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深圳市)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深圳市)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24 10: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深圳市)
一、选择题(共12题;共20分)
1.(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
C.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D.绿色食品是指那些不含化学物质的食品
2.(1.5分)小科通过抖音号“胜哥课程”观看了《H与He》等化学视频后,对化学用语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2个氦原子:
B.二氧化氮分子:
C.碳酸钠:
D.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1.5分)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可以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4.(1.5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和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有4个电子层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
C.稼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D.硒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
5.(1.5分)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 )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 B.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
C. 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 D. 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0
6.(1.5分)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电解水实验》科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
D.与玻璃管a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
7.(1.5分)多巴胺(化学式为C8H11NO2)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多巴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属于有机物
B.多巴胺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多巴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
D.每个多巴胺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8.(1.5分)下列整理的知识内容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劳动 B.化学与生活
①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调节土壤的pH ②用尿素给叶子泛黄的农作物施肥 ①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 ②误食重金属盐后,可立即喝牛奶并及时就医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环境
①发霉的花生,油炸后可食用 ②甲醛水溶液浸泡鱼、虾,可保鲜海产品 ①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水污染 ②使用脱硫煤,减少空气污染
A.A B.B C.C D.D
9.(2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相符的是(  )
A.若丙是H2O,甲可以是H2O2
B.若乙是CO2,甲可以是C
C.若甲是O2,乙可以是CO
D.若甲是CO,乙可以是Fe,丙可以是Cu
10.(2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11.(2分) “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度:MgSO4>NaCl
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12.(2分)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铅笔芯
C.明矾能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可作净化水的絮凝剂
D.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13.(7分)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氧气的制取与收集》科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和棉花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3分)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能制取的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这种气体需要的仪器编号有   。
(2)(1分)实验过程中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3)(2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   时,开始收集。
(4)(1分)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盖玻片伸入液面以下,将瓶口盖住,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填“正”或“反”)放在桌子上。
14.(7分)小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1分)装置A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2)(1分)装置C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小洋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
(3)(1分)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4)(2分)[实验反思]
小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了CO。
②原因二: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
如果是原因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果是原因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2分)在设计装置时还要从环保角度考虑,你认为该装置还需要做怎样的改进:   (合理即可)。
15.(7分)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铜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5左右,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CuSO4·5H2O)和副产物石膏(Cu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0.32 0.26 0.15 0.11 0.07
胆矾 32 44.6 61.8 83.8 1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   ℃左右。
(2)(1分)已知红褐色滤渣为Fe(OH)3,则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____(填字母序号)。
A.2 B.5 C.7 D.10
(3)(1分)含铁的废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4分)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晶体用无水乙醇作洗涤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
16.(9分)“胜哥”到超市买了一包碱面,包装袋上标明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2CO3),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胜哥”为研究其成分,称取样品12.5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27.9g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2分)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5分)求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2分)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故A错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资源,故B错误;
C、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故C正确;
D、绿色食品是指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而不是指那些不含化学物质的食品,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2个氦原子可表示为2He,故错误;
B、二氧化氮分子表示为NO2,N2O表示一氧化二氮分子,故错误;
C、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D、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表示为,故正确;
故选:D。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根据化学式从后往前读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A答案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B答案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在生活中可用来洗去油污。C答案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火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B、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所在元素周期表周期数相同,由题意可知这四种原子都在第四周期。故原子核外均有四个电子层,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故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硒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的规律分析;
C、根据离子的书写方法分析;
D、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A.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 故正确;
B. 一个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 故错误;
C. 中非金属元素有一种为氧元素 ,钙、镁为两种金属元素,故错误;
D. 中钙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钨元素的化合价为x,
(+2)+x+(-2)×4=0,x=+6,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B、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D、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6.【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由于纯水导电性很弱,酸碱盐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较强的导电性,所以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故A正确;
B、从图中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B错误;
C、电解水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
