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4 11: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 2.下列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生态大区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②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③边界是明确的 ④边界具有过渡性
地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 本试卷共 6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 20小题(共 40分);第二部分
考 为非选择题,共 4小题(共 60分) 浙江省东南部的青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延续近 1300 年的“稻鱼共生农业系统”
生 2. 考生务必在试卷与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班级信息; 属于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为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须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
知 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 考试结束时,立即停止答卷,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考生保留试卷与草稿纸。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根据定量与定性的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下面小题。
3.青田县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 )
A.地势平坦开阔,耕地数量多 B.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
C.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 D.河流航运发达,对外运输便利
4.对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评价合理的是( )
①养鱼可减少水稻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度 ②稻鱼共生提高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③水稻田只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的食物 ④稻鱼共生系统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为传承和保护青田农业文化遗产,合理的措施是( )
A.多用化肥、农药提高水稻亩产 B.增加资金投入,扩大耕地面积
C.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D.获得绿色认证,提升品牌效应
1.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
①行政区划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自然地理特征 ④生态系统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QQABTRQQS5QxgggiwCgAoASoACAbA4RrQhCUQ3wQCmwAoCQgsIQIMkjBJKAoCMCwCRoOCAGAqAAQoLACABNiBIBNIA=B}A#A} =}#}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石漠 8.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
化严重制约着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贵州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 A.北京煤矿资源已濒临枯竭 B.新能源已经取代煤炭
面小题。 C.产品品质不满足市场需求 D.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9.依据规划,矿区将( )
A.大力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B.根治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
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 D.建造水上乐园,吸引儿童游览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城镇人口规模大小。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在石漠化发生区域( )
A.随坡度变大,土壤厚度变薄 B.随坡度变大,有机质厚度变厚
C.随坡度变大,土壤厚度变厚 D.随坡度变小,有机质厚度变薄
7.关于贵州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②全年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多
③喀斯特地貌区,土壤发育差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水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P1比 P2( )
A.人口数量更少 B.腹地范围更大 C.城市等级更低 D.城市职能更少
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目前京西各煤矿逐步
11.图中城市( )
关停,北京将实现“零煤矿”。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P1对M2的辐射作用只能通过高速公路实现
B.M2辐射范围小于M1,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强
C.M2水路交通网络最密,是区域中的核心城市
D.规模等级不同,构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城市体系
{#{QQABTRQQS5QxgggiwCgAoASoACAbA4RrQhCUQ3wQCmwAoCQgsIQIMkjBJKAoCMCwCRoOCAGAqAAQoLACABNiBIBNIA=B}A#A} =}#}
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供水水源。19 世纪下半叶以来,莱茵河流域工农业快速发展造成
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莱茵河流域各国经过多年努力,整个流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14.“引汉济渭”工程( )
A.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 B.地跨我国暖温带与中温带
12 C.修建输水隧洞,施工难度小 D.自南向北全程可自流引水.莱茵河污染严重的原因有( )
15.“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能够( )
①莱茵河是国际性河流,流经国家众多
①有效减轻渭河流域洪涝灾害②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②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水上交通污染严重
③缓解西安等城市水资源短缺④提高渭河流域航运能力
③沿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众多,生产生活污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④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多发,河流自净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随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用 3~5 年时间把四万余家石油、化工、纺织、电子电器、能源等企业.莱茵河污染治理对我国江河治理的启示有( )
转移出沪(下图)。此次上海产业转移向江西倾斜,重点是九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全流域统筹管理,分担义务
②实行河长制,提高“黄金水道”航运能力
