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4 20: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学科 历史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设计者
课时 1 使用教材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50年代,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并一个大国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5年的亚非会议,为新中国的外交开拓了广阔前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外交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外交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是通过党和政府的努力,克服一个个主力而获得的,周恩来总理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并且通过学习16课,可以为学习17课做好铺垫,对于理解认识今天我国的外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八下第五单元第16课,分为三个子目进行教学。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能力,因而,在教学中主要着眼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而初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考虑到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好,设计教学中可以多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观能动性。
四、教学目标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通过激励引导,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建国初外交方针所涉及到的国内外复杂形式。
六、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
教材、教师用书、学案、以及各种网络资源。
七、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 ( 分钟) 通过《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三幅图,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通过周恩来《新中国外交》中对近代中国外交进行概括总结。 理解古代中国对外交往是开放、和平、友好、兼容并包的。概括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史。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对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现代中国的外交又是怎样的?
新课 分钟 一、外交政策树形象 通过课本中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内容,提问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结合世界局势图,概括出当时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内及国际背景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概括出当时有哪些外交成就? 紧跟教师讲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 使学生学会运用课本内容和教师PPT上的史料补充,掌握材料分析与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 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梳理课本第二部分的内容,并完成表格填空。 梳理概括课本内容,进行表格填空。 使学生灵活掌握文字分析能力,并通过表格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和掌握。
三、亚非万隆会议概况 教师提出四个问题:万隆会议何时何地何人召开?有何特点?中国做出了怎样贡献?有何意义? 请同学们带着这四个问题阅读课本第三部分内容。 教师阅读一段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讲,从而提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指的是什么,“异”指的又是什么? 理解问题,并从材料寻找答案。 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对万隆会议的基本框架有所了解。通过课本结合材料,以及教师的讲授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史料。
巩固小结 (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跟着教师回顾和概括整节课的内容。 通过课堂小结的方式整体概括课文。
检测练习 ( 分钟) 导学案16课的部分内容当堂写,当堂反馈。 尝试不看书本,凭借上课记忆做习题。 通过写练习题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理解程度。
(板书)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树形象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背景:国内+国际 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 表格略 万隆会议概况 何时何地何人? 有何特点? 中国的贡献? 有何意义?
教学反思 课堂内容还是稍显浅薄,不够深入和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