D、 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者的体积比为1:2,图中a管产生气体多,所以与玻璃管a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纯水导电性很弱,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图中两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除CO、CO2、碳酸盐等,多巴胺(化学式为 C8H11NO2)是有机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多巴胺(化学式为 C8H11NO2)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是氧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C. 多巴胺(化学式为 C8H11NO2)相对分子质量=12×8+1×11+14×1+16×2=15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每个多巴胺分子是由 8 个碳原子,11 个氢原子,1 个氮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D、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8.【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① 中和酸性土壤用碱性物质,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可以调节土壤的pH,② 农作物叶子泛黄是因为缺少氮元素导致的,可以施加尿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①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②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使重金属盐优先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减轻对人体组织的伤害,并及时送医院就医,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① 发霉的花生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油炸不能除去黄曲霉毒素,油炸后也不能食用;② 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保鲜海产品,故错误,符合题意;
D. ①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② 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中和酸性土壤用碱性物质,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调节土壤的pH,农氮肥的作用分析。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分析。
C、根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甲醛有毒分析。
D、根据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甲是H2O2,乙是O2,丙是H2O,可以实现图中的转化关系。A正确。
B.甲是C,乙是CO2,丙是CO,可以实现图中的转化关系。B正确。
C.甲是O2,乙是CO,丙是CO2,可以实现图中的转化关系。C正确。
D. 若甲是CO,乙可以是Fe,丙是Cu,Cu无法一步转化为Fe。D错误。
故选D。
【分析】解答转化类问题时,首先要对课内的化学方程式熟悉,将物质代入,看能否实现图中的物质转化。
10.【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物质甲为甲醛,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A答案错误;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B答案错误;
C、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C答案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分析;
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分析;
C、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质量比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必须要指明在某一温度下,没有指明温度,则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
B、从图像可知,MgSO4的溶解度先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 a℃时,MgSO4 的溶解度是50g,在该温度下,饱和 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为,故C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所以 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 ;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必须指明一定温度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在某一温度下,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进行计算解答;
D、根据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采用蒸发结晶提纯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金刚石是自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因此可以切割玻璃,选项正确;
B、石墨质软划过纸面有痕迹,因此可做铅笔芯,与导电性无关,选项错误;
C、明矾加入水中形成絮状物,则会使悬浮颗粒物沉降,起到净水作用,选项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升华会吸收热量,则使空气中水蒸气形成小水滴,故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碳单质物理性质与用途分析;
B、根据碳单质物理性质与用途分析;
C、根据明矾净水原理分析;
D、根据干冰的性质与用途关系分析。
13.【答案】(1)氧气##O2;;a、c、d、e、f、g
(2)防止加热时,固体颗粒进入导气管
(3)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4)正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提供的药品,可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仪器a、c、d、e、f、g来组装氧气的制取装置。
(2)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氧气排出不畅,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逸出的原因是由于试管内温度升高且气体增多,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内外产生压强差。
(4)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分析】(1)根据提供的药品、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所需仪器分析。
(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分析。
14.【答案】(1)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2)一氧化碳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uO+CCu+CO↑;CO2+C2CO
(5)在尾气出口放一盏点燃的酒精(合理即可)
【知识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装置A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这是由于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铜;
(2)装置C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3)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置B时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碳酸钙,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4)①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了CO。化学方程式为CuO+C→Cu+CO↑;
②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还需要在尾气出口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一氧化碳气体燃烧掉,减少环境污染。
【分析】(1)根据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解答,木炭作为还原剂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成红色的单质铜;
(2)根据题目条件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它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3)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4)①中的方程式表示了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一氧化碳的过程,②中的方程式表示了木炭与一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5)酒精灯的火焰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使一氧化碳气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保护环境。
15.【答案】(1)100
(2)A
(3)Fe+H2SO4=FeSO4+H2↑
(4)降温结晶;硫酸铜是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根据题中给出的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 100℃左右;
故填:100;
(2)根据题中给出条件,“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要除去铁离子,可知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2,故选A;
故填:A;
(3)含铁的废铜中,铜不反应,只有铁能够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
故填: Fe+H2SO4=FeSO4+H2↑
(4)操作II是为了得到胆矾,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操作应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洗涤晶体用无水乙醇,因为硫酸铜是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 。
故填: 降温结晶 ; 硫酸铜是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 ;
【分析】分析流程图,过程中间得到了石膏,最后得到的是产品,而本流程的产品是胆矾,所以先沉淀掉氢氧化铁,后得到石膏,最后得到的胆矾。
(1)操作I控制的温度应该是让石膏的溶解度最小,而胆矾的溶解度达到最大,这样得到的胆矾才会纯度最高;
(2)由于最后才能得到胆矾,所以在调节pH的时候目的是沉淀掉铁离子,所以pH大约要调节到2;
(3)根据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分析;
(4)操作II是为了得到胆矾,由于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要利用降温结晶;根据题干给出的“硫酸铜是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条件,洗涤晶体。
16.【答案】(1)4.4
(2)设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106       44
x       4.4g
=
x=10.6g
×100% = 84.8%
答: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3)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117   44
    y   4.4g
y =11.7g
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12.5g-10.6g=1.9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9g+11.7g=13.6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分析】(1)根据图像找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