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认识人民币和找规律
学习内容 教材P94~95“练习二十”第9~13题。
素养目标 情境与问题:利用实际购物等经济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理解货币价值和交易过程。 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价格比较和简单的货币计算。 思维与表达:巩固对已学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新规律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并能清晰表达推理过程。 交流与反思:在小组合作中交流不同的规律发现方法和解题策略,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人民币单位的换算。
学习难点 发现规律,运用规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1. 展示超市货架图片: 图片上包含各种商品及其标价。 2. 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分享他们所观察到的商品标价和摆放规律等信息。 3. 揭示课题: 在学生分享完观察结果后,教师总结并揭示当天的复习课题:“很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里面涉及到我们之前学过的人民币的认识,以及找规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整理和复习这些内容。” 在黑板上书写课题:“认识人民币和找规律”。 1. 观察超市货架图片: 学生目不转睛地观察屏幕上的超市货架图片,努力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 2. 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商品标价、摆放规律等数学信息。 3. 明确复习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当天要复习的主题是“认识人民币”和“找规律”,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以题为例,梳理复习 复习人民币的知识: 1. 复习人民币单位及进率: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关系。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9题,并进行订正。 2. 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教师出示相关的购物问题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并解释计算思路。 教师总结人民币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复习找规律的知识: 1. 利用找规律解决问题: 展示一道关于珠子排列规律的题目。 询问学生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汇报解题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完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 完成教科书练习: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师订正学生的答案,并针对错误进行指导和讲解。 复习人民币的知识: 1. 回忆并汇报人民币单位及进率: 学生回忆学过的人民币单位,并在小组内交流换算关系。 全班汇报时,学生积极发言,补充和完善其他同学的发言。 2. 计算并交流购物问题: 学生认真审题,独立完成购物问题的计算。 同桌交流时,学生耐心倾听对方的解题思路,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复习找规律的知识: 1. 思考并解决珠子排列规律问题: 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思考解决方法。 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记录解题过程。 全班交流时,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完成教科书练习并订正: 学生认真完成教科书上的找规律练习题。 在教师订正答案时,学生认真倾听并及时记录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三、巩固提高 1. 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和第(2)小题,然后进行订正。 对于第(3)小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少”的含义,并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第(3)小题后,进行订正。 对于第(4)小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完成。 2. 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应该如何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到需要先找出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横排和竖排的规律。 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独立完成题目。 完成题目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1. 独立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10题: 学生认真审题,独立完成第(1)和第(2)小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第(3)小题的题意,并尝试独立解决。 对于第(4)小题,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2. 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先观察表格,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发现规律后,学生利用规律独立完成题目。 学生在完成题目后,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和订正,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练习题为载体,复习和整理人民币的知识和找规律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了练习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既回忆了知识,同时又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目的。整节课学生完成较好,课堂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