于镇江,A错误;对苏州的辐射强度最高是因为上海与苏州之间的距离较远,B错误;由图2可知,杭州和南京都是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城市,上海对杭州的辐射强度大于南京的原因是杭州到上海的距离小于南京到上海的距离,C错误;由图2可知,上海对苏南的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的辐射强度整体较高,而浙北的杭州、宁波略高,其余地方整体偏低,所以对苏南的辐射强度大于浙北,D正确。故选D
4.苏南地区与上海的与浙北相比,苏南、浙北地区与上海的距离相当,但在交通联系上苏南到上海交通联系也更为紧密。这使得苏南地区更容易受到上海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应,①错误,③正确;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更为密集,城市等级也更高。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为上海对苏南地区的辐射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而浙北地区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水平,但与苏南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②正确;苏南地区受省会城市辐射相对较弱。因为苏南地区自身的发展实力较强,对省会城市的依赖程度较低。相比之下,浙北地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省会城市杭州的辐射影响,从而削弱了上海对其的辐射强度,④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上海对苏南和浙北的整体辐射强度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空间距离、交通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互补性以及受省会城市辐射的影响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上海对苏南地区的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了浙北地区。
5.C 6.A
【解析】5.读图可知,浙北和苏南距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在国家政策和历史发展传统上差别不大,苏南城市数量更多,规模等级更高,受到上海的辐射更强,而浙北地区城市数量较少,规模和等级更小,受到上海的辐射更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苏南和浙北相比,浙北的城市等级较低,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较苏南地区城市弱,所以优化浙北与上海的产业互补,加强与上海的经济联系,扩大上海对浙北的辐射影响,从而缩小上海市对苏南和浙北地区辐射强度差异,A正确;提高上海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并不一定能提高上海对浙北的辐射影响,B错误;浙北剩余劳动力进入上海,不一定与上海的产业类型相匹配,并且容易增加上海的城市问题,不利于上海的发展,也不会带动浙北城市的发展,C错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会增加国家的管理成本,不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7.C 8.A 9.D
【分析】7.由材料“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和图中信息表明,强控制度城市上海、无锡距离苏州近,而且无锡、常州、镇江和苏州都是属于江苏省,弱控制度城市与苏州距离较远或不属于同一个省区,C正确;企业流动和交通联系、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对于苏州市对其他城市控制度影响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
8.由材料“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等数据,计算出城市间的关联度”和“苏州市为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可知,上海经济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苏州企业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①正确;上海为苏州企业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务,②正确;上海对外联系不会依靠苏州交通设施,③错误;上海比苏州经济发达,苏州企业的劳动力不是主要来自上海,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所以选A。
9.苏州与南通都是江苏省的城市,不属于省际之间,A错误;两地协同发展相同的产业会产生竞争,关联度降低,会降低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不合题意,B错误;苏州市是长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优势产业是制造业,发展金融科技产业不是苏州的发展优势、方向和定位,C错误;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流、火车流、信息流会提高关联度,由材料“一个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占该城市关联度总量的比例,称为中心城市对该城市的控制度”可知,扩大两地间的互联、互通,也会提高苏州对南通的控制度,D正确。所以选D。
【点睛】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10.B 11.A
【解析】10.读图可知,成渝城市群是典型的双核结构,最高等级城市群有两个,而长三角城市群最高等级核心城市为上海,B正确;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更低,产业协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之间的互补性不强,有一定的同质化竞争,ACD错误;故选 B。
11.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主要通过产业发展驱动,通过产业协作促使各种要素在区域空间中协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所以核心城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正确;扩大城市规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为提高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但不是目前最宜采取的根本举措,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12.B 13.B
【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宁波市是副省级城市,与湖州市相比城市等级更高,城市规模较大,服务范围较大,服务职能较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结合所学知识,随着上海辐射带动作用的加强,能够使都市圈内城市分工协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B正确;都市圈内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而不是三大产业齐头并进,A错误;第二产业占比不一定不断上升,C错误;都市圈内城市并没有出现衰落后重新进入再城市化,D错误。故选B。
【点睛】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好处:(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生产要素自由流通;(2)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3)协同发展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4)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
14.A 15.A 16.B
【解析】14.根据材料,按照该学者划分方法是以中心城市的等级划分,上海、苏锡常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差距持续缩小,属于成熟型都市圈;杭州、南京都市圈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属于发育型都市圈;合肥、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属于起步型都市圈,所以都市圈属于同一类型的是上海苏锡常, A正确, BCD 错误。
1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都市圈成为跨省都市圈的主要因素是城市辐射。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其辐射带动能力强,能够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跨省都市圈,A正确,空间距离、产业协作、人口流动能够促进上海都市圈成为跨省都市圈,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6.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宁波都市圈发展方向是要全面实施一体化发展与网络化布局,①正确;宁波都市圈发展方向是形成快速便捷、多元立体的都市圈综合交通新格局,②正确;宁波都市圈发展方向是要加强行政管辖与规划,但不是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③错误;宁波都市圈发展方向是构建协同一体的都市圈公共服务新体系,④正确;综上所述,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作为一个中心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能力和影响力。它是城市特有的功能之一,是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和扩散的能力。
17.(1)深港两地空间距离近;两地间有高铁且到达时间短,交通便捷;深圳经济发达 ,商业类型多样,消费等级齐全,吸引力强。
(2)深圳:交通物流、零售、娱乐。香港:交通物流、商业代购。