③根据用水需求,对流域内水资源用量进行宏观调控
④开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2 年 2 月 22 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
等城市的给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九江成为此次上海产业转移重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油气等资源丰富,降低运费 B.市场广阔,降低交易费用
C.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支持度高 D.有一定产业基础,劳动力丰富
{#{QQABRTQQSQ5xgggiwCgAoASoACAbA4RrQhCUQ3wQCmwAoCQgsIQIMkjBJKAoCMCwCRoOCAGAqAAQoLACABNiBIBNIA=B}A#A} =}#}
17.此次上海一九江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加快九江市城镇化进程 ②加快上海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
③使上海市就业率持续上升 ④促进了九江市的工业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7 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格鲁吉亚(图)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分别说出甲、乙两地的主要农业部门。说明河套平原成为“塞北江南”的原因。(7分)
18.格鲁吉亚( )
历史上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演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A.位于低纬,盛产热带水果 B.地形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
上世纪 70 年代,库布齐地区草场总载畜量约为 130 万只绵羊,而实际放牧量共计 220 万只绵羊。下左图
C.为内陆国,国土面积小 D.交通不便,以航空运输为主
为库布齐地区人口变化统计图,下右图为库布齐地区耕地面积变化图。
19.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发源地之一,中国主要为格鲁吉亚葡萄酒产业提供( )
A.酿酒原料 B.酿酒技术 C.广阔市场 D.廉价劳动力
20.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 )
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②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③我国石油资源出口 ④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分析库布齐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4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唐代诗人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而今“塞北江南”指位于黄河上游的宁
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能进行粮食生产的富庶之地。
{#{QQABTRQQSQ5xgggiwCgAoASoACAbA4RrQhCUQ3wQCmwAoCQgsIQIMkjBJKAoCMCwCRoOCAGAqAAQoLACABNiBIBNIA=B}A#A} =}#}
2020 年 9 月,我国最大的沙漠集中连片式光伏治沙工程在库布齐沙漠中完工。该工程集“板上发电、 大同市被称为“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 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20 世纪 80
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于一体,是我国第一座因治沙而建的大型生态光伏电站。 年代初,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煤炭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
为大同市的基础性产业。
(2)分析大同市煤炭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近年来,大同市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布局风、光、氢、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
源全产业链,探索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的转变。
(3)简述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发展对当地的积极影响。(3分)
23.(14分)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
左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1980~2005年产业结构变化,右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1985~2000年主导产业的变
(3)简述光伏治沙工程对库布齐地区区域发展的影响。(3分)
化。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1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处于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下图为大同
市区域图。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企
业前来投资设厂,大力发展以出口加工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1)据图描述 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4分)
20 世纪 9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问题日趋显现。2008 年广东省开始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
1 5 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从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角度,分析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分)
(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原因,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6分)
{#{QQABRTQQS5QxgggiwCgAoASoACAbA4RrQhCUQ3wQCmwAoCQgsIQIMkjBJKAoCMCwCRoOCAGAqAAQoLACABNiBIBNIA=B}A#A} =}#}
粤港澳大湾区(图)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肇庆位于广东西部,地处岭南
山地,占粤港澳大湾区面积近 27%,土地开发水平仅为 6.5%。肇庆是大湾区唯一一座与广西紧密接壤的城
市,不仅拥有全省通往西南地区最长的高铁通车里程,还有西江黄金水道和多条高速公路,肇庆由此成为
大西南进入珠三角的首个城市。
(3)说明把肇庆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4分)
24.(16分)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 1500 余次。
(1)分析黄河下游“易淤、易决”的自然原因。(5分)
下表为 2015 年黄河用水结构。
农业用水占比 工业用水占比 生活用水占比 生态用水占比
79% 10% 7% 4%
(2)根据上表,绘制黄河用水结构统计图,并为科学管理黄河水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黄河滩区是在黄河下游洪水泛滥时行洪、滞洪、沉沙的区域,经改造形成不同功能区,由黄河大堤向
黄河依次分区为高滩、二滩和嫩滩(下图),发展黄河下游生态经济带。
(3)概括黄河下游因地制宜利用滩区的主要表现,并说出嫩滩的生态效益。(5分)
{#{QQABTRQQS5QxgggiwCgAoASoACAbA4RrQhCUQ3wQCmwAoCQgsIQIMkjBJKAoCMCwCRoOCAGAqAAQoLACABNiBIBNIA=B}A#A} =}#}
同课章节目录