(3)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有助于和周边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又各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通过完善的交通网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流 动,成为了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分析】本题以广深高铁线路图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服务业区位因素、区域产业结构、城市辐射能力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深圳成为港人北上消费的主要目的地主要从地理位置、消费性价比、服务体验等角度分析。深圳与香港相邻,两地之间空间距离近;两地间有高速铁路连接,来往时间短,非常方便;相对于周边地区,深圳经济发达,商业服务种类多;去深圳性价比更高,深圳的服务热情、贴心,消费体验感更好,吸引力强等。
(2)"港人北上"是指香港居民前往中国内地,有助于带动深圳生活性服务业,如交通物流、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香港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港人北上"有助于发展香港的交通物流业、商业代购等产业的发展。
(3)深圳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助于周边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完善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形成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深圳的发展对珠三角城市带的整体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有助于周边城市形成分工协作,由各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深圳通过完善的交通网和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了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科技等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18.(1)距离上海更近,与上海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联系更密切,受上海辐射作用更大。
(2)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3)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分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为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城市辐射功能以及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苏锡常城市圈与南京城市圈相比,距离上海的距离更近,与上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与上海的人员、信息等交流更加密切,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大。
(2)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有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上海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是区域的交通运输枢纽;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发达,能够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上海的科技发达,能够发挥科技研发功能;上海的城市等级较高,能够发挥都市核心功能。
(3)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需要发挥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并加强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所以需要进一步强化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优化城市等级体系,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区域大型城市,培育中小城市,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促进区域核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融合,强化区域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减少区域内部竞争;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互联互通。
19.(1)该地区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京津地区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使沿线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促进沿线地区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沿线地区就业机会增多,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等级提高),周边地区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3)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是河南省行政中心,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产业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服务功能最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最密集,通信、物流网络发达,联通效率最高;联通强度最强,辐射范围最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
【分析】本题以伊犁河谷示意图以及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线对城镇化的影响、大城市辐射功能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下渗等因素,湿地的形成需要说明水分的补给大于支出。补给方面:地区有较丰富的天山冰雪融水、来自于大西洋的水汽在此处抬升,大气降水较丰富,另外还有地下水补给;支出方面:当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地处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的转移、人口类型的转变、用地类型的转变。首先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京津地区产业向沿线地区转移,使沿线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促进沿线地区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使得区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交通线修建会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会使沿线地区就业机会增多,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多,等级提高,周边地区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3)郑州是河南省行政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力度大;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产业相对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辐射能力最强;郑州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最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最密集,通信、物流网络发达;联通效率最高,联通强度最强,辐射范围最大,对区域的辐射作用最强。
20.(1)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且处于东部海岸带的中点附近,地理位置优越;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国际贸易中心,经济基础雄厚;上海科技,信息发达,技术人才丰富;交通运输条件发达,对国内、国际联系便捷度高且交流频繁等。
(2)发挥区域联动功能;推动沿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等。
【分析】本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城市区位因素、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域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最发达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且处于东部海岸带的中点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有非常便捷的海陆交通运输,对国内、国际联系便捷度高且交流频繁;上海市工业基础雄厚,周围农业发达,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经济腹地特别广阔,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科技信息发达,劳动力充足且素质较高等。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能够发挥长江经济带与我国其他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动功能;长三角地区科研实力雄厚,研发经费充足,发展规划的制定能够推动沿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处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发展规划的制定能